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易宪(化名)原本是一名中学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药品、保健品行业。就是这个没有任何医药专业背景的人,12年来为多种药品,保健品进行了市场策划。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电视直销在各地电视台逐渐火起来,尤其是在拥有多个频道的有线电视中更是大展宏图,方兴未艾。电视直销以其全方位的操作演示,使观众对产品功能有较全面的了解,加之直销产品大多为新奇产品,其新颖的设计、独特的复合功能令人叫绝,因而对城市消费者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电视直销在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为快节奏生活的现代都市人节约了时间,圆了人们多年的在家购物梦。电视直销,也称电视购物、TV直销,最初起源于60年代的美国。其后,随着美国各大广播网的相继强大,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影…  相似文献   

3.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贺娅琳 《声屏世界》2005,(11):39-40
自从198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直销公司之后,电视直销迅速风靡全球,教人们称为“零售业的第三状革命”,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电视直销一度陷于“卖疯了”的状态。电视直销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于1995年,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我国绝大多数电视台,从省级台到地市级台,从卫星台到有线台,都设置了电视直销节目,甚至还有了专门的电视购物频道,  相似文献   

5.
赵明 《记者摇篮》2004,(11):4-5
技术进步与电视“互动”电视这个以电子为载体的媒体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突飞猛进的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比翼齐飞。时至今日, 在电视人身临网络的汪洋大海求索电视的新突破时,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传输手段为他们的创意和梦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世界杯期间,央视推出了一种叫做“交互电视”或“互动电视”特别引人注目。这种电视对每场赛事都提供四个角度的选择,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  相似文献   

6.
一个微信“网红”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他们进行“内容生产”的秘诀——“按好莱坞的流程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情节、人物、笑点、台词都有专门编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职责.”她说的是编剧的生产流程.但仔细阅读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不难发现,她的文章有不少也是按照这种流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精神产品的定义、特性什么是精神产品,说法极不一致。哲学上把“精神产品”概括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种说法对“精神”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但对“产品”一词却没有涉及。经济学则把“精神产品”概括为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产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创造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的形式。无疑,这种说法,突出了“产品”一词,对“精神产品”这个完整的特殊概念,也没有明确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8.
视点     
《今传媒》2005,(7):10-10
印度没有医药、烟、酒以及保健品广告。所有药品的最高售价都必须在外包装盒上醒目地标示出来。病人到医院看病。只需交纳挂号费和诊疗费。医生开出处方之后,病人可以到任何一家药店购买。在这种情况下,制药公司就没有必要通过广告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切都依靠疗效说话。  相似文献   

9.
地方报纸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本来是很明白的事情,可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极力抹煞地方报纸的特点,要各种报纸从内容到标题都使用“全国性语言”,其结果是“一个腔,一个调,千家报纸一个貌”。在林彪、“四人帮”这种精神枷锁束  相似文献   

