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水》创作至今整整六十周年了。 虽然诗人闻一多早离开了人世。然而作品却不朽地镌刻在人民的生活中。人们不断地传诵、研究。它那强大的艺术生命,象一颗明珠,一真闪射出醉人的光彩。 《死水》的产生、标志着“五四”开拓的新诗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古诗词能达到的高度白话新诗同样也能达到。而且,它不仅具有古国的土色,还具有外国的异香。从形式到内容都如此。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盛唐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集中那些赠别友人的抒情绝句也名重一时,这些诗因构思精巧、造境新奇、情意真挚委婉而引人共鸣,在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送元二使安西》和《山中送别》,即是王维送别诗中的名篇。  相似文献   

3.
朱明海  陈方宇 《阅读》2023,(79):25-27
统编版小学《语文》的课文编排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其中针对“动静结合”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多篇课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陪伴学生在对课文优美生动语句的充分聊读中,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品析“动静结合”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细品《牵手》,使人深切感受到作者严谨细致的创作态度,故其歌词构思缜密,意蕴凝练;语言新奇,回环往复;倾诉口吻,情感真挚;音韵柔和,节律舒缓;调曲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的诗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对新诗由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闻一多是第一个倡导诗的形式美的诗人,他创建的新格律诗,在感性形式方面,探索节奏、韵脚、语调、重复、对偶等诗体建构;在理性形式方面,追求逻辑顺序、联想运用、意象和情感式样、用典等诗性构思。他的诗集《死水》充分体现了他在形式美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莫言、阎连科一直都是面对乡土而执著写作的作家,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对民族和土地的热爱和关注,他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为了生存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劳苦人”身上。他们的小说总是以独特的叙述方式给读者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本文对莫言的《生死疲劳》和阎连科的《丁庄梦》.两篇文章独特的叙述视角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这种叙述的魅力,也阐释了其背后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7.
以“志异”而著称的《聊斋》,它的情节不仅曲折多变、引人入胜,而且十分独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蒲松龄善于在情节构思中将虚幻性和现实性交融的缘故。 虚幻性情节要给人以“假中见真”的艺术感受,就不是可以任意编造的,它既要遵循人物的性格逻辑,同时也要合乎幻想世界的“客观”逻辑。在《聊斋志异》中,虚幻性情节和现实性情节常常是穿插、交错起来的,互相推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西游记》中的宝物描写,探究《西游记》通过宝物书写所传递出的文化信号.明清小说中的宝物描写与小说构思及人物形象塑造密切相关.宝物崇拜多受到佛道以及民间宗教的影响,晚明知识界和平民的"好物""赏物"风尚使《西游记》故事中的日常器物与宗教圣物都转化为"宝物",人们对器物的痴迷,显示出文化阶层的世俗化趋向和社会各阶层...  相似文献   

9.
孙晓山 《阅读》2013,(9):20-21
打开课本,同学们会发现,在叙事的课文里,写景的句子比比皆是。如《但愿人长久》里“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番茄太阳”》里“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晴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里的景物描写更是多达五六处。这些句子因为不是情节描写,阅读的时候,常常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作品运用巧妙的情节构思、机智和幽默的对话方式和讽刺手法,向世人展示了四种婚恋观,并从侧面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乡村生活、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和经济关系。这部作品至今仍给它的追随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加地被证明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它的评价截然不同,本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的背景上分析,张爱玲在这篇小说中以她的眼光描写了“饥饿”现象和生活中的“虚假性”,而这部作品自身的虚假性却在于小说情节的构成,主要在于小说结尾的处理.《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时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徐继立 《阅读》2015,(11):21-23
老舍先生说得好:"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是啊!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要去捕捉人物动作的精彩瞬间,细致、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神韵。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行为举止,一步一步像放电影一样用"慢镜头"表现出来,那么对人物的描摹就具体可感了,其性情特点也就鲜明突出了。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13.
署名“西周生”的小说《醒世姻缘传》 ,向来被视作格调不高的作品。笔者以为 :首先 ,《醒世姻缘传》的主旨是宣传理想姻缘 ;其次 ,《醒世姻缘传》“恶姻缘”的前因后果种种皆为人所为 ,所以警世的用意显而易见 ;其三 ,《醒世姻缘传》语言优美 ,描写细腻 ,人物刻画生动 ,堪称佳作。同时 ,它描绘了 17世纪山东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颇有深度。因此 ,该书不应进入“格调低俗”作品之列。  相似文献   

14.
盛可以的《北妹》是她继《火宅》、《水乳》之后的第三个长篇,它秉承了作家一贯的朴素描写风格,为我们塑造了“北妹”的人物群像,作家从她们“直觉的生命”和“游戏的语言”两个方面去体现,前者让她们体验生命,后者显示她们在生命中的成长。就这一写作的姿态来看,它足当代文坛中的异质,为“70年代后”已程式化的写作带来一股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15.
作为独特流派的城市文学,京味小说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北京城市社会的变迁以及该变迁对城市社会单元———家庭产生的深远影响。《四世同堂》和《钟鼓楼》分别是对京味小说具有开创之功的老舍先生和京味复兴时期刘心武先生之作,对北京市井阶层的关注和描写是两本小说的相似之处。两本小说中关于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就业与家庭日常、街坊邻里与人际关系三方面的叙述,充分反映出城市变迁对于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中,通过几部连续性的长篇有计划、分阶段地反映我国近百年历史的很少,在这方面,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称得上是首创.作者运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其家乡四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血雨》描写了共产党人罗时(罗世)、张世平(张露萍)、车南华(车耀先)等革以及爱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杨虎城、黄宏声(黄显声)等在全国最大的监狱-息烽集中营里和以戴笠、周言浩(周养浩)为首的国民党特色的英勇顽强而又异常艰苦复杂的斗争,作品对从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这一革命历史时期作了客观而独特的审视,多侧面地描人物性格,形象真实、可信,含量丰富。作品采取发散式结构,多角度多侧面切入历史,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18.
宋末刘辰翁在南宋倪思《班马异同》基础上撰著的《班马异同评》,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较早接触到人物形象问题的一部著作,它从赏鉴角度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史记》塑造人物的一些经验和“决窍”,如传记文学写人不仅要写“功状”,还要写出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写人必须绘声绘色,婉曲尽情,写出人的“意态”;写人还要突入人的灵魂,洞见人的肺腑,写出人的“心事”,等等。这对于后世作家和文学理论家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发挥新奇丰富的想象,调动比喻,拟人等手法,精细生动地描写了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和妩媚的持征,营造出美妙生动的意境,从而洞察到生命的本质,而作者的情感从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含蓄深沉。  相似文献   

20.
《雪国》、《千羽鹤》在人物设置、叙述视点上,属于同一模式。它的作用是有利于抒写“心灵的感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并能使结构安排自由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