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幽默     
我是大蠢驴一日,我拿着一张纸跑到捣蛋王杨能能那儿去,要他读一首诗。他马上读了起来:“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全班哄堂大笑。原来,他把诗读成了:“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5,(9):33-33
测试一下你的普通话,请大声朗读下面的诗:暗石绿,暗石竹,暗石透春绿,暗石透春竹。请大声朗读:卧梅又闻花,卧枝伤恨低。邀闻卧石碎,卧湿达春绿。手机自检警告:机内有病毒,请在15秒钟内删除机内所有电话号码和短信息,否则您的sim卡将烧毁手机。尊敬的用户:因您的手机外形难看,严重影响市容,本中心将在十分钟发射强信息摧毁该手机,望见谅。  相似文献   

3.
2009年夏天,我为88岁颜仁禧先生的诗文选续集《诗风吹绿校园春》写了首七绝作为"序",这本诗文选是他致力于中小学诗教而编写并自费出版的。这个"序"是:"诗风吹绿校园春,米寿诗翁续力耘;寄愿儿孙诗志在,国魂凝处是诗魂。"写后,开始我豁然开朗,感悟到"国魂凝处是诗魂"这一自然流出笔端的诗句,正是我这些年来力主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要你写一篇有关王安石诗歌《泊船瓜州》的赏析文章时,我想,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一定会对名句中的“绿”字加以欣赏的。你一定会说,“绿”字用得好,诗人曾经试用了“入”、“到”、“过”、“满”等许多字,最后选定了这个精彩无比的“绿”字。“绿”字解释为“使……变绿”,很有动感,使诗中描写的春之江南变得十分的灵动可爱。然而,我觉得这首诗并非只有一个“绿”字值得品味,就拿不为多数人注意的诗的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来说,同样也值得细细品味。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非常明白的:作者急切地要…  相似文献   

5.
说“伤心”     
《沈园二首》,是陆游75岁时追念40年前与被迫离异的前妻唐琬偶然相遇、略伸婉的那刻骨铭心短暂印象的两首诗。伤心人作伤心语,千载之下读之仍令人为之伤心。而诗中即有“伤心”一语,出在第一首,诗的全文是——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大约就出于我上述那样一种朦胧感受,所以凡选到了这首诗的名家们于诗中的“伤心”一语,率不出注。我在《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1987年版)中读到:诗人在沈园“……竭力寻找可以引起回忆的景物,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  相似文献   

6.
秦观有首被元好问贬为“女郎诗”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钱钟书《宋诗选注》释第二句是:“指绿琉璃瓦说。‘浮’字描写太阳照在光亮物体上面的反射……”。问题是中国古代绿琉璃瓦施于王室的宫殿及佛、道教的庙宇,民居普遍盖灰色的瓦。况且,太阳照射琉璃瓦的光亮釉面,只会反射出耀眼的白色光辉,而不会是“碧参差”。  相似文献   

7.
金代诗人元好问主张诗应以风骨高古为尚,反对柔靡纤巧的诗风。他讥讽秦少游说: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昌黎山石句,方知渠是女郎诗。清代诗评家袁枚不同意这种看法,驳斥道: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杜少陵,  相似文献   

8.
春光明媚,杨柳青青,莺飞草长。踏春吃春,是从我奶奶的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图的不只是一口嫩鲜。"在古代,就连皇帝也特重视这开春第一口。"春天吃春菜,春菜在香、味、色等方面不仅要求清淡、素雅,而且要突出春的颜色——绿。吃春菜的首选蔬菜,非荠菜莫属。"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诗句是关于荠菜最美的诗。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荠菜的鲜美,非一般菜蔬所  相似文献   

9.
画写四季     
春:轻盈走来,暖透冰凉的心,绿透萧条的大地,千百首诗都没能留住她的脚步。夏:伴着霹雳舞狂热的节奏,激情四溢。手中的调色板,把树叶肆意调染得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10.
1  我爱十月一日的绿色   那绿如水绿如眉   绿如一段烟岚轻轻飘飞的   让我一次次哭泣   一次次歌吟   一次次如醉如痴的   满眼满眼的生命之光    我爱十月一日的绿色   那绿如诗绿如画   绿如一柄长剑吞金淬火的   让我一次次壮志飞扬   一次次豪情万丈   一次次仰天长啸的   满怀满怀的心灵之光    我爱十月一日的绿色   那曾让发黄发僵的历史   血肉成泥的战场   拄杖叹息的诗者和   仰天长啸的志士仁人   再次焕发勃勃生机的   满心满心的希望之光    2  是的,我亲爱的朋友   和我…  相似文献   