10.
李博 《声屏世界》2010,(3):68-68
说起对电视购物的改革,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便是要提高电视购物的信誉度。电视购物的售后以及产品的质量保证.对于现在的这个行业来说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需要改变的现状了。除了对产品的售后疑问外,在大部分观众的印象中,电视购物就是一个喧哗的、不太可信的、货品到手时间晚的“不受信任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每个角色都在这个活动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利益最大化.他们要的是“红楼”能给我什么。却没有人在乎“红楼”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电视是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大众传播媒介以视听兼容,声画合一为其特征。电视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它易于表达形象的事物,难以表达思想的东西,偏重于形象外延而忽视思想内涵。所谓“电视不宜搞评论”之说,大概也基于此。但是,凡事物都有两重性。电视长于“形象”而短于“思想”,恰恰需要强化思想性,提高表现力。尤其是电视新闻,要生动活泼地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及时迅速地报道新闻事件,也必须把电视评论作为自己的旗帜。实践证明,电视观众需要的新闻.不仅要有新意,而且要有深意。他们收看电视新闻,不仅是为了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要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在中国(?)自己的名字时,曾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剧”这个字几乎与艺术新品种电视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电影用了“影片”是指它将艺术记录在胶片上的话,那么电视艺术至少也应叫“电视胶带”、“电视带”,或借用电影的片子广意地称为电视故事片(北京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制片厂)。目前,“电视剧”这个名称木巳成舟,这里暂时“入乡随俗”,但是,我们剧作者应广泛地理解这个“剧”字,把这个“剧”字赋以新的内涵。没有这个认识,往往影响作者手中素材的使用;硬要把自己手中的素材编成“剧”,十有八九糟踏了自己的素材,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电视剧按戏剧结构去搞很可能导致假。破除了电视剧是“剧”的观念后,我们的作者就会发现,手头可写成电视剧的素材一下子广阔了,写作的路子宽广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有可能写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是一个电视包装制作人员,你一定会常常遇到电视台的人在阐述他的包装要求时说着:大气,要大气。听得多了,这些林林总总的各地电视台领导们汇聚了同一种制作取向,像一股股大气流,笼罩在电视包装制作人员生存环境中,最终形成一个“大气层”。你有没有想过穿越这个“大气层”,创造电视包装风格的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里,老师不取一文薪金,学生拿不到任何一种文凭或什么证书。没有“刺激”,也没有“实惠”,但他们决不是没有目的。为什么要迷上哲学呢? 哲学读书会在去年四月开办,报名的人很多,他们中间有司机、大炉工、挡车工、营业员、技术员、医生、护士、教师、科室干部……绝大多数是青年。他们为什么要挤掉看电视听音乐或谈恋爱的时间,(有的还得想法子调班头)来学哲学呢?各人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不尽  相似文献   

16.
与"毒"有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与"有毒"撇开关系便成了许多医药产品的诉求点之一. 1.非药品 这是最直接的一种诉求方式,保健品一般都会在产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之类的话语,但直接说明没有"毒"即没有副作用的很少,其实,这才是保健品和药品竞争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广播和电视、报纸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都要坚持党性和真实性原则,但是电视和报纸都是办给人看的,广播则是让人听的;电视有收视、收看的限制,报纸有发行、阅读的限制,广播则没有这个限制,文化水平高的可以听广播,文化水平低、甚至是不识字的也可以听。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04,(6):43-43
1953年,盛田昭夫第一次出国旅行时就想过,公司的全称“东京通信工程株式会社”不适于用在他们的产品上,它太绕舌了。即使在日本,他们也要把它简称为“东通工”.但是在美国,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出这两个名称来。英译的公司名称是“Tokyo Telecommunication En—  相似文献   

19.
常在电视、报刊上可以看到,对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曝光时,尤其碰到干部,往往脸上蒙有一层“遮羞布”,其目的是让广大观众看不清这些人的真实面孔,给他们留点脸面。笔者认为,这块“遮羞布”应该摘下。 古人说:“人有脸,树有皮。”人的面子靠自已去挣,单位、国家的面子靠大家共同去挣、每个人的面子挣来了,单位、国家的面子也就有了。而那些违纪违法、行贿索贿、贪污腐败、嫖娼赌博的人,不顾党纪国法,不但自己的脸面不要,还给党和国家丢脸,像这些人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蒙上“遮羞布”?何必为他们留脸面?其实这些人不但要摘下“遮羞布”,而且要用“特景”给予曝光,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人的真实面目。自己不要面子,那么就让他丢丢脸又何妨呢?  相似文献   

20.
去年,山东省五莲县人武部不仅新闻报道工作走上了路子、有了好起点,而且实现了人人都会写稿、人人都上稿、人人上好稿的目标。熟悉情况的人都说,这是部领导对新闻报道工作厚爱的结果。董政委精心“点拨”去年初,根据人员变化和工作需要,机关科室进行重新调整,然而在政工科人员调配时,却把部领导难住了:10来名机关干部中有6人是做基层连队后勤工作的,4人是连排长,没有一人从事过政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矮子里面拔将军”,从平时写写画画的人员中选配了两人到政工科搞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半路出家”。可他们由于新闻报道没有扎实的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