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只有统筹发展,科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才能逐渐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针对如何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得益于在总体战略构想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科学建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框架;逐步优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模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白银地区城镇化的实际紧密联系,深入思考白银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白银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涛 《科教文汇》2013,(10):206-206,208
本文主要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白银地区城镇化的实际紧密联系,深入思考白银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白银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具有安全网和保护网的作用,推进浦东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和谐浦东的需要,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当前,浦东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当然也有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推进浦东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必须统筹农保、镇保、城保和综保,分阶段逐步过渡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2万名左右城乡劳动者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推进城乡劳动者科学素质提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所谓"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费孝通,1997)[1]。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即不同地区在各自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各自探寻出来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采取的措施。城乡一体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阶段性,不能盲目进行。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剖析,探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并用于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创新更多更有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作为基础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进程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促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民富村美"的美丽乡村,必须首先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民族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通过构建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反映出民族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总体较低,但一些民族地区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在搭建基础和平台、创造特色动力和优势等方面来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乌海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加强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本文分析了乌海在自治区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础和条件。探讨了加强规划建设以及规划编制中需研究和注意的问题,强调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并用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建设与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论述了发达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采取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推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等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达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所取得的经验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石,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0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接受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政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城乡教育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两个政策术语。在现实中这两个政策术语经常被相互替代使用。但通过研究发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政策术语,而后者更加适合当前的国家的教育宏观政策,更加契合义务阶段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并提出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和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通过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各项保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教育公平追求的重点,我们应该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来审视城乡教育均衡化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石,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0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接受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政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城乡教育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两个政策术语。在现实中这两个政策术语经常被相互替代使用。但通过研究发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政策术语,而后者更加适合当前的国家的教育宏观政策,更加契合义务阶段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并提出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和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通过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各项保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教育公平追求的重点,我们应该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来审视城乡教育均衡化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巴彦淖尔市农业保险实行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推进巴彦淖尔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边缘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期望为我国城市边缘区这一类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借鉴。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对西安的城市边缘区泾阳县的城乡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泾阳县为例,从规划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类城乡发展要素,为城市边缘区提出“吸纳—互补—融合—提升”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填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区域性差异分析的不足,推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方向侧重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这对地理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地理信息技术需要充分的适应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信息处理上要进行数据体系的完善,技术层面上也要加强以此满足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同时,应用体系也要更加细致更加健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在跨地区的一些大型事件以及问题的解决上,都需要详尽的准确的地理信息来提供丰富有效的基础资料,运用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强大的方案支持。本文还提出了一点,就是关于地理信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应该加大覆盖率,扩大信息容量。同时,在地理信息处理上要加快信息的更新速度,因为城乡一体化是在动态的不断推进中的,相应的地理信息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本文主要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才能够很好的适应城乡一体化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要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必须从城市与农村两个方面同时寻找途径。本文探讨了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也是表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以城带乡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角度入手,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转型的重要使命,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济南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然而当前济南市城镇化增速滞缓、集约发展水平低、小城镇建设较弱、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得,通过建设城乡资源统筹利用体系、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制等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将为有效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并最终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外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和国内城乡关系演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已由城乡一体化演变为城乡融合发展。而体育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表现为体育是提升城乡居民体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体育公共服务是发展城乡居民健身事业,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体育交往是促进城乡居民文化交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粘合剂;体育产业是发展城乡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