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广东省地方戏曲文献资源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虹 《图书馆论坛》2008,28(2):92-96
广东地方戏曲是岭南精神文化的独特代表.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是广东地方戏曲的历史见证物,广泛地分布在海内外粤人聚居地区.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查找困难.系统整合广东地方各剧种文献对继承、弘扬、研究广东地方戏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目录学对于掌握历代文献的状况,了解一门学问的盛衰,以及略知其源流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戏曲从它产生发展到今天,其地位都不能与正统学术相抗衡,戏曲作者或作品每每遭到冷遇。如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生存状态及未来走向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它所具有的三大文化功能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表征,成为广大戏迷自我身份确认的途径,以及其对于戏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普及.这三个方面的关联,使得央视春节戏曲晚会足以打破传统戏曲在文化功能上的娱乐与教化的二元对立,而显示出戏曲电视文化传播的现代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传统戏曲在艺术格局中的边缘化并不代表艺术价值的衰减.相反,戏曲所具有的古典艺术、民族艺术的双重身份,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更加显现出其固有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戏曲网站是戏曲传播的一种传承与转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5、2007、2008三年的戏曲网站的调查数据,从戏曲网络传播的意义、戏曲网站概况、网络戏曲传播特点以及多维度的思考等几个方面来对戏曲网站现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全面地把握戏曲网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戏曲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古代戏曲目录的分类体系进行总体研究,包括分析戏曲文献在综合性目录中的立类和分析戏曲专科目录的分类方法,由此展开对戏曲目录的分类演变的探讨,讨论戏曲文献如何进入官私目录的视野以及所纳入类目的演变过程,从中总结出作为俗文学的戏曲是如何被逐渐重视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戏曲典籍刊刻的重要时期主要集中在元明清时代,其数量大、品种多,尤其明清时期戏曲文献的出版空前繁荣。随之,私人收藏戏曲文献日益增多,私家编撰的戏曲目录也日益丰富。本文探讨古代戏曲文献刊刻和出版的情况,对私人收藏的戏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私人藏戏曲文献的彼此传承关系,从而了解古代戏曲出版传播和收藏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戏曲目录文献具有丰富的戏曲史价值、文献学价值和文化史价值.中国古代戏曲目录文献的发现、整理、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在20世纪的长足进步.本文回溯了20世纪至本世纪初100多年时间里数部重要的古代戏曲专科目录文献的整理研究历程;回顾了与戏曲著录关系密切的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目录的整理研究状况;客观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戏曲目录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潘颖 《晋图学刊》2016,(5):49-53
明代前中期,由于官方戏曲政策的压制及正统观念的深入影响,私人藏书家较少关注戏曲文献.官方出于汇存典籍、声色娱乐等目的,搜集收藏有大量戏曲文献,是明代前中期戏曲收藏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梳理明代官府对戏曲文献的收藏情况,归纳其戏曲收藏的内容、来源、特色,探讨明代官府藏曲对于戏曲发展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清代戏曲剧本是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珍贵文献。文章对这批文献的价值和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的必要性做了介绍,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黄璇  李凌杰 《图书与情报》2004,(3):81-83,87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文化巨人,在戏曲文献的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将有清一代深厚的朴学传统与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相结合,相继纂写出了《曲录》、《优语录》、《录鬼簿校注》、《曲调源流表》、《宋元戏曲考》等煌煌巨著,对中国古代戏曲文献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曾经走过辉煌的历程。在电视蓬勃发展的今天,戏曲与电视的合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地方戏曲,要想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借助地方电视台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作为地方电视台,在开设戏曲栏目上同样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地方电视台只有发挥好地方台的贴近性,在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才能在众多栏目中生存,也从而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想苹  赵新 《东南传播》2011,(11):32-34
戏曲是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综合,在对台广播宣传中,以戏曲为载体,使两岸同胞对传统文化达成共识,这是当今戏曲广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目前海峡两岸戏曲的现状是“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作为对台广播媒体,应该适应形势,根据台湾民众的需求传递戏曲资讯,以戏曲艺术作为媒介,传递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华夏之情。在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肖子娟 《出版广角》2018,(13):50-52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地方戏曲曲艺面临出版传承危机,典型个案研究或能带来启示.文章以广西文场为例,就当下地方戏曲曲艺出版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优秀的地方戏曲曲艺的出版经验,提出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地方戏曲曲艺出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尝试在不断进行,但效果却并不显著.本丈从传播学的角度,从首位传播缺乏后继力,沉默的螺旋影响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尝试,以及戏曲传播的媒体把关人因素不可忽视几个方面,来思考传统戏曲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唤起戏曲现代化过程中传播者对传播方法和手段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促进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黄艺 《青年记者》2008,(12):106
在中国电视的起步阶段,戏曲曾一度占据荧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戏曲艺术如今已快被挤出主流艺术市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精髓?作为肩扛地方戏曲传播普及重任的地方电视台和戏曲工作者,就要学习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戏曲的特点.多制作一些喜闻乐见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戏.通过各种活泼清新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戏曲艺术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生存空间出现了巨大危机.戏曲艺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担负着的历史使命不言而喻当前,传统的戏曲艺术手段与剧目存在不断流失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对戏曲进行传承与保护.而新媒介由于具有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广泛的覆盖面以及精准传播效果,能够顺应当代人的生活要求.因此,新媒介将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路径与平台.本研究着力思考如何用新媒介技术对戏曲进行再创造,给传统戏曲注入一股新鲜活力,为戏曲传播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戏曲广播指的是广播中所有的戏曲节目。就整个戏曲艺术实践来看,舞台戏曲肯定是主阵地,它代表着整个戏曲艺术发展的水平。戏曲广播的发展必须依赖和借助于舞台戏曲创作实践的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广播是无能为力的,它也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这就是它美化、突出、筛选、利用戏曲可听性因素,能动反映整个戏曲艺术实践的灵活性、广泛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曹凤群 《兰台世界》2016,(5):156-158
明代私人藏书家对戏曲传播有着特殊贡献,通过保存、传抄、递藏的纵向传播手段及以选辑刊刻为手段的横向传播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戏曲文献消亡的风险,而且出版发行了诸多优秀的戏曲文献,并较大提高了戏曲文献的传播面积,促进了包括戏曲文献在内的众多通俗文献的商业化运转。  相似文献   

19.
周志辅和他收藏的戏曲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辅是中国现代专门收藏戏曲文献的重要人物之一,1949年他离开上海时,将自己收藏的所有有关戏曲的藏书及文献全数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包括明刻善本书,清代南府和升平署抄本,各种名伶的资料、脸谱、戏单,戏班抄本,戏曲抄本,清宫戏曲文献等。这些珍贵资料1965年前即被上海图书馆全部装裱成册,得到妥善的保存,定会被后人重新认识并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提到地方电视戏曲节目,人们自然会提到《梨园春》。《梨园春》一步步走来,发展成为目前被全国电视观众及广大戏迷认可的全国屈指可数的地方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如何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品牌调整战略?如何让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