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实物档案“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档案界对它的争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真理越辩越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实物档案“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成立与否,却见仁见智.一方面,无论是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人们都接受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的存在.在实践上,各个档案室、档案馆都收藏有不同数量的所谓“实物档案“.……  相似文献   

2.
“实物档案”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档案界对它的争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真理越辩越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实物档案”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成立与否,却见仁见智。一方面,无论是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人们都接受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的存在。在实践上,各个档案室、档案馆都收藏有不同数量的所谓“实物档案”。由于这些“实物档案”往往与同它一起反映人类社会活动的其他类型的档案在载体形式上不同,具有不同的保管要求,因此,各档案馆(室)一般都采取了将其作为特殊“类型”的档案分开管理和保存的…  相似文献   

3.
论“民生档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了"民生档案"这一概念提出的经过及其各界反映后,主要从"民生档案"这一概念存在着争议焦点、显现出研究难点,从而提出了对民生档案应有落脚点的基本看法,并认为做好档案服务民生是近期档案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档案学的重要概念,针对档案学界有人对这一概念质疑,本文认为档案归国家所有是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基本内涵,只要有归国家所有的档案,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就不会过时,这一概念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一、民生档案的内涵和外延"民生档案"这一概念是一个新名词,笔者做了一个查证,在2007年12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之前,档案界罕有使用"民生档案"这一提法的,而从2008年以来,民生档案这一概念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档案期刊和报纸上,对民生档案的讨论也热烈起来。从本质上看,它的出现顺应了党和政府推进  相似文献   

6.
西木 《北京档案》2000,(9):20-22
自十九世纪末荷兰档案学家在著名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中提出"档案是某一行政机关或其某一官员正式收到或产生并被指定出它们保管的书写文件、图片和印刷品的总和"这一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的档案学者各自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档案概念.与此同时,各国的档案法规也都列出了各具特色的档案概念,尤以<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对档案概念的表述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当某一概念提出后,往往会有三种态度,即否定、肯定、中立。"实物档案"说也不例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先后已有霍振礼、张仕君、吴军梅等人撰文,但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最后不了了之。笔者认为,"实物档案"说是否正确、科学,对档案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和档案的收集、整理工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几本杂志上看到一些关于“实物档案”的争鸣文章,其中有些学者对“实物档案”一词提出异议,认为档案本身就是实物的一种,再提出“实物档案”这一定名是没有必要的:并将档案与“文物”这一概念相比较,得出档案侧重信息,文物侧重栽体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其说法颇有道理,实际工作中名称概念上的模糊确实会引发不少矛盾。由此,联想到目前我国档案界档案名目繁杂,命名标准不一的情况,在这里我想就此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档案工作的紧密结合,大量电子文件产生。如何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国际档案大会多次以此为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研讨简述1988年,第11届国际档案大会以"新型档案材料"为主题,但并未提及"电子文件"这一概念。因此,国际档案大会关于电子文件问题的正式研讨始于1992年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此后的各届大会都从不同角度对电子文件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几本杂志上看到一些关于"实物档案"的争鸣文章,其中有些学者对"实物档案"一词提出异议,认为档案本身就是实物的一种,再提出"实物档案"这一定名是没有必要的;并将档案与"文物"这一概念相比较,得出档案侧重信息,文物侧重栽体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其说法颇有道理,实际工作中名称概念上的模糊确实  相似文献   

11.
王杰 《档案管理》2012,(4):34-36
档案界对"档案工作"这一概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名词解释,档案工作就是"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1]另一种是大部分《档案管理学》教材的解释,将档案工作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说,档案工作是指国家档案事业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它的内容包括:机关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等.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档案室、档案馆的业务工作(或称专业工作),即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它的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统计、编辑与研究、利用服务等八项工作".[2]不管如何表述,这些解释都是从档案工作的内容方面按实物管理和事业管理进行划分的.这种解释在计划经济时代,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情况下还说得过去,用这种理论指导档案工作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档案学的视角提出了"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这一概念,介绍了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的主要类型,论述了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的作用,以期使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此文中,首先,笔者从档案学的视角首次提出"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这一概念;其次,分析了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的特性和作用;最后,阐述了小凉山彝族家支档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饶圆  朱慧涛 《浙江档案》2007,(12):16-18
近些年来,"边缘化"一词颇为走红,档案界也出现了"档案职业边缘化"这一概念。本文从质疑这一提法入手,分析了档案职业只不过是处于"式微"的困境而非"边缘化",并反思了档案职业发展的应然趋势,一是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进一步拓展档案职业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发展,“社区档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如何理解社区档案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本结合起草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对“社区档案”的概念,谈一些粗浅的理解,以求教于关注“社区档案”工作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茂跃 《浙江档案》2003,(4):10-11,19
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在我国又称为国家档案全宗原则、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国家全部档案。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档案学的重要概念,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对这一概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并引发了争论。1992年,张辑哲首先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概念的使用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①同年,邓绍兴提出国家全部档案与国家档案全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1994年,昝明霞撰文也认为国家档案全宗不等于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1档案信息供应链1.1"供应链"的出现和延伸。"供应链"一词最早出现在物流管理领域,由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开始关注顾客需求,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规划和效率,由美国学者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这一概念逐渐发展而来的。进入21世纪,人们对供应链管理认识更加深入,并将其含义拓展到了信息管理领域,在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中,随着公众对档案信息利用意  相似文献   

18.
口述档案是档案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口述档案概念传入我国以后,我国档案界有人很快就认同并接受了这一概念.但也有人认为,口述档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值得商榷的概念.口述档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目前,口述档案已成为我国档案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口述档案究竟是不是档案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一、"档案文化"的定义辨析尽管学术界对"档案文化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由于"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我们目前对于"档案文化"的认识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共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现有的对于"档案文化"的定义,揭示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更有利于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知识生产的日新月异,高新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加快,现代科技在各个产业的渗透以及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人类正走向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知识经济化、科技创新化……这一切都使得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与管理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这一概念应该如何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应该如何把握,始终是一个尚无标准答案的难题.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刻内涵,努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进程,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