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德育教育新模式,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申办了微信订阅号“叶县好家长”,开创互联网+家长学校的家教模式;以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创新,促进五育协调发展;构建协同教育新生态,办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设,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创建多元教育网络,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学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巧妙开发资源,积极构建教师、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合培养在高等教育方面现有经验还尚少。在此,为了强化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功能,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家长及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而对我国构建一体化教育模式提出高等教育中家—校—社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加快我国学习化社会进程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俊 《考试周刊》2013,(5):179-180
<正>德育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需要社会、家庭的参与,以促进全社会教育观点、教育行为的变化,达到三音同步、交颈和鸣,并形成相互依托,双向互动的"三维"共振的德育磁场。2001年下学期,我校针对"学校抓、家庭推、社区空",对青少年德育教育难以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和持久的德育效果,学校教育容易被社会负面影响所冲销的现状,确立了"新时期农村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以期实现学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协同教育中社区协同教育与学校和家庭协同教育的关系入手,根据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要求、协同效应理论及用户使用的反馈等,对社区协同教育平台进行重新设计,以期使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人员在使用平台教育的过程中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北京128中电子技术职业高中在探讨社区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辅助”的“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网络组建起校内外相结合的德育队伍,发挥了社会支持并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促进了学校深化改革和全面育人工作的开展。“三结合”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是由学校牵头,组织联合办学单位、共建单位、居委会、家长委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4,(36)
正2014年11月14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委、朝阳区教科所联合主办,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承办的,以"民主参与、多元互动、形成合力"为主题的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家长教师协会运行机制的准实验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安慧里中心小学召开=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冷雪玲老师,朝阳区教委德育科唐京文老师,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  相似文献   

8.
从建立科学的德育观出发,阐述了德育工作中通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从而创新德育措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黄乃丽 《辅导员》2013,(Z2):128
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朝阳区枣营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培训交流会在枣营小学召开,本次培训会主题为"协同为教育,携手为儿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王琪老师、冷雪艳老师参加会议,赵澜波老师主讲。北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德育承载着个体品德养成、家庭道德发展乃至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使命。但当代中国家庭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有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家庭道德变迁规律以及当代青少年成长规律来充分认识中国家庭德育建设规律,成功探索出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让广大家长家庭德育改革坚持"理念先行"、家庭德育功能坚信"美德可教"、家庭德育实践秉持"无教学的教育"、家庭德育成败明晰"责任大于能力"。家长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开展家庭德育具体方法的综合创新与正确运用,最终担当起教养子女道德社会化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1.
黄乃丽 《辅导员》2013,(16):128-128
<正>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朝阳区枣营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培训交流会在枣营小学召开,本次培训会主题为"协同为教育,携手为儿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王琪老师、冷雪艳老师参加会议,赵澜波老师主讲。北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基”为目标,探讨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助、社区为补充的德育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德育工作.是中学德育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35)
正近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委、朝阳区教科所联合主办,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承办的以"民主参与、多元互动、形成合力"为主题的,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家长教师协会运行机制的准实验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安慧里中心小学召开。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主持。本次课题研讨会,展示了朝阳区课题组与实验学校在市德育中心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所取得的阶段研究成果,为各区县下一阶段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德育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形成有效合理的德育运作机制,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机制,这是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如何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筑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座落在宁波市海曙区的达敏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培智学校,多年来,达敏学校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深入进行了一系列特殊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从打破校园封闭,尝试开展融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家庭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到创新智障学生与社区自然融合与发展的教育机制,构建新型"社区化融合教育"模式,逐步走向与社会的融合。达敏学校的实践创新,对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6.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2005年8月,受北京市教委委托,门头沟区教委开始以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组织为载体,进行新型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机制的研究。现在已经建立了216个协会组织,开展了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的工程,家校协同教育对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业水平提高的作用日益呈现,家长参与教育是家校协同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家校协同教育的模式之一。本研究从心理学科的角度,探究家长参与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大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与目标之一。学校和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需要与家长和社区展开充分的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通过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保证所有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也有助于家庭与社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合作对于家长、学校与社区不仅仅是一种目标,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然而,目前对于学校一家庭一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其重要作用与意义层面上,对于合作关系中操作层面的实证性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做人、求知和创新奠基"为目标,探讨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助、社区为补充的德育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德育工作,是中学德育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从德育评价的角度进行反思,提出了"新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与时俱进地拓展评价内涵,将评价视野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独尊格局,接纳家长、社区、本人、同学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敦促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实现不同角色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