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的“外臣”,作为一种政治身份,其制度设计可以追溯至战国秦的“外臣邦”,但“外臣”之名则直接来源于战国时诸夏间的外交实践。汉帝国建立之后,陆贾首次将“外臣”名号应用于南越。受汉初特定形势的影响,南越的册封与进一步内附均参照诸侯王体制进行,但它并非汉之诸侯,其实际状态介于敌国与诸侯之间。尽管最终内化为郡,但因其形成的“外臣”名号却相继应用于朝鲜、匈奴乃至西域,并形成一种特定模式。这种介于敌国与诸侯之间的“外臣模式”亦成为后世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封贡关系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2.
“天下”析     
<正> 对贾谊《过秦论》上篇中的“天下”二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在本篇里,作者把‘天下’和‘秦’基本上作为对立的两方来对待,‘天下’和‘山东’‘诸侯’‘六国’‘九国’的含义大致相同。”细读《过秦论》,我以为这个“大致相同”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阿房宫赋》一对其中的“几世几年,剽掠其人”一句作了这样的注解:“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113~ 114页 :“东汉光武帝时 ,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 ,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其注曰 :“委 ,即倭。”( 1)“倭”是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倭奴国”是“倭”的奴国 ,奴国在今日本的博多附近。( 2 )“委”和“倭”是古今异体通假字。在那时“委”在用作指代日本时和现在的“倭”在读音及词意上是一样的。后来 ,用“倭”代替“委”指代日本 ,“倭”和“委”才有了区别。所以 ,东汉光武帝赠给倭奴国王的金印是“汉委奴国王”而不是“汉倭奴国王”。释“汉委奴国王”$河南省平顶山市十六中学@张宏伟…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五册《阿房富赋》一文有以下句子:“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课本注:“人,民。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阅读细心的同学提问道:文中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杜牧《阿房宫赋》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句中“人”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这样的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然是避李世民的讳,杜牧为  相似文献   

7.
陆平 《今日教育》2014,(12):44-45
一、从“内”到“外” “内”,指的是课内,包括课本内和课堂内;“外”指课外,包括课本外和课堂外。“从‘内’到‘外’”,指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正在进行的教学环节是“亮点寻踪”。“臣本布衣……不求闻达于诸侯……”学生在朗读《出师表》第6段。读完,我问学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怎样翻译?”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一个人?”“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不满现实,退隐田园”、“不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都有道理。也有学生托着下巴思索,眼中充满疑惑。我继续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许多隐士一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经我一问,有的谨慎点头,表示肯…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都提到"外臣"和"属国"两个名词.和后世所称的外国臣民与附属国有所不同.它们在汉代的历史中有特殊的含义和重要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讨.先谈"外臣"问题.对"外臣"问题讲得比较清楚的,莫过于与南越有关的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越已成为秦的郡县.到了秦末汉初,南海郡的龙川县令赵佗发展势力,独立称王.西汉朝廷承认这种现实,于汉高帝十一年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之句。高中语文课本注释为:“誓,似应作‘諐’。諐,古‘愆’字。諐违,过失”。究查课本注释的依据,不外如下:纪荣舒《玉台新咏考异》:“誓违二字,不可通,疑諐违之讹。諐尤‘愆’字”。闻一多《诗选与校笺》:“纪说是也,今握正。”余冠英《乐府诗选》、“誓或疑是‘諐,字之误,是古‘愆,字,过失也。‘违’也是过失。”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一):“‘誓’可能是‘諐’的误字。‘諐,音同qian,同‘愆’。‘愆违’,过失。”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也认为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文中“距关,毋内诸侯”的“内”,课本注为:“内,同‘纳’,接纳。”我以为极不妥当,应予订正。理由是: 一、秦朝末年,各种反秦势力蜂起,且皆以“先破秦入咸阳”称王关中为目标,你争我斗,势不两立。因此,这里的“内”就是“内”,指函谷关内(西)。“毋内”就是“毋使内”,就是“毋使之内”,就是“先破秦入咸阳”的沛公“毋使诸侯进入函谷关内”。为什么这样讲呢?你攻我守,你来我打,如此而已。守之唯恐不固,打之唯恐不力,怎么能谈得上“接纳”呢?如果硬解成“接纳”,就把诸侯之间刀兵相见、你死我活的情势变为比较友好或至少是一般关系了。这既有悖历史事实,也破坏了本文所描写的刘项争斗的紧张气氛。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句,文下注释将“说’懈释为通“悦”,也即“说”与“悦”的关系为通假。同一册课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中有“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文下却注释为“‘说’同‘悦’,喜欢、高兴。”显然他们二者应为异体字。赃传》记述的为公元前722年一公元...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84年第2期刊出尹湘豪同志《关于汉代的“外臣”和“属国”问题》后,先后收到陈膺龙同志的商榷稿和尹湘豪同志对商榷的答复,现一并刊出供读者参考。本刊限于篇幅,对此问题不拟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14.
辨“以”     
《战国策·齐策一》中有这么一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查现今选本、辩书、专著,发现绝大多数均将“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作“以为”、“认为”解。当然,中学课本也不例外,即:“[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宾语‘我’。”由此可见,这一说法是极为  相似文献   

15.
顷读黎锦熙先生撰《钱玄同先生传》称:钱玄同说:“三纲者,三条麻绳也。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代代相缠,缠了两千年。‘新文化’运动起,大呼‘解放’。解放这头上的三条麻绳!我们以后绝对不得再把这三条麻绳在孩子们的头上!孩子们也永远不得再缠在下一辈孩子们的头上!” 案:三纲之所以为世疾痛、诟病者,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误将“为”字训解作“是”。易言之,即误解为“君是臣之纲,父是子之纲,夫是妻之纲”。俗乃申其义曰:“只许君不君,不许臣不臣;只许父不父,不许子不子,只许夫不夫,不许妻不妻。”于是三条麻绳,紧紧地缠在“臣、子、妻”的头上,永世不得翻身,亦何怪其切齿痛恨,视若毒蛇也。  相似文献   

16.
《诗经·魏风·伐檀》中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今部编中学课本对“三百廛”的注释是:“许多捆。三百,表示数量多,不一定是实数。廛,同‘缠’,束(量词)。下文‘三百亿’的‘亿’同‘繶’,‘三百囷’的‘囷’同‘捆’,都是‘束’的意思。”同样,现今其他一些中学教学参考材料也均依此说,如杭州大学编的《高中古诗文助读》等。我们认为,中学课本将“三百”看作是“表示数量多,不一定是实数”,这一意见还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词语量的不断加大,词语王国的岗位竞争也愈加激烈。这不, “在”和“再”也为了岗位问题争吵起来,而且一直闹到了词语国王那里。“再”字首先开口: “国王陛下,我控诉“在”他无故抢夺我的岗位,该我去的地方他偏抢着去。您看,像‘我在家里再一次拿起笔做作业’,他仗着人多,硬是把句子变成‘我在家里在一次拿起笔做作业’您看,这像什么话?”“在”字也不甘示弱: “国王陛  相似文献   

18.
张振兴 《老年教育》2013,(11):46-46
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然。《说文解字》里就说过“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据西汉扬雄《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记载,汉初的方言大致已有十来种。  相似文献   

19.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