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现代武器,日新月异.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又诞生了许多奇妙的新式武器. 能窃听情报的子弹 国外有人研制成功了一种能窃听情报的子弹. 这种子弹的外形和普通枪弹相仿,只是子弹的弹丸并非实心,而是在子弹头内藏着微型传声器,能记录并传送它窃听到的声波信息.  相似文献   

2.
石油又称“石油原油”,是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一种褐色或黑色粘稠的可燃性矿物油。它经直接蒸馏或裂化等加工过程,可得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固体石蜡及沥青等产品,也是制造各种溶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原料。众所周知,石油靠开采而得,它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为延缓石油因过度开采而枯竭,植物学家们试图通过寻找能生产出石油的植物,改变石油生产依赖于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的局面。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芳草类植物,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石油植物”。这种植物生长迅速,一季就能长出3米高;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学家最近从一种盐生植物中成功地克隆出一个“耐盐关键基因”,并已导入多种植物。这将有望使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约1/4的盐碱地变为“绿洲”。山东师范大学赵彦修、张慧两位教授主持的课题组从1999年开始这项研究,在测定了1755个“盐地碱蓬”基因的序列后发现这一基因,并为此申请了中国专利。据介绍,“盐地碱蓬”是我国盐碱地上普通的一种藜科植物。它能耐3%的盐度,可以在海水中生长,在盐碱地上可长到1米高,在海滩上长度可达30厘米。课题组研究人员将这一基因转移到“拟南芥”上做了对比试验:在1/2海水浇灌条件下,“拟南芥”能完成生活史…  相似文献   

4.
文禾 《科学与管理》2004,24(1):64-64
<正> 假如你看到这样的镜头:美国军队的医务人员拔枪开火,将金色“子弹”射向官兵的身躯,而他们却一副“求之不得”的架势。请不要惊讶。因为这是一种“基因枪”,它射出的决非夺命的金属颗粒,而是救命的DNA疫苗。 自炭疽恐慌席卷美国连夺人命后,位于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地区的美国空军德瑞克堡基地生化武器防治中心就如临大敌,加紧研究如何压制炭疽菌扩散的威胁、以生物学家詹妮.瑞蒙斯切内德为首的军事科研人员,成功将基因疫苗制成类似子弹的胶囊,利用可在常温下急剧升温膨胀的高压氦气为推动剂发射,创造出基因枪,为在战场上救治承受生化武器袭击的己方及友军人员提供了极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荷兰的科学家日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用蛛丝蛋自制成了一种高强度人造皮肤,这种“皮肤”甚至能够抵御子弹的射击而不被穿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华南广州附近的山头,有一种只有銅錢那么大的植物,科学上叫做茅膏菜,当地的老乡們把它叫做“落地金錢”。这种植物虽然很小,但是它却有一种本領——能吃动物。它的叶子平鋪在地面上,样子有点像路边的小菊花。在它那紫紅色的叶片上,长着許多长毛。这些长毛是一种特殊的腺体,經常能分泌出一种粘液来,胶粘性很强,而且还有些甜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在《电的利弊》一文中写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先生的意思,大概是讽刺封建社会末期中国人坐拥先进的发明,却未能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8.
刚性弹丸冲击金属板边缘,受到板边缘的不对称作用力,将会失去稳定性,发生偏转与旋转,由此产生的偏航角会大大降低弹丸的侵彻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研究建立了一个描述刚性弹丸冲击塑性易变形靶板动态过程的六自由度解析模型,该模型可根据靶板的厚度以及板的材料特性来计算推测弹体冲击金属板或其他塑性较好材质板后产生的偏航角。应用AUTODYN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14.5 mm穿甲燃烧弹以1000 m/s的速度冲击铝板试验,将模拟结果、试验结果与解析模型推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解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孙昕 《世界发明》1997,(2):18-18
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X射线金属板印尉设备克服了目前硅片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它不仅能使设计人员制造出尺寸仅为25nm的元件.而且与传统的金属板印刷技术相比.该技术的适应性更强,也更易于定做芯片。这是由于请设备摒弃了传统的具有固定模式的掩模.该掩模为“漏印板”,光通过此板即可在硅片表面蚀刻图案。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3的农作物因受各种病、虫与杂草的危害而损失掉。神奇的基因使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对付病虫害的方法。基因不但能够打败害虫,而且能使植物免疫,免遭病毒的侵扰。基因打败害虫我们通过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改良,使植物产生抗虫的能力。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寻找到了一种能杀虫的基因,叫Bt毒蛋白基因。把这种基因通过一定的载体导入棉花植株的细胞中去,这样棉花植株的细胞就能产生杀虫的毒蛋白。当棉铃虫的幼虫吃了这些植物的叶子,便被毒死,从而起到抗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子母弹的起动压力是影响子弹抛离母弹的重要因素,是抛射内弹道研究的重点之一。子母式防暴弹药一般采用剪切螺纹等结构简单的开舱方式,本文通过利用理论计算公式,对比螺纹剪切和过盈配合两种开舱方式的起动压力,利用一种便捷的开舱实验方式检验两种结构开舱可靠性,为弹丸抛射内弹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华华 《世界发明》2003,26(1):12-12
我国科学家最近从一种盐生植物中成功地克隆出一个“耐盐关键基因”,并已导入多种植物。这将有望使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约1/4的盐碱地变为“绿洲”。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点儿电容器的知识,这几天我渐渐地想出了一种从没见过也没听过的发电机。由于它的主要部件是两个电容器,所以我就叫它电容器发电机。它是通过电子被吸引和排斥以及电荷的中和产生电流的。图1为结构图。1、2、3、4为四块平行排列的装有金属板的绝缘板。1、4组成固定的外电容器,为定子;2、3组成内电容器,即发电电容器,为转子,可绕转动轴5转动,各金属板与转动轴绝缘,不过,2、3上的金属板用导线沿着转动轴向上、向下通过电刷与外界用电器相通。图2为金属板在绝缘板上的分布,其中阴影部分为金属板,每个扇形一样大,每块绝缘板…  相似文献   

