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作家孙犁嗜书如命,几乎无日不读。但老作家对书的选择却是极严格的。据作家自己近来说,对于今人的文章、文集,是有“三不读”的: 一、言不实者不读。例如昨天还在为了某种目的,极力在历史垃圾中,去搜求、探索、描述、研讨、渲染、暴露“民族弱点”的人,今天又大言不惭地声称:要“弘扬”民族文化了。这样人的文集、文章,不读。二、常有理者不读。这种人,“文革”时造反有理;动乱时动乱有理;安定团结时还是有理。常有理的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当过6年的坦克兵,当时遇到的人有些我在30年后的今天还难以忘记。在这些人中,就有我的老连长辛占廷。当过兵的人都知道,称对方为“老”连长,或“老”排长,那他就是你刚入伍时的第一任首长。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退休近十年的老记者。最近我在翻阅旧报纸时 ,看到去年12月16日《劳动报》上题为《上海记者上虞“恶梦一日游”宋元及其律师下周赴绍兴递诉状》的“焦点报道” ,才知道《新民周刊》记者在上虞采访时竟遭到该市地方法院副院长等人的野蛮殴打。对此我大为愤慨。新闻记者的正常采访活动 ,应当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 ,文章里又叙述了这样一段话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宋元当天的穿着 :用在乡下收购的土布做的米白色的中式对襟外套 ,宽大无比的牛仔裤 ,另外宋元还剃了个光头 ,上唇留了短髭。上述多少有点另类的形象究竟在整个事件中…  相似文献   

4.
恶之旅     
很多人认为这部《稻草之盾》是导演三池崇史的“改邪归正”之作。相比于他之前那些令人咋舌的经典“邪典”电影,这位被影迷称为“老妖”的导演,这一次的表现确实内敛了许多。很明显,三池崇史对于这部电影有着另外的期许,而不单单是展示暴力与血浆。  相似文献   

5.
《名作欣赏》创刊二十年了。古时,这个年龄的男人称“弱冠”,今天这个年龄的男女大约还在大学读书。总之,二十来岁的人,还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刊物不然,二十年的刊物则人人称老了。谁能说《名作欣赏》不是老牌刊物、老刊物?老而保持青春,老而保持活力,老而拥有更多的读者,这恐怕是《名作欣赏》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名作欣赏》创刊于1980年。那个时候,人对于所谓精神食粮,尚处于半饥饿的状态,精神饥饿的人们拥挤着或排着长队买刊物。对于名作,更是求之若渴。所以,当时的办刊人在讨论创办刊物时,一致通过了“名作欣…  相似文献   

6.
张秀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10):I0001-I0001
国庆长假,没有出门旅游,蜷缩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五大本“资中筠自选集”,从感时忧世、坐观天下,到不尽之思和闲情记美,尤其是士人风骨,让人感慨良多。从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的论道开始,无数今人在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评价新闻作品时,曾有不少人为“豆腐块”和“火柴盒”鸣不平。如今虽然短文章有了一席地,但还时常遭到冷遇。去年以来,在新闻职称评定工作中,我发现一些编辑,记者们选出的代表作中,“豆腐块”、“火柴盒”极为少见,有  相似文献   

8.
卧床八年见精神 人们常说:“人老心不老,老也不老;心老人不老.不老也老。”安娜90岁以后仍精力旺盛,1986年93岁时,还准备由三子复生陪同去日本访旧。可是4月21日老人在准备行装时,不慎从榻榻米床上翻滚下来。长子和夫下班回家,见母亲不声不响独自坐在床上,  相似文献   

9.
话说老朱     
老朱并不老,四十来岁,五十不到。但说起他来,人们总是一口一个“老朱”,特别亲切。也许,这个“老”字多少与他的资历有关,确实,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1978年在南京栖霞山上建调频台(广播电视两用)开始就参加建台工程,而至今仍留在山上的“元老”,只剩老朱一个人了。或许,这个“老”还与老朱给人的老实、踏实、吃苦、肯干等等“老黄牛”式的感觉相吻合。不管怎么说,这些确实是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要尽量写得短些,当年鲁迅、毛主席都这样主张;如今搞四化、改革开放,时间宝贵,更有必要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章.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传说:从前有个穷书生到集上卖鸡,在背后墙上写了一行大字:“此地有雄鸡出售”.过来一个人说:不在此地还在别的地方卖吗?书生觉得有理,把“此地”两字擦掉了.又过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是通过某种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发布新闻及人们通过传播媒介获取新闻。当然,传播媒介并不仅仅限于报纸、广播、电视三种,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播、书信传播和电话等通讯传播。本文仅就公开的具有权威性的面向大众的新闻传播媒介,在传播新闻中出现的不完整性作点探讨。 不完整性之由来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百姓这样议论:“现在的报纸没看头,报喜多报忧少”、“中央电视只有焦点访谈好看”等等。老  相似文献   

