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垣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型藏书家,他藏书注重实用,非常注重批校本和手稿本的保存,其中题赠本也是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垣先生的藏书思想既启迪了后世私人藏书家,也充分体现出他独特的治学方法与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2.
从私人藏书家雕刻的藏书印,撰写的藏书记、缔结的藏书约,以及藏书楼上的题字中,可以发现他们共同的藏书观念—“子孙永保”与“诗书相传”;并且儒家传统中“孝”的精神以及“入仕”的思想对藏书家“子孙永保”、“诗书相传”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代私家藏书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私人藏书家的图书事业,主要表现在藏书的来源、藏书的整理和编纂、藏书的流通和利用等方面,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古徽州这片土地上以及从古徽州走出去的人之中,曾有非常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徽州私人藏书之所以丰富,一是因为这块土地上文风昌盛,二是因为有经济基础。丰富的私人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私家藏书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在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安徽作为文献之邦,其藏书文化历来备受世人瞩目,从汉唐讫至近代,涌现了一大批酷爱藏书的文人志士,久为世重。刘尚恒、郑玲两位先生基于安徽的藏书盛况编撰《安徽藏书家传略》,该书以时间和地域为线索,罗列了从汉朝至近代安徽的500多位藏书家,并详细介绍了十余位主要藏书家的生平事迹、藏书事迹、学术思想等,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完美彰显了安徽作为文献之邦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也让我们有幸窥探了安徽私家藏书文化的源远流长,不愧是展现安徽藏书盛况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6.
言偃开启江南崇文藏书历史传统,汉魏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苏州多郡望藏书,宋元时期苏州成为藏书家聚集地,明代苏州私人藏书大发展,明末清初苏州成为中国的私家藏书中心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 ,藏书有公私之分。其中私藏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质量之高、作用之大 ,皆远超公藏。古代私人藏书家在聚书、管书、整书、用书等方面 ,都摸索出了很多科学的方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所以 ,要了解中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史 ,重点在于了解私藏。笔者曾阅读过来新夏著的《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谢灼华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杨立诚和金步瀛的《中国藏书家考略》、吴晗的《江浙藏书家史略》,还有李希泌的《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等著作。来书、谢书等对古代私藏虽有论及 ,但显简单 ,来书只写到 1 84…  相似文献   

8.
私人藏书在我国历史悠久,绵延不断,世代相承.明代王世贞是位在历史上广有影响的学者型藏书家.通过分析王世贞嗜书、爱书、求书的藏书动因及活动,研究他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的藏书成就.  相似文献   

9.
闲话藏书     
给藏书下个定义是很难的,给藏书家下个定义更难。什么人才配称藏书家?拥有多少书才称得上是藏书,藏什么样的书才能称得起藏书家?我想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各有各的标准,难求统一,也不必太认真。反正我不敢妄称自己是藏书家,也从来没有看不起仅有少量存书便自称是藏书...  相似文献   

10.
嘉业堂藏书楼是近代历史上最后一家私家藏书楼。刘承干是我国古今藏书家中的巨擘。其藏书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其藏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湖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和典籍聚散中心,不仅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著述繁富。本文立足于藏书,对湖州丰盛的藏书与繁荣的著述之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互动关系对内表现为:学者因著述的需要而藏书;藏书家因藏书而成为学者。对外则表现为:藏书家之间互通有无,以利于收藏刊刻;学者借阅湖州藏书而成就自我,撰写出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两代,苏南一带都是中国的藏书文化中心。该地区的藏书楼之多,藏书质量之高,藏书数量之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该地区崇拜经籍、重视文化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一代代藏书家们的聚书、刻书活动,使得大量的图书藏存于苏南地区,促使该地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也使得该地区文脉绵延,名人辈出。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外语类图书的采集是高校外语图书馆馆藏工作的起点,也是搞好高校外语教学和科研的起点。馆藏图书之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之优劣。图书采访人员各种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馆藏图书质量的高低。因此,图书采访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和公关素养。  相似文献   

14.
常熟赵氏为文献世家,藏书楼有园林之胜,藏书多为常熟藏书家递藏。  相似文献   

15.
陆心源系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其聚书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既具有陆氏鲜明的个性特征,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历代私家藏书的普遍规律。对陆心源聚书过程的阶段性及其成因的分析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藏书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是一部提要体私人藏书目录,反映了清末四大藏书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古籍善本情况。其成书过程历尽波折,而提要撰写质量堪称一流,深受学界好评。本文对该书目的成书经过、内容体例、提要特点和价值予以认真的探讨和分析,并将其与清代其他藏书志相比较,充分肯定了其在清代版本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楼自身发展中早已存在的资源共享意识,随着历代藏书楼的浮沉,已渐被更多有识的藏书家所接受,在古文献的利用、递藏、流传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图书馆学中文献资源公共、公开、共享思想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