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论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闵传超1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亚太半边天,云开日出。美俄诸国,或突出原子弹之威,或强调苏联出兵东北之力。笔者认为: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世界各国人民之功,决定性力量是中国军民抗战之力。有史为证:第一,中国抗战...  相似文献   

2.
《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在诗中评价了军民团结一心在战胜敌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他对群众力量无比信任的群众观点的强烈表现,热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抗击法西斯日本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牵制并消灭了日本陆军主力,拖跨了日本的经济,粉碎了日本“北进”和“南进”的世界战略,有力地支援了盟国对日作战,对打败法西斯日本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前,中国人民夺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从国际范围看,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胜利,是人类正义进步事业的胜利;从国内情况分析,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包括海外爱国侨胞在内的全民族一致对敌、团结战斗的胜利.而在多种力量形成的强大抗战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则是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回顾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重温我们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举民族解放大旗,团结率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在斗争实践中发展壮大自己,最终成为抗战胜利决定性力量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人才培养方式多元,基础研究能力突出,学科布局全面,参与军民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这一推进过程中也存在困难与不足。应推进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设专家库和智囊团,充分挥发高校自身优势,推动高校在参与军民融合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二战末期,日本有很多十四五岁的娃娃兵和文科大学生、甚至文科教授被迫参军作战;但日本数万工科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例如零式战机的设计师等被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绝大多数活到了战后。这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史学界迄今对日本法西斯败降的决定性因素尚无定论的实际,从中国是主战场、主力军、贡献最大、为迫降的重要力量等方面,论证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苏联,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这对于批驳苏联的“参战决定论”和美国的“原子弹决定论”,正确评估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各族军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尽管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却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当地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对日作战,有力地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成为中国率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技革命向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提出了挑战。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并不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否定,它和西方的科技决定论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并非现代社会进步的唯一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性和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正义性,从来无人置疑,就连汉奸汪精卫也曾理智地认为,日本“穷凶极恶,侵略中国”。可是,他后来为什么叛国投敌,并在南京建立了公开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帮凶和鹰犬的伪政权——汪记“国民政府”呢?本文就南京伪国民政府出现的历史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一、南京伪国民政府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政策的产物1938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虽然顺利侵占了武汉,但此时它的弱点明显地暴露出来:经过我国军民十五个月的奋勇抵抗,日本兵力大量消耗;随着战场的扩大,战线的延长,日本军队日趋分散;由于军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国知识精英的觉醒,中国学术的艰辛发展并没有因战争而中断,思想启蒙亦未告中断,抗战救亡在很大程度上反而刺激和孕育了民族的启蒙。本文以当时侯外庐、贺麟、王亚南、蒋梦麟等著名学人艰辛的学术实践为个案,从中揭示中国学术发展的真相,凸显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的觉悟、认知理路的改变,着重论证他们的学术研究的特殊思想价值及其对民族启蒙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与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既给中华民族投下了空前的灾难,也凝聚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精神。《长河谣》是一部表现鲁西北地区抗日斗争生活的作品。这部作品的特征有三个:一、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二、关注战争与人的命运;三、挖掘支撑抗战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以中间势力为主的各阶级、阶层力量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  相似文献   

14.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从1945年至今,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一直保持完整。无论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失地,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还是康熙完成统一大业,从领土归属、文化传统、开发经营,到行使国家主权,历史事实都毋庸置疑地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两个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再次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要求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是同盟国依据历史事实的正确和正义的决定,也是台湾和大陆人民的共同意愿。台湾光复,一方面是两岸人民生死与共,抗击日寇顽强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强烈认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人民不仅遭受了战争带来的祸患,而且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支持抗战,国民政府发动全省人民积极进行赈灾救灾,重建故土家园,采取了急赈、蠲缓、平粜、工赈、放贷、防疫、募捐及难民救济等赈灾措施。这一时期的赈灾,由于战争的影响和国民政府政策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客观上安抚了民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军民在同日伪军进行军事、经济等斗争的同时,还开展了激烈的对敌文化战,它大致经历了宣传动员、对敌政治攻势和群众性文化战三个阶段.参战主体从军队、专业剧社扩大为边区全体军民,宣传重点从动员群众、瓦解敌伪军逐渐发展为积蓄力量、准备战略反攻.并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它充分发挥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有效地弥补了边区物质方面的劣势,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力,既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对解放战争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60年前结束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以极大的民族牺牲,迟滞了日本的“南进”,对美英的太平洋地区作战给予了重大支援。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始终高扬团结一致、积极抗战的大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不容置疑的。当然也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作用,并且认识到,正面战场在抗战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有变化的。战后60年来,日本政治人物对过去那段罪恶历史也不是没有表示过反省,但总是反反复复,羞羞答答,时不时地要作些翻案文章,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拒不认罪,不肯作出真诚的反省,其目的在于企图掩盖侵略史实、摆脱日本在战后受到的各种制约、重温“大日本帝国”迷梦,这应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警觉。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反抗日本文化侵略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在肯定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反文化侵略中所起的作用也应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为应抗战救国和培养人才之亟需,敌占区各中学纷纷迁往偏远的西南、西北等地坚持办学,这不仅使我国中等教育得以维持发展,也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并对其西迁所在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因此,回顾和研究抗战时期这场艰苦卓绝的中学西迁的历史,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今天西部地区的教育开发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知识分子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做出了独有的贡献。第一,在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关头,素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诉求和爱国情操的中国知识分子,充当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锋和喉舌,以自己的知识、智力和文化特长服务于宣传抗日、唤起民众的伟大事业,为民族解放战争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第二,把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造密切联系在一起,把强国之梦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视为不可分离的奋斗目标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战时民主的不懈追求者和倡导者。第三,中国知识分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保护珍贵的文物文献免遭涂炭,为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和再创造,为中国的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