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细菌L型培养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培养阳性比普通培养高2~3倍。临床根据药敏选药治疗,有效率高达90%以上。但培养太慢,最快亦得4~5d。临床遇急性危重病人,来不及等待培养,只有凭经验用药。鉴于L型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原菌不同,且易耐药。如能早期诊断为L型菌感染,临床针对性用药,可及早控制病情。笔者自1985年开始培养L型菌,即观察到L型菌有粘附作用,曾上百次的用自己的血研究出细菌L型菌血症的快速诊断。自1987年~1993  相似文献   

2.
细菌L型在泌尿系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细菌L型与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细菌由细菌型变异为细菌L型后,仍然具有致病性.作者从64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分离出细菌型9例,细菌L型22例,开展细菌L型检查,大大提高了阳性率,认为泌尿系感染的迁延不愈并反复发作是由于细菌L型所致,并建议临床对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正> 为提高血液培养的检出率,我们于1992年3月开展了细菌 L 型的检验,现将98份常规细菌培养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菌 L 型检验的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临床长期原因不明的发热酷似败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1.2 L 型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协助临床查找病原菌,为临床提供诊断参考和用药依据[方法]临床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及L型细菌分离培养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一病例中检出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病人不仅对正常菌群失调引起铜绿假单胞条件致病菌感染产生了多重耐药,而且是进一步菌群失调,白假丝酵母也开始出现。可见临床过度或滥用抗菌素可形成多重感染产生了多重耐药和L型细菌,临床感染的疾病迫切要求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敏感性准确性的提高和及时报告。而L型细菌的检验比较薄弱,尚有很多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例1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下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转变为______。(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辐射既能杀灭细菌,又能在一定条件下诱导细菌形成L型变异。本实验用不同剂量紫外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照射后,未被杀死的细菌可形成L型变异这一现象,为病原生物学教学提供一种探究细菌变异获得L型细菌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喘息型肺炎患儿诱导痰中细胞分类计数变化特点。方法:对56例喘息型肺炎患儿应用4%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进行细胞学分类计数,取正常健康儿童诱导痰液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56例病例诊断为细菌所致者27例,病毒所致者29例;细菌性病例痰液细胞总数(8.6±2.3)×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7.3±2.5)×106/L,淋巴细胞(0.83±0.24)×106/L;病毒性病例细胞总数(5.5±2.1)×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2.1±0.4)×106/L,淋巴细胞(3.4±0.35)×106/L,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嗜酸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感染组痰液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病毒感染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P<0.01)。结论:诱导痰检查有助于临床对喘息型肺炎病原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混合物、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S型细菌转化的是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女,30岁,表型正常,身体健康,因结婚多年未生育来我院检查,追问病史:该患者曾自然流产二次,每次均于妊娠2~3月时发生,曾妊娠七个月死胎一次,行引产。该患否认有害物质接触史、外伤及其它疾病史。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分离,计数30个分裂相,患者3个核型均为46,xx,t(1;12)(q~(24);p~(11))。丈夫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提取物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H3N2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狗肾细胞(MDCK)观察姜黄素体外对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A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结果:姜黄素最大无毒浓度为12.5g/L,对H1N1有效抑制浓度为6.25g/L,对H3N2有效抑制浓度为1.56g/L。结论:姜黄素提取物确有明显的抗H1N1、H3N2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1 临床资料男患,因脑外伤住院,手术后24小时 T39℃,WBC:14.2×10~9/L,N:0.76,L:0.240当即抽血作血培养。2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2.1 细菌的形态与培养特性将血液按常规接种于硫酸镁肉汤培养基中,37℃,72小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8,(2):48-50
<正>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态度等生物学科素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选自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单元第1章第1节,教材通过格里菲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该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探究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人们按细胞化学组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真细菌和古细菌.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一些:①真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古细菌是蛋白质、糖蛋白或酸性杂多糖,有的具类似肽聚糖的成分,称拟肽聚糖.②真细菌细胞膜磷脂中的甘油为L型,L-甘油分子的C_1和C_2上各以脂键连一直链脂肪酸,C_3上连极性基团,组成磷脂双分子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152例下腰椎骨折住院患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调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全部脊柱骨折患者病例,设计相关调查表对该项研究有关因素登记,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项调查中共纳入152例脊柱骨折患者,男性患者78例(51.32%),年龄18-87岁,平均47.15±15.71岁,女性患者74例(48.68%),年龄18-89岁,平均59.50±14.83岁;患者年龄与性别比、骨折原因具有一定线性关系.骨折累及腰3(L3)椎体103个、腰4(L4)椎体65个、腰5(L5)椎体17个;有91例(59.87%)单节段骨折、61例(40.13%)多节段骨折,其中后者多见与非创伤性骨折中.创伤性骨折患者119例,其中男性患者创伤性骨折(69例)的高于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非创伤性骨折患者,其中A型骨折124个,C1型骨折5个,各节段骨折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下腰椎骨折中以创伤性下腰椎骨折最为常见,多为压缩暴力型骨折,以年轻男性患者多见,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非创伤性下腰椎骨折患者年龄,非创伤性下腰椎骨折患者年龄较高,以病理性骨折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 正常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胞浆游离钙浓度维持在10~(-7)mol/L水平。产生钙信号的激动剂作用于细胞时,引起胞浆游离钙浓度升高,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文献报告细菌脂多糖在体内和体外影响细胞对钙的摄取和转运。本研究采用quin-2荧光指示剂法测定培养心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观察脂多糖对心肌细胞基础水平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心阻抗血流图中,(1)C波形态:血压正常组(n=33)表现为正常型9例,占28.13%,切迹型19例.占59.38%,迟缓矮小型3例,占9.3%,双峰型2例,占6.26%;高血压组(n=22)正常型5例,占22.72%,切迹型9例,占40.91%,迟缓矮小型6例,占22.72%,双峰且矮小型2例,占9.09%。(2)C波波幅:血压正常组为20.36±4.59Ω/s,与健康对照组的25±6Ω/s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级为14.58±4.46Ω/s,与健康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3)C波上升时间:血压正常组为0.78±0.13ms,高血压组为0.84±0.18ms,与健康对照组的0.5±0.17ms相比,均明显延长(P<0.01)。本结果提示:糖尿病在心阻抗微分图中的这些表现特点,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隐匿型糖尿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 1 临床资料某患者,女性,35岁。于1992年6月15日因皮肌炎,支气管肺炎入院。7月3日病人突发寒战,T39℃,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率齐,120次/分,腹平软,肝脾未触及。2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2.1 形态与培养特性常规采血5ml 注入50ml 增菌肉汤中,37℃培养3日后,肉汤混浊,取增菌液划线到血平板、SS 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生长表现。在血平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细菌的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间113例胆道手术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培养出G-菌株及G+菌株共50株。结论: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以G-细菌为主。经验性用药应首选头孢类药物和炭青霉烯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APOA5基因rs14714227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SNa Pshot技术分析85例HTG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rs147142271位点遗传多态性。结果 HTG患者和正常对照rs147142271位点多态以基因型GG为主,两组内的甘油三酯均值不存在差异,GG基因型为2.125±1.42mmol/L,TG基因型为3.17±0.000mmol/L,TT基因型为2.27±0.000mmol/L,最高为TG基因型,两组间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甘油三酯水平在男女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677),不同性别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结论 rs147142271位点各基因型可能与汉族人群高甘油三脂血症不相关,且在男女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