11.
甲:我给你念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乙:(竖起大拇指)好,写得真好!(挠一挠头,又困惑地)可是,我还有点儿不明白呀……我们刚来踏春赏景,你怎么就要回去了呢?甲:谁说我们要回去呀?乙:诗里不是说"长恨春归无觅处",已经"无觅  相似文献   

12.
春来了     
眼前是一粒粒种子正在悄悄地转身它们想跟着泥土行走一直走到很温暖的地方路上有披着花围巾的花儿像一群懂事的蝴蝶被风吹着却不肯落下路上有布谷鸟唤着朝阳探出头来溪水潺潺映着石上游鱼的身影缓缓地像在人们的手中孩子们奔跑是谁把白色的手绢丢向了天空然后又被染上了醒目的橘红我知道眼前是春的景色绿了空巢正等待着云中的飞鸟阅稿人语赵宇虹同学的春《来了一》诗全,诗共十七行,读来却耐人寻味。人世间,大凡新的东西,往往都会引人注目。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如果任何一篇作品,缺乏新意也就失去了生命。这首诗在意象、意境和语言上都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3.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仇兆鳌注引《杜臆》语说:“此诗全是反言以形容其佳胜。曰‘无赖’,正见其有趣;曰‘恼杀’人,正见其爱杀人,曰‘好禁春’,正是无奈春何;曰‘钩衣’,‘刺眼’,木可憎又转觉可喜。”又云:“按此诗所言,若以二语括之,即‘剑南春色还无  相似文献   

14.
老师的面容     
我川心灵的眼睛透视读出了老师面容中的味醉厚的你诗色彩谈雅的山水蜡蚀春豫蜜蜂译出了春风春雨春景扶红秋绿秋实译出了饱和的期待凝聚的呼唤醉人的微笑人类的艳阳老师的面容@关统国~~  相似文献   

15.
《泊船瓜洲》这首诗,作者王安石因“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几易其字,而传为美谈。教学时,我想试试学生是否能体会到“绿”字用得巧妙。师:在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生:我认为“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只”用得好。从京口到钟山隔了几座大山,路  相似文献   

16.
1.阅谈下面一,店诗,然后回菩问厄。晚.江睛奋友人韩琼晚日低绮健,晴山远画渭。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l)这首诗中的“青”字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青”字的妙处。(2)这首诗末句不说“正是望乡时”,偏说“不是望乡时”,你如何  相似文献   

17.
一、在朗读古诗中学数学[案例]一上课,老师就通过投影打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上面有一首古色古香的诗,诗的内容是: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相似文献   

18.
冬还未消尽,春就匆匆赶来了。春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不给我一点时间去品味她美丽的容颜。但我不气馁:你不让我看,我偏要追着你看个仔细。片断一:春之梦恰逢多梦的年龄,又正是多梦的季节,春的梦真是不少。锦簇花团把南海诸岛点缀得没有一丝冬的痕迹了吧;昆明的滇池也使“春湖水暖绿如蓝”了吧;江南水乡更是“杏花初落疎疎雨,杨柳轻摇淡淡风”了吧。这些美景无数次在我梦中出现,但我却无缘与它们谋面。于是,身处江城的我,只有带着梦醒后的遗憾来慢品武汉的春了。  相似文献   

19.
一番有力地,月‘ 3,月呀,一口缝』}:,·些}, 351业兰{越丛IO,5齐急里、。55}」遭望5 5 55i面面下35警装场上·队拿︵5一列摘1一榄榄3橄橄6420绿,绿,爱爱都都5一·草湿|1芳汗38、不2片怕旦是>2倒斗>5一卧格尹~、454一士士4战战6防凶>>些业}。二}咳咳咳咳2。3为民苦了21防风我一6 .3沙,个,林险| ︸i︸风和·1咳6一咳咳 /~、2 13绿,啊,绿,啊,2一榄榄2橄橄1绿绿1一榄榄1橄橄 .侧产、兰二1瞥犁添春十一意啊,亿啊,3一︸国了2一为甜一)七一里业}战士有甜 >>55奉献甜如>4曲蜜作中化苦5绿 绿6一榄榄5橄橄‘不示一}厂详下.。}甜如蜜l4战士都爱橄榄绿@…  相似文献   

20.
一、情形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非常凝炼,诗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画龙点睛,一字传神,使全诗生色。于是便有了“推敲”的典故,“诗眼”的说法,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的“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设计了“炼字”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