14.
“让子弹飞”,飞出去的子弹都是要命的。让子弹不要命反而救命,这能做得到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以往战争的统计:战场死亡人员有75%是抢救不及时造成的“二次死亡”,只有10%是直接死亡。如能及时抢救,会有大量人员“死而复生”。在炮火连天、子弹横飞的战场上,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近伤员,实施救治呢?  相似文献   

15.
房裕东 《百科知识》2023,(20):18-20
<正>有这样一种植物,植株不过十几厘米高,长着狭长的叶片,开着小小的黄花,一点儿也不起眼,很多从它身边走过的人都没注意过它。但就是这样一种低调的植物,却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受到足够多的寄主植物信号分子的刺激,它那“休眠”长达20年的种子都能萌发。它就是独脚金。  相似文献   

16.
动物?植物?     
在奇妙的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动物为了生存把自己“伪装”成一朵朵美丽的植物;但一些“聪明”的植物为了生存却学会了如何运动。 用植物伪装的动物在海底岩石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艳丽夺目的“鲜花”——海葵。那洁白如玉,或绯红似火的“花瓣”向四周怒放,你可以想象它有多美!它真是海底的葵花吗?不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它的“行为”,你会断然作出结论:它是动物,而且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很多不幸的小生命都会被它吞食掉。原来海葵是一种腔肠动物,它和我们常吃的海蛰是近亲。它那貌似娇嫩的“花瓣”,是用来捕捉食物的触手…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3,(5):7-7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对蓝藻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学品,也是生产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 研究小组利用网上数据库发现了几种酶,恰好能执行他们正在寻找的化学反应。他们将能合成这些酶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引入了蓝藻细胞,随后逐步地构建出了一条“三步骤”的反应路径,能使蓝藻将二氧化碳转化为2,3丁二醇,  相似文献   

18.
腾讯科技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日本一家电子公司最新研制一款3.9米(13英尺)高的超级机器人,能够由一部iPhone手机控制,操控者仅是一个微笑表情,便能发射子弹。当操控者操作机器人时应当不要在电话中开玩笑,这样很容易射击子弹。这款机器人是由日本东京“水道桥重工”公司研制的,它将是一个乱开枪的“好战分子”。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许多人对它的印象很负面。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使二氧化碳能转变为用于合成塑料和药物的碳资源,从而变“害”为宝。相关论文已经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  相似文献   

20.
程良根 《知识窗》2007,(11):18-18
最早的步枪 1828年,法国军官德尔文在原有枪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它采用长型弹丸.从枪管前面装入火药,膛线是旋转型的。弹丸装入枪管后,利用探条冲打使弹丸变形嵌入旋转膛线。这种“德尔文步枪”提高了命中率,增大了射程,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现代步枪,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德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步枪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