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田巍 《集邮博览》2013,(5):17-21
一件快递邮件凭单不久前,一位藏家展示的一件民国年间的邮品,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是一枚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版快信邮件收据,寄件人收存以备查验邮件。民国成立之后,按照清代邮政的旧制,继续办理快信邮件的收递业务。先是加盖  相似文献   

2.
正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4期,看到山东戈世鼎先生的文章《国内挂号函件收据上的宣传语》,引起了我的共鸣。本人收集有一些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快递邮件收据,上面也有一些宣传当时邮政业务的宣传语,语句简洁明了,很好地向邮政用户广而告之邮政业务。图1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兰州市使用的快递邮件收据,销兰州中英文日戳;图2为绥远陕坝地区民国三十四年快递挂号函件执据收据,这两枚收据上面的宣传语为"利用邮局代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收集到一枚“法院专递”邮政快递封,该封是深圳宝安区法院用于快速寄送有关涉讼文书等法律文书专用快递封。其采用中国邮政标准的“EMS全球邮政特快专递”封,但对贴在该封背面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邮局专门给予设计及印制。左边上面寄件人一栏印“人民法院”,中间印“回执反馈地址:邮政局速递局法院专递业务档案室收”,  相似文献   

4.
快件的产生中国清代邮政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于1905年11月4日开办了国内快递信函业务,属于给据邮件,称之为挂号快信,简称快信。它先后经历了中华邮政、新中国邮政,至1953年1月1日才取消了这项业务。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  相似文献   

5.
关声 《集邮博览》2008,(10):13-13
邮政是网络型企业,邮件传递过程要经过众多的作业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才能顺利完成,具有全程全网的特征。邮政通信网是邮政系统的核心,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在控制系统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路系统,它是邮政通信部门传递邮件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邮件袋牌     
邮件袋牌是邮政部门在封发邮件时拴在邮袋上的,标明邮袋内所装邮件的种类和收寄局复寄达局。邮政部门封发的邮件种类较多,邮政袋牌的标志也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把它叫作邮件艺术,也有些人称之为“邮政艺术”或是“通信艺术”。不管它叫什么名字,邮件艺术确实没有人能对它漠不关心。邮件艺术(Mail Art)是一种可选择的邮政通信形式,通过邮政发送一件艺术品:不管是把原件只发给一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邮政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1、邮政自动化成为现代邮政的重要特征“快捷简便”、“安全高效”、“普遍服务”是现代邮政生存的基本要素,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各国邮政部门一直不惜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进行邮政自动化的技术改造。无论是邮局营业窗口邮件收寄、称重计费、资费打印或盖销,给据邮件的登录、出口邮件的分拣、封发等的处理,还是进口邮件的登录和分拣,都广泛使用电脑、邮资机、盖销机、分拣系统等各种自动化邮政专用设备。我国邮政部门在50年前就组建了一些邮政科研机构,不断开发各种邮政专用设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邮件收寄、分拣封发、搬运装卸、运输投递等方面都配置了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  相似文献   

9.
“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是邮政部门收寄邮件方式的一种,准确地说,应当归纳在“总付邮费邮件”中。因为,在“总付邮费邮件”中既包含“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又包括“寄件人总付邮费”邮件。邮政部门开办这种收寄邮件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殊或批量邮件的需要而设定的。  相似文献   

10.
华东区的邮政快递业务,开始较晚。1942年,山东战时邮政正式建立,由于只在偏僻的山区农村活动,又受战争、交通限制,一直没有开设“快递”业务。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邮政初期,海关邮政曾充分利用当时海上轮船运输快捷方便的优势,将北方寄到南方的邮件,以及转口邮件搭载于天津至上海、烟台等航线的商船上。对于这一史实,近年有些邮政史作都称,由德璀琳主持的天津海关利用商船搭载邮件是免费的。比如姜希河总编的《中国邮政简史》在“海关邮政”一节叙述:“海关试办邮政后,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德璀琳与招商局、怡和轮船公司、太古轮船公司商定了免费优先带运海关邮件办法。”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特快专递邮件应该是由专人上门投送到收件人手上的邮件,按邮政部门规定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99国际邮政技术设备展览会上。由北京市邮政科研所研制的YJY-99型邮政自助收寄机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我国首次推出的邮政自助收寄机。整机由称重、现金收费与找零、邮资签条和邮件收据打印、邮件传输等部分组成。可以完成国内挂号与普通信函、明信片、印刷品,以及国际和港澳台普通信函等邮件的自助收寄。  相似文献   

14.
史维 《上海集邮》2003,(12):19-19
信鸽邮政、气球邮政作为最原始的空运邮件方式,之所以没有持续很久,主要是因为它们对于需要十分可靠的大量邮件运输手段来说并不适当,而且邮政部门也不放心,所以在飞机和飞艇出现后,尤其是飞机成为有效的航空机械后,真正  相似文献   

15.
信函在寄递过程中,加盖在信封上的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办理邮政业务时所使用的标有时间和地点的戳记,是确认邮政部门之间、邮政部门与用户之间权责关系的依据。盖销信封上邮票、邮资图案的邮政日戳邮人习惯称"销票日戳",或称为"销票戳"、"盏销戳","盖销日戳", 它是邮件收寄单位用来盖销贴在邮件上的邮票、邮资图案的,以表示邮资收讫。  相似文献   

16.
“无着邮件”戳记是邮政副戳中的指示戳,邮件只要盖上这种戳记,就成为经邮政部门多次邮寄而无人接收的实寄邮件。国家邮政局2002年12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255条规定:“无法投递邮件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作无着邮件处理:一、无法投退给寄件人。二、寄件人声明抛弃。三、拒付应付的费用。四、在投退局  相似文献   

17.
与“收件人总付邮费”邮件相关的邮文在《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博览》等报刊陆续刊出,关于它的称谓和是否为邮政用品各有说法。前段时间看到《集邮报》一篇文章称该邮件是邮政用品;近日又读《集邮博览》说该邮件不是邮政用品(见2004年第11期《香港集  相似文献   

18.
王辉 《集邮博览》2011,(4):62-62
早期的邮件传递,要经过多次中转,每次中转均要在信封上留下一些邮政戳记或签条,这些邮政戳记和签条记载了邮件的运输、中转情况,是集邮者研究邮路不可多得的信息,然而近50年来实寄封上的中转戳记日趋减少,现在已寥寥无几,随着邮政电子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邮局特许邮资已付邮件是在邮政部门授权许可下由私人印制,且享受邮资折扣,具有邮政特权的免资减资类邮品,它邮寄的一般都是大宗商业信函,载体包括信封、明信片、邮简、信卡等。根据《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第3.1条:"适用的邮政集邮素材是:为了传递邮件或其他邮政通讯目的,有政府、地方和私人邮政机构,或由其他正式或被委托或授权的机构发行的、计划发  相似文献   

20.
公告为缓解邮政通信紧张状况,加速地方邮政通信建设,适应社会会对邮政通信的需求,经省政府批准,自1993年3月1日起在我省对部份邮件征收邮件附加费,用于我省邮政通信建设。征收项目及标准如下: 1、给据邮件附加费(含给据函件、快件、汇票、印刷品):每件征收0.30元: 2、包裹(含民用包裹、商品包裹,纸制品包裹)附加费:每件征收0.50元: 3、机要邮件附加费:每件征收0.50元; 4、特快专递邮件附加费:每件征收2.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