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石栗属Aleurites J.R.et G.Forst.一  种和油桐属Vernicia Lour.两种叶的解剖和花粉形态。  前者特点为具刺脊的花粉壁雕纹,表  皮具外气孔缘突和弯曲角质隆凸的气孔周缘,以及粗结节状纹饰,表皮下无皮下层。后者特  点为具瘤网脊的花粉壁雕纹,表皮具角质条纹饰,表皮下具一层皮下层,虽然两者的气孔均为平列型以及花粉均为巴豆型。油桐属Vernicia Lour.很久不被承认,这些微观性状提供了另  一个方面的证据,证明Airy shaw[6]最近又将Vernicia与Aleurites重新分开是正确的。 两属叶片均具有极相似的旱生生态形态,本文称之为圆闪光点orbicular lustrous spot。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近年来,美国归纳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从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特别是归纳逻辑在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方面注重从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总结和概括有关的归纳逻辑问题;另一方面他们重视在归纳逻辑研究中借鉴人工智能中的逻辑方法。这些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关于贝叶斯主义与非贝叶斯主义的争论问题;第二,关于概率解释的问题;第三,关于因果性与概率的关系问题,他们还致力于确立机器学习的归纳逻辑基础,探究非单调推理在归纳逻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作者近期检查了英国三个大标本馆(BM,E,K)所收藏的马兜铃属标本,发现《东亚和南亚马兜铃属的修订》(见本刊27(5):321—364,1989)尚有不完备之处,需作补充修订。本文共收载8种,其中1新名,确定了1个存疑种,补充了1个种的描述,修改了1个种的模式记载,合并了1个种,扩大了4个种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0.
11.
中美图书馆员素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世华 《情报科学》2001,19(7):776-779
从学历、职称、继续教育、社会地位和技能5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馆员素质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差距并根据国情谈了几点措施。即对现有人员培训;实行双学位;建研究生院;严格评制度;进入制度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科技园区中的产权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干  蔡祖国 《科研管理》2004,25(1):109-113
考察美国高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历史及风险投资的管理运行机制,可以发现其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在美国已形成了一套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产权运作机制。这种机制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1)是由风险投资家主导的私有产权结构;(2)是以知识产权为重要特征的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我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进一步推动我区“一产上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组团,派出9名农业专家,于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21日前往美国,完成了美国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本文围绕学习考察情况,总结出了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供广大农牧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安徽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的校型,两个居群植物的核型     均为k(2n)=2x=10=6m+2sm+2st, 未见随体。它们的最长和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均为1.47;臂     比大于2的染色体的百分比均为0.2,属Stebbins的2A核型。这说明草芍药种内不同居群植物的染    色体数目和核型都是极其稳定的,而且和芍药属Paeonia内已报道的其它种的染色体数目一致。  相似文献   

15.
16.
华莱士与达尔文在性别二态性、杂交与杂种不育及人类的起源问题上存有分歧:达尔文采取多元论,在自然选择学说中引入性选择与相关律的解释,华莱士则坚持适应主义的自然选择一元论,但在人类进化问题上引入了唯灵论的超自然解释。分歧反映出达尔文主义在“非达尔文革命”中的困境:遗传学的不足与进步主义的盛行使神学进化论与科学进化论妥协的可能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徐正  邓国胜 《学会》2011,(3):3-6,16
根据美国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及其结构。数据表明,美国非营利组织数量极其庞大,仅在国税局获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已经接近160万家,另外,美国还有大量没有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从结构看,美国人群服务类非营利组织比重最高,国际和国外事务的非营利组织比重最低;新英格兰地区非营利组织的比重最高,而南部地区非营利组织的比重最低。  相似文献   

18.
前文已对霍尔丹的身世和早年教育,他在生物科学领域的贡献,以及《代达罗斯》的内容及其引起的若干争论作了介绍和评述。在这一部分里,笔者将更多地关注《代达罗斯》在文化和伦理层面的意义;也将由此进入霍尔丹的精神世界,讨论他的政治立场和他所倾心的意识形态,以及这些同20世纪英国社会与国际局势变迁的关系;最后,笔者将根据手头掌握的一些零散材料,尝试摹画霍尔丹这位人物在中国政治与文化舞台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19.
刘钝 《科学文化评论》2011,8(1):6-28,129
1923年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以《代达罗斯》为题发表了一篇演讲,对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作了许多大胆预言,尽管其中有些内容,如合成食物、生态灾难、优生控制与体外胚胎,在当时显得耸人听闻而遭致责难,他的多数预测后来都成为现实。本文是第一篇以中文写成的有关霍尔丹的较为详细的评传,涉及他的生平、家世、时代、思想背景、政治立场与科学成就。作者也对《代达罗斯》的内容、意义和影响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唤起公众对科学与社会及伦理关系的注意;又根据一些新近收集到的资料,对中国人所认识的霍尔丹这一题材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