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封锁、隔绝、扼杀敌后抗日根据地,切断抗日根据地之间、抗日武装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曾灭绝人性地在华北大规模制造“无人区”。被日军视为“华北治安最大隐患”的晋察冀边区成为重灾区。  相似文献   

2.
历时 《档案天地》2004,(4):6-10
在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中,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区战斗和生活的岁月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任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邓小平与刘伯承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挥师太行,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前言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了抗日战争。是年9月,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八路军总部带领着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分别进入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同时,为了无情地揭露敌寇汉奸的欺骗阴谋,热情地鼓舞军民英勇抗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党领导或控制的各抗日部队、各群众团体以及各级抗日政权,都普遍出版了各种各样的报纸和刊物,成为抗日的一支有生  相似文献   

4.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5月,日本政府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理要求,并从东北调大批日军人关,以武力相要挟。10月,日军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11月,日军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活动”。与此同时,平津地区的日军开始加紧演习,进行挑衅。日本特务到处横行,大小汉奸及日本浪人公然游行,叫嚷“自治...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华中的枢纽,又是控制南北运输主要干线津浦铁路和近海交通的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40年以后,日军为了准备太平洋战争,巩固战略后方,加剧对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仅1941年就对山东进行了29次大规模的"扫荡"。在这种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各主要领导人,对反"扫荡"策略和群众工作等问题产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6.
吴明仁 《档案时空》2003,(11):16-18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我国东北,为了在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以华治华”,1932年2月,成立了“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发表宣言,称“东北已脱离中国而独立,决定成立‘满洲国’”。3月9日伪“满洲国”即宣告成立。此后,日军步步把侵略魔爪径直伸向华北,并阴谋重演,要建立又一个傀儡政权——“华北国”。先将中国分而治之,最终征服全中国。一1933年3月,日军进抵长城各口。当时驻守长城的有东北军、晋军、西北军及部分蒋介石嫡系,出于义愤,奋起抵抗,大败日军,大快人心。5月,由于蒋介石与日寇达成妥协,长城抗战终以失败告终,北平、天…  相似文献   

7.
许多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会对剧中李云龙率领独立团全歼日军战地观战团的精彩战斗留下深刻印象.虚构人