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活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诚实守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慎独自省“等优秀文化传统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爱国主义、仁爱忠恕思想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教化思想。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重视"慎独""自省""改过"的修养程序与方法,追求持中贵和。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化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过程,笔者对此作了相关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引领大学生优化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自信,以抵御西方"霸权文化"的侵蚀,应对后危机时代易于引发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要建构高品质的校园物质文化,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觉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培育和深化大学生感恩意识,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基于传统文化的视野,通过分析传统文化观念淡薄掣肘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现状,探寻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构建行之有效的感恩意识培育方法、感恩行为养成路径、感恩激励评价体系.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效应,营造大学生感恩意识自省、感恩实践自觉、感恩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引导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使大学生成为民族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自省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自我评价、自我省察、自我批评的有效途径,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省意识的传承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自省教育在党的初创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地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省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坚持自省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思想支柱,加强自省教育对于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作用,发挥自省教育独特的思想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概论”课中实施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在相关章节介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穿插一些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思想渊源的一些内容.在“概论”课中推进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概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史学素养,并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要在“概论”课考试中适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内容的分值,并不断完善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将“文化自信”融入社会学专业主干课“中国社会思想史”,有助于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学科自信心、构建中国社会学学科话语,并促进社会学的本土化。从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总结和讨论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思政的经验。课堂教学基于“讲述历史+阐释文化+提炼社会学思想+东西方文化比较与中外社会学对话”的逻辑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提升学科认同与本土理论自觉;实践环节采取“文化遗迹现场考察观摩+文化主题论文写作+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的文化自信和学科理论自觉主动融入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感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9.
刘福金 《文教资料》2007,(6):112-113
《论语》中有关孔子的个人道德修养的思想对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道德行为主体——社会主义公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个人道德修养的主体性上,孔子倡导“为仁由己”“克己复礼”;在个人修养的途径上,孔子强调个人要有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立志乐道、身体力行的精神,要立志,“求诸己”;在个人修养的具体方法上,孔子提出要随时反躬自省,不断地检讨自身的缺点错误,做到自省和改过。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规范日常教育,重视契机教育,引领大学生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积淀形成的文化精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的教学资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4日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荣辱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必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方式,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上具有同一性;“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上具有一致性。“概论”课是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把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欧阳娟蓉 《文教资料》2021,(2):46-47,6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主体。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纯粹的自我价值追求;推动大学生进行自觉自信的文化理性塑造。基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为理性传输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传统文化传递方式,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丰富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实践感知。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网络文明的本质体现。儒家的“慎独”思想和网络特点的契合给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倡导“慎独”思想,引导大学生逐步达到自制、自省、自觉道德境界,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养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人生价值思想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生价值的依据、出发点和归宿、主题、目标、标准、实现条件和途径的阐述等方面 ,它启迪当代大学生必须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自觉地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自觉地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自觉地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 ;自觉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与目前阶段纲领实践的统一 ,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8.
张欢欢 《文教资料》2014,(24):38-39
“八荣八耻”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作出明确的界定。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荣辱观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应与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互助精神既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传承,也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互助精神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帮助他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互助精神的形成与内化,需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在校园互助文化的熏陶中帮助大学生自省,在互助实践活动中体认,最终形成互助行为的自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价值,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和强化自身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