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层气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双坨子地区和长岭地区是两个已探明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区块。具有深浅层多套烃源岩器系.几十个其层分布在几百米至4000米之间.需要封固段的井段长达3500多米。2005年在双坨子地区开发四口井取得突破性进展,固井质量全部优质.同时在长岭地区长深等井的开发,获得了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显示划为该地区的深层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增加了信心。因此相应的固井技术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针对吉林油田深层气井的固井难题,施工工艺上采用分级固井、平衡压力固井,同时对水泥浆的性能进行优化.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吉林油田气井的勘探和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永泉 《今日科苑》2009,(24):102-103
针对河50区块地区大位移、小半径绕障定向并的地质结构特点,开发优化了低密度膨胀水泥浆体系,并结合其他固井工艺技术解决了现场固井技术难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石油可采、易采储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油田勘探开发已向海洋、复杂地层、深井、超深井方面发展。由于各种油藏分布情况不同,目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给固井工程带来了许多难题和挑战。本文针对超深井复杂地层的固井技术难点,从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等三个方面开发完善深井水泥浆体系技术、提高井下工具附件可靠性,并在现场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乾安地区调整井固井技术难题一直作为吉林油田的重点攻关方向.由于调整井分布的区域、油层埋藏深度、地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所做工作重点和技术也有所侧重。该区块属于生产老区。井深在1800—2500米,封固不好,存在着不合格井,固井质量比较低,从地质资料看,该地区青山口组和泉头组地层油气水十分活跃,层间夹层薄,为解决该地区固井难题,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双凝双密度的水泥浆体系,首浆G级原浆.尾浆研究了降失水体系和微膨胀降失水体系.固井还采用常规纤维水泥浆体系、常规防气窜水泥浆体系、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配合相应的固井施工技术。明显的提高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深层固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在勘探开发深层滩坝砂,砂砾岩及其它复杂油气藏过程中,由于可供借鉴的资料不多,难免遇到一些新困难,集中体现在钻井、完井、固井工艺技术的衔接上。当前固井技术及相关经验相对缺乏,跟不上钻井技术的发展,为此,开发出一套适合该区域地层特征的固井工艺,可有效地解决现场固井问题,提高了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6.
普光气田是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的重要区块,该区块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在千佛崖和须家河组地层承压能力极低,固井极易发生漏失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影响该地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通过几口井的实践,采用平衡压力设计,多套水泥浆体系和特殊工艺综合方法,基本解决了该地区因漏失影响固井质量和钻井进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东营北带深层固井技术探索与实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延亮 《今日科苑》2010,(12):67-67
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深层砂砾岩、滩坝砂及复杂油气藏过程中,由于可借鉴资料少,出现了一些新的难题,对固井技术提出了新挑战,主要集中体现在东营北带的钻井、完井固井作业中。当前前固井技术还跟不上钻井技术的发展,固井工艺及其配套技术和经验相对缺乏,在特殊特殊工具附件管理和检验方面还存在缺陷,导致了部分探井固井质量差,甚至发生了事故。为此,在区域勘探开发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探索,并且开发出一套适合该区域地层特征的固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现场固井问题,提高了该地区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斌斌 《内江科技》2014,35(9):41-42
笔者针对宜君-旬邑区块地层承压能力低,油层埋藏浅,固井过程易漏失等特点,系统地分析了该区块固井施工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凝水泥浆体系和有效层流注浆-塞流顶替的固井施工工艺,解决了宜君-旬邑区块固井施工易漏失的问题,提高了油井油层顶界及目的层的封固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固井质量,并且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桩古473区块是胜利油田在桩西油田部署了5口潜山开发井,平均井深4828.60m。均为海油陆采的定向、长稳斜段井。桩西潜山地层存在着地质岩性复杂、裂缝性漏失和异常高压,四开小井眼钻井和完井小间隙下套管施工难度大。在该区块,通过在桩古473区块应用钻头优选、钻井液体系优选、无固相钻井液携岩能力提升、潜山井下安全提升等方面,形成安全高效钻井施工模式。  相似文献   

10.