12.
珍惜神圣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神圣”这两个字了。克朗凯特很了不起,是美国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完全有资格在节目主持人的权限以外谋求更多的权力,他有这样巨大的公众威望和关系网。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以良好的职业素质抵制了各种诱惑。由此他被美国公众称为“最受信任的人”、“最正直的人”。他因为“具有不利用自己权力的品质而被载入史册”。难怪基辛格说:“当我想表达—个观点时,我打电话通知的第一批人中就有克朗凯特”。  相似文献   

13.
著名老报人赵超构(林放),生前在上海市溧阳路石库门整整住了45年。他说,办报纸要时时听老百姓的声音,住大杂院,可以天天同群众见见面、说说话,多好!住高楼大厦听不见群众的呼声怎么行?所以,他称《未晚谈》文章的创作之“根”是植于寻常百姓之中的,无非是“把里弄里的闲话搬出来说说”。这几年走红大江南北的小品作家何庆魁,仅上过7年学,40岁时还在东北白天打渔、种地,晚上写作,户口至今还在乡下。他认为,与农民的感情之“根”不能往回拔,离开村子,当专业作家,艺术之根也就快枯竭了;经常回去看看,其实是在给自己的“根”浇浇水。赵超构的创作之“根”,深深地扎在石库门大杂院的市民之中。因此,他的创作之树根深叶茂,树壮果稠。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到天津,听人说中央报纸有位老记者,专程来这里采写新闻。这样一位老同志,专门出来抓新闻,在今天的新闻界也算是一则“新闻”了。事实上,人们确乎是作为一则新闻来传布的。传布中颇怀敬意,但也不免感慨系之:现在究竟有多少老的、著名的记者还在写新闻?又有多少个写“本报讯”的记者出了名?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办报的人不把抓  相似文献   

15.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21,(1):85-87,84
2020年10月28日清晨,笔者搭上海至苏州的火车,去看望金坛县老领导沈啸森。一见面,见沈老夫妇俩精神挺好。一个101虚岁,一个98虚岁,二老相加199。沈老听力不佳,我们只能笔下交流。手写板上,他写道:“你精神可驾(嘉)。”笔者写道:“谢谢鼓励。”他写道:“我癌症开刀己20年了。”笔者写道:“现在是百岁老人了,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6.
高俊  刘明义 《档案天地》2006,(2):45-45,30
在隆化县有一位被称作“老档案”的退休干部陈卫东.人虽然退休多年.但仍热心于档案工作。隆化县公安局档案管理能够达到全省公安系统先进水平.不仅凝聚着公安干警的辛勤和汗水.而且更体现出这位编外“老档案”的酸甜苦辣和无私奉献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17.
怎么样下笔,才能写活人物?古人在总结写作经验时曾经指出:一个从事写作的人,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初不知好恶,肆笔而成”;二是“既而识羞愧,成之极难”;三是熟练透彻,“信手拈来,头头是道。”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篇幅里,信笔自如地写活人物呢? 不少人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人、一物、一景,或是一个印象,一点情绪,一个意念,在你眼前一闪而过,却给你留下极为鲜明、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许时间过去很久了,可你却还时时在惦记着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笔耕有了收获时,每当我的作品获奖时,每当我接到报刊电台寄来的大红荣誉证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家的那口子。在这里,我要说一声:我的第一读者,我的贤内助——谢谢你! 说起我家的那口子,真是让人恼来让人敬。记得我初学写稿时,也就是我们刚结婚的那一年。当时我突发“写稿狂”,一有空就去采访,不管工业、农业、商业,抓着题材就写,晚上经常写到深更半夜。但辛勤的耕耘,得不到应有的收获,稿子老是“放空炮”。妻子见此情景,便一个劲地反对我写稿,并故意激我:“不自量力,写稿像羊耕田一样,还想登报纸?”后来我就背着她写,结果还是没上路。几经碰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4):86-86
《吃主儿》王敦煌三联书店 2005年12月定价:15元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是“吃主儿”?光会吃还不行,还得会买,会做。这三点缺一不可。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就是“吃主儿”的故事,从这本书中还能了解当年老北京的风情和旗人的生活侧面。  相似文献   

20.
穆青同志讲:“报纸应该有更多的速写、特写,只写生活中一个片断,不要全是有头有尾的通讯。战爭年代,有许多通讯都是短通讯,很生动。在这方面要提倡。时间短,内容新,又生动活泼,现场感非常强。”本文向读者推荐的我省两篇获奖作品:《争奶奶》、《置身窗口不中“风”》,就是属于这类报纸喜用、读者爱看的短通讯。有的老报人赞扬它是新闻诸体裁中的“优良品种”。它们受篇幅(每篇800多字)的限制,没有广阔的画面、众多的人物、复杂的情节和错综的结构,在文词上也没有刻意雕凿,只是从生活的海洋里撷取一朵浪花,或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