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贵州晚二叠世泥炭分布广,储量大,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对其储量的探查与计算工作都十分繁琐。而当前经济建设中对泥炭的利用越来越广泛,需求日益扩大,促进了泥炭开采行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泥炭的科学合理开发,保证经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尽快查明泥炭的储量。本文运用GIS调查方法对晚二叠世含泥炭地层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快速计算泥炭储量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以江浙地区为背景,把士绅近代趋变之一-转向“新学”这一变化纳入以上海为中心和首位城市的近代长江下游区域城市等级网络体系中加以考察,从人与环境(城市近代化)互动的角度揭示晚清学绅演变的林林总总及其对新式教育普及的影响,从中折射出晚清士绅鱼龙混杂、传统与近代化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考察、系统采样和测试分析,在同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资料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年龄数据讨论分析了黄土高原西缘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将研究区古气候总体划分为三个演化阶段:Ⅰ、末次冰期间冰阶(30~20kaB,P.),气候较为冷湿;Ⅱ、末次冰期冰盛期(20~10kaB.P.),气候寒冷干燥;Ⅲ、全新世(10~3kaB.P.),冬季风消退夏季风增强,气候逐渐变暖.发现黄土高原西缘地区记录了多次末次冰期以来的典型的气候突变事件,包括3次H事件,时间分别为:29、23、16kaB.P.;时间对应而且变化趋势也很相似的YD事件和两次D/O旋回事件,时间上的滞后现象有可能是区域性差异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晚清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演变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三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我国高校专业的演变又有其各不相同的内容和特点。分析研究高校专业的演变历史可以给今后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早期沉积成岩作用角度,首次在我国进行了全新世时期海、陆环境演变的对比研究.认为,青海湖湖滩岩和闽南海滩岩是我国全新世滨岸水体环境下早期沉积成岩的特殊岩石。对全新世古海岸升降、古湖平面变化和气侯干湿波动的规律研究具有标志作用和指示意义。是全新世气候环境事件的真实记录.并由此总结出青海湖与闽南海岸带全新世时期气候波动与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贵州在晚二叠世时期形成的大量泥炭,因年代久远,现已大部分深变质成煤。可作为泥炭利用的是近地表煤层经风化后所形成的含有机质丰富的风化物。本文对该风化物在贵州的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陕南勉县泥炭的分布状况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是成煤的第一阶段,属于一种年轻的、过渡型的煤.陕南勉县泥炭矿区位于秦岭南坡的勉县县城以北的丘陵区,在地质上呈现一个明显的西北斜带,就其地理位置可分为4个矿体,总括约5km2且具相当蕴藏深度,其中3个矿体整合一体,分布集中.矿样呈灰褐色或黄褐色,疏松易碎,韧性好,具滑腻感,含水量适中,植物残体清楚可辨.泥炭分解程度好,腐殖质含量高,矿质优良.鉴于陕西泥炭开发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对勉县泥炭资源分布状况的考察,旨在为开发泥炭源,分离提取腐肥等提供一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各时期青年形象的嬗变,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对青年形象建构的深刻影响,着重分析了当代文学中青年形象的演变蕴含的当代文化演进、构成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里,镶嵌着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高山湖王”——的的喀喀湖。它雄踞于普纳高原的北部,横跨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湖面海拔3812m,面积8330km2,是世界上高海拔、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100m,最深处达280m。虽地处高原,由于群山环抱,水温并不很低,年均温在13℃以上,无冰期,终年可以通航。  相似文献   

10.
世界之最     
最大的高原 世界上最广阔的高原是亚洲中部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为4876.8米.面积为19943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原生物和小鼠运动实验,证实在高原缺氧环境或运动条件下,骨骼肌超微结构的生理响应均沿着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糖原积累、红细胞数增加、栽氧量增强的轨迹演变.这不仅说明研究高原生理学对探讨运动生理学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高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昆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十分复杂,一直是城市地理、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重点与难点.以高原山地城市昆明为例,梳理其空间结构演变“时-空”过程,发现演变特征为:1)演变的基点未变;2)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密集和功能分区混杂;3)圈层结构日益明显.并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角度提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的现实特点,研究了高原低氧环境及运动对人体Hb及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为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高训练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族分离主义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既有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复杂的国际背景。本对民族分离主义在我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及其在20世纪末的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民族分离活动加剧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练员和体育专业人士的重视,人们相信高原训练能给运动员带来一定的好处。高原训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运动员训练水平、机能水平、训练手段、训练环境、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其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一味从海拔高度判断高原训练条件的优劣,其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对运动训练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基地的分布及其相应的自然条件的分析研究,揭示较理想的高原训练应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和国家进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鲁中山地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考察,并以平阴龙桥黄土剖面为例并进行了粒度分析。研究表明,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等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标准偏差、偏度和峰度存在正相关性;而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偏度、峰度具有负相关。该剖面记录了末次冰期以来该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历史。黄土剖面粒度特征反映了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本文揭示了距今最近存在的两次气候变冷和三次气候变暖。黄土的粒度中包含了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文山学院学报》2016,(2):14-20
清中后期,团练势力开始崛起,这种源于保甲的基层社会控制组织,在保卫基层、消弭基层社会动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以团练为切入点,考察了晚清云南团练组织的兴起、发展、向"团保合一"的演变及其最后的角色转变。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考察,揭示了晚清时期云南基层社会控制的演变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现在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某些外在环境的因素和自身心理素质的缺失,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非常担忧.本文根据近些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资料,和相关分析,揭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美国学校德育的嬗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美国学校德育经历了一个衰落与复兴的曲折历程。本文试图分析这一变化,从这一演变中揭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开展带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唐的文坛上,柳宗元诗文自成一格别具风韵。本文试图从柳宗元的生活经历、诗文创作出发,管窥其大致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轨迹,即从盛唐诗人的自信到中唐诗人的自适再到晚唐诗人的自伤,并由此揭示从盛唐到晚唐文人心态的历史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