荣伟 《科技风》2012,(23):126
义北油田大43区块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北斜坡带大43-3断块,钻探目的为开发沙二、沙四段油藏,完善注采井网。2010年12月开钻的大43-斜318井二开钻进过程发生漏失,共漏失钻井液约130m3,大43-斜319井钻进过程中也发生漏失,漏失段为2187米~2200米,总共漏失1500方。大43-斜318井三开完钻井深为2674m,地层压力系数高,钻井液达密度1.50g/cm3,井眼尺寸为152.4mm,上层套管177.8mm,悬挂114.3mm尾管,悬挂点在2267m,裸眼封固段为200m,属高压小尾管短封固段固井。由于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该井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固井质量都不理想。大43区块预计布井10~11口,如何保证技术套管地层低压易漏、油层套管短封固段尾管固井地层高压情况下的固井质量,将对该区块的后期作业、开发具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费二战  贺海洲  王卫忠 《内江科技》2010,31(2):69-69,151
油房庄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油井舍水不断上升,井筒状况日趋恶化,地面下沉及油层压实等地质因素和油田注水、酸化、压裂、固井等工程因素的影响以及油田生物、化学腐蚀等造成了套损井的大量出现,给油田的持续稳产带来了极大影响。本文主要对油房庄套损井特点、套损抚理、套破井现场治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套损井治理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福山油田花13平台共设计4口井,开发构造位置为福山凹陷花场构造流三段花1 3断块、花114断块,该区块地层复杂,塌漏并存,完井电测遇阻遇卡现象严重;井温高,影响固井质量;地层有一定倾角,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通过对邻井及本平台的钻井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平台所钻井的钻井周期、钻机月速大幅提高,为今后本区块的优快钻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蒯晓婷 《科技风》2013,(21):129
针对锦x块开发井主要集中在区块的北部,断块构造复杂,区块西部空白区控制井少,构造不够落实,油层发育变化较大,于楼油层油水关系复杂等的问题,为挖掘该块潜力,根据区块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深化地质研究、利用动态监测资料、侧钻井技术和多套层系开发的综合挖潜措施,减缓了区块的递减,实现了区块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6,(3):58-59
正我国许多油田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已经逐渐转向地质复杂、开采难度大的深层油气藏。随着勘探工作向复杂、深部油气藏的逐渐展开,钻井工程师们必将更加频繁地面对各种各样恶略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自然环境,在一些区块钻探工作中已经表现出了机械钻速低、井下工况复杂多变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了钻井综合经济效益低,严重制约了复杂、深部油气藏勘探开发目标的实现。提高油气资源开发效率的重要手段是采用定向井、水  相似文献   

15.
义34区块区域固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旭辉 《今日科苑》2010,(10):57-57
义34区块是一个老区块,主要开发沙三段油层。为保护油气层,采用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固井前油气上窜速度达到80m/s左右。为实现油气层的优质封固,提高固井质量,满足完井作业的要求,使用了晶格膨胀剂水泥浆体系和管外封隔器等配套工艺。本文介绍了该地区固井的主要技术难点、施工概况、使用效果及后续措施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东进 《内江科技》2012,(10):141-142
近年来,随着扶余油田开发步伐的加快,调整井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出现了制约钻井生产和施工速度的技术问题。如该井区注水压力高,注水井水窜、套变等地质因素,经常出现地表裂缝,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漏失现象,钻井液密度难以控制,经常发生井涌、井漏、固井质量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老油田的开发,本文研究出一套适合扶余油田浅井调整井的钻井及完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产能建设日益困难,而稠油难动用储量规模却逐步增大,为保证油田稳产,其评价与开发工作日趋重要。通过对深层薄层稠油难动用储量区块进行深度剖析,准确落实难采原因,优选开发技术对策,针对性地开展了分层开发地质技术研究。通过利用"井震"结合落实复杂构造、精细研究储层"四性"关系、重建油层新标准、追踪有利单油层、优选防砂新工艺等多种技术相结合,运用水平井分层开发,实现了深层稠油难动用储量的开发突破,有效提高了区块的原油产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类似储量的有效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勇  李军  张茂森 《内江科技》2011,32(11):127-128
针对低渗油藏开发过程出现的注水井高压注不进水,油井压力下降快、采不出的现象.结合桩西低渗区块地质特征,利用低渗油藏的非达西渗流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对低渗油田孔隙压力、孔隙度、渗流率影响关系进行技术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桩西油田各低渗区块开采技术井距通过采用小并距开发技术试验结果.并配套油层改造技术.降低了该油藏注水压力.改善了油藏渗流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驱油效率和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旅大区块S井作为一口预探井,其本身作业风险的未知性无法明确,地层岩性、地质风险、由风险带来的井下复杂情况,均无法预估。本次S井作业中下表层套管作业,虽在浅部地层,但根据邻井作业资料,该区块在表层作业期间不时出现井下漏失、特殊岩性等复杂情况,为后续表层套管的下入、固井前循环及固井作业带来极大的困难及隐患。特别是当套管在特殊岩性出现遇阻卡情况时,多次尝试通过遇阻点均失败,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无形之中更增加了井下风险,因此保证表层作业安全,保障表层套管下入到位,是表层作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陈仲银 《内江科技》2009,30(9):81-82
姬塬油田与其它区块相比较,具有地层复杂、大位移井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在成熟的“三聚”(PAM+KPAM+CMP)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基础上,通过防塌润滑剂BLC-1和降滤失防塌剂BLA—HV的室内实验和钻井现场应用,配合完井液转化技术,成功克服^→大位移井摩阻大、扭矩大、井塌、岩屑床等复杂难题。同时,通过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的改进,配合“四合一”钻具结构。为钻井捷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