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医德修养,是医务人员在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医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医德情操和达到的医德境界。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他们高尚的医德情操是保证其日后全心全意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服务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慎独是医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和境界,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是检验医务人员医德修养高低的标准,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伦理价值.医务人员要达到医德慎独的境界,则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坚定的道德信念、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较强的自律精神,要做到慎隐、慎欲、慎省和慎微.  相似文献   

3.
当前医疗单位存在某些不正之风,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医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新型医学人才;有助于医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钻研医术的积极性,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因此,要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修养,强化制约机制,建设医院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医德他律氛围,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推动医德医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侯银梅 《文教资料》2011,(11):61-62
高校普通话教师担当着推广普通话的重任,语言是普通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语音知识、纠正方言音的主要教学手段。在语言修养方面普通话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何提高高校普通话教师的语言修养?本文主要从思想修养、教学口语修养和加强语言修养的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德档案是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实践活动的结晶,能够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医德档案可以弥补人事档案的不足、增强医务人员的自律意识,对医德医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陆婧 《学苑教育》2020,(6):16-16
语言修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其次是准确,这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再者是鲜明、生动。  相似文献   

7.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把患者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医学科技术的发展为医务工作者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和医术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为医德教育充实了新的内容 ,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 ,同时要有良好的医德。现在在校的医科大学生 ,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 ,掌握应有的医术能力 ,还要树立高尚的医德 ,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 ,把高尚的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作为自己从事职业活动的行为准则。一、社会主义医德原则的基本要求所谓医德的基本原则 ,是指用以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与社会及医务…  相似文献   

9.
仁术文化作为历代名医名家所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是中华优秀医德文化的精髓。将仁术文化有效融入医学高校思政课,是培养人民生命健康守护者的有效举措,需把握四重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仁术文化植根于儒家伦理且在历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现实逻辑看,仁术文化是重视医德修养、适应医学特色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从理论逻辑看,仁术文化与医学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协同一致、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从实践逻辑看,必须在仁术文化培养、教学方式方法、考评机制方面厘清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0.
医者仁术,贵在医德。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即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导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准则。医学职业教育中,教师既要努力提高医学生的医疗知识、技能,又要注重对医学生医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语言品质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制约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否健康地发展.因此,正确掌握并科学运用语言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搞好本质工作应具备的起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语言的科学性.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方面的修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高校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特点刍议余孟兰,孙丽华“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最高概括,是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树立的观念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我们高校医务人员更应当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教师较高的语言修养在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师语言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讲普通话。另外,教师的语言修养还体现在说话时要字正腔圆,节奏适宜,重音恰当,没有语病。较高层次还应做到生动有趣,精炼准确,科学严谨,逻辑性强。  相似文献   

14.
医德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医疗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这直接与病人的健康及生命乃至社会的和谐密切联系着。因此必须要对医学生加强医德教育,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就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对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15.
教医术育医德吴泗龙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具备的思想品德,是医务人员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医疗工作中的反映。社会主义对医护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救死扶伤,关心病人,技术精湛,工作严谨,一视同仁,慎言守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商品经济迅猛...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发展工作 ,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条件 ,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高校党的组织要注重从政治思想品德方面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 ,把握正确导向 ,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稳定的工作机制 ,在青年知识分子中 ,着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建党积极分子队伍 ,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医学生实践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探讨教学医院存在的医德教育问题;从医务人员观念的转变、服务质量的下滑、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医院的医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教育、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转变经营理念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医改方案不仅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和医务界的希望,医学生的医德水平关系到新医改的成败和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9.
医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涉及的是生命、疾病和健康等人类最切身的利益。医学生作为即将成为职业医务人员的主力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医务界医德的整体水平。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对于提高整个医务界的医德品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医德教育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决定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知识分子在队伍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后高校知识分子的政策要根据这些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