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人机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市政、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点;针对市政、建筑工程面积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研究单镜头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方案关键技术点;采用单镜头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完成雄安昝岗片区再生水厂工程基坑三维建模,并用于BIM模型,实现工程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根据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利用ContextCapture和DP-Modeler软件制作了安徽某高校实景三维模型和大比例尺地形图,验证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生成三维模型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旋翼五镜头无人机获取倾斜数据,并利用ContextCapture软件对城区实景三维模型进行自动化重建。对重建的初始三维模型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剖析,采用影像质量提升、二次补充处理、模型几何修复方法进行模型修复,消除测区模型模糊、空洞、拉花、精度低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倾斜摄影测量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问题,文章提出了利用航空摄影与三维建模双重建模精度控制方法,航空摄影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验证航线规划软件计算的合理性,建模采用两次空三解算的方法提高几何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校园实景三维模型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和纹理精度,没有明显的几何畸变、漏洞和缺失,是一种稳健的实景三维建模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行业中。为研究三维模型在快速构建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1∶1 000大比例尺三维倾斜模型构建及对其精度的评估为目的,采用固定翼无人机作为航测平台,搭载3镜头数码相机,简要探讨了倾斜摄影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并着重对相应数据成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项精度均能满足1∶1 000大比例尺航测内业规范要求。该方法能有效反映真实的地物地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相关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各项国民经济建设,如地籍测量、大面积区域测量等,但大多采用价格昂贵的固定翼和多镜头的旋翼无人机,针对带状地形图的应用研究较少。鉴于此,采用消费级大疆精灵4无人机和ContextCapture三维建模软件,通过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生成三维模型、DOM、DSM、三维点云数据,利用清华山维(EPS)采集数据、CASS7.1进行编辑。获得数字线划图(DLG),并将其与利用RTK测量的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3类主要地物的精度比对,得出道路精度为0.042m,满足1∶500带状地形图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翻车机端环的特点及图纸与各类技术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出了端五现场组对焊接工艺,采用了合理的焊接方法和检测手段,有效地控制了焊缝了焊缝质量和焊接变形,保证了湍环的几何精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车牌垂直倾斜校正方法,首先通过垂直投影法粗定位字符区域,标记区域内最大连通域,然后寻找出原二值图中被标记的连通域部分的宽最短外接矩形,最后根据先验知识和仿射变换原理求出字符垂直倾斜角度,从而得到车牌的垂直倾斜角度。与已知的一些经典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实用,能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AutoCAD中没有直接绘制三维螺旋弹簧、螺纹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绘制三维螺旋弹簧的近似方法:对于弹簧的有效圈,在楔形体的斜面上绘制圆弧,沿圆弧路径拉伸簧丝断面圆得半圈弹簧,通过复制、旋转和移动组成一圈弹簧,将一圈弹簧阵列得到整个弹簧;对于弹簧的支撑圈,方法类似,只是楔形体的斜面倾斜角度要小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三维荧光光谱插值在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解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峰变化缓慢的特点,从统计学的角度采用Kriging方法对其进行插值.鉴于变差模型和已知插值点的分布情况在Kriging方法中的重要性,分析比较了四种变差模型的插值结果并探讨了已知插值点个数引起高斯变差模型震荡的原因,最后给出了适合三维荧光光谱插值的Kriging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双杆或四杆的组合式钢管杆,采用大吨位吊车进行吊装。重点介绍了大吨位吊车型号的选择,构件吊点位置的确定,吊具的设计和吊装施工方法。通过220kV越溪—菀平线开断环入江城变工程的施工实践,表明采用大吨位吊车分解吊装组合式钢管杆具有经济实用、施工效率高、工器具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优秀的建筑拔地而起,而超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受到了各个地方的青睐。由于抗震性能突出,超高层混合结构建筑更是被广泛应用。在超高层混合结构中,因为钢结构的加强层结构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焊接质量要求高,所以就对现场安装焊接的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超高层混合结构中的钢结构加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自动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实践课效果不理想等常见问题,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培养专业技能的优势,提出了将学生分团队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提出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自动线安装与调试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进行了包括钢管壁厚、截面形式、钢材类型和钢管内表面状态4 个参数的推出试验研究,分析了试件的试验现象、荷载-滑移曲线和界面黏结强度。 结果表明,仅当试件壁厚较薄时,钢管中下部会出现45°剪切滑移线;不同钢管壁厚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共有3 种增长模式,均包括胶结滑移段、滑移段和摩阻段3 个阶段;增大钢管壁厚、使钢管内表面锈蚀可以提高界面黏结强度;采用方形钢管代替圆形钢管、不锈钢管代替普通钢管对界面黏结强度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Huber, Taborsky, and Rechberger (2001) reported an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captive keas opened a complex food container was increased by observation of a skilled conspecific. However, only testing social learning in free-ranging animals can demonstrate social learning in natural conditions. For that purpose, a tube-lifting paradigm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on keas both in captivity and in Mount Cook National Park, New Zealand. The task was to remove a tube from an upright pole in order to gain access to a reward inside the tube. The top of the pole was higher than a standing kea, so that, to remove the tube, an individual had to simultaneously climb onto the pole and manipulate the tube up the pole with its bill. Because only 1 naive bird managed to remove a tube twice in 25 halfhour sessions and disappeared after success, another bird was trained to solve the task and to provide demonstrations for others. Even under such conditions, only 2 of at least 15 birds learned to remove the tube in 28 sessions. There was no indication that observer birds’ use of bill and feet when exploring the tube changed as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of tube removal increased in a way that would, in principle,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tube removal. The results suggest a dissociation of social learning potential as assessed in laboratory animals, and social transmission of foraging techniques in natura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电梯的施工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要使电梯的安装程过顺利有序地进行,有效地控制电梯的质量和工期,保证电梯安装工程顺利优质地完成,就必须做好电梯的施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据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按照能力进阶型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路,结合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开发了数控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综合性教学项目,给出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对该项目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项目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An example of using ultrasonic method to detect the compactness of complicat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in certain high-rise building wa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omplicat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the plane detection method and embedded sounding pipe method were adopted in the process of effectively detecting the colum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plane detection method and embedded sounding pipe method, the cementing status of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can be concluded, which cannot be judged by the hammering method in the rectangular steel tube-reinforced concrete.  相似文献   

19.
微格教学系统的环境设计、安装要求比较高 .需有科学的设计、正确的安装 ,以避免出现声音浑浊、噪声过大、图像色彩失真、清晰度低 ,甚至各种各样的电磁干扰 .如何提高系统的音视频质量 ,文章从声学设计、灯光照明、音视频设备安装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20.
抗震支架可在地震中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有效保护,降低震后二次灾害的破环。为探究吊杆对抗震支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基于螺杆式抗震支架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与高性能计算(HPC)技术进行模态分析及反应谱分析。通过研究吊杆直径、吊杆安装长度、吊杆有无紧固C槽钢及紧固C槽钢的安装尺寸4个因素,探究悬吊部分对抗震支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吊杆直径与吊杆安装长度对螺杆式抗震支架悬吊部分性能有较大影响,吊杆处增加紧固C型槽钢可提高吊杆的抗震性能。运用HPC技术进行抗震仿真运算,为ANSYS Workbench与HPC技术在抗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范例,也为螺杆式抗震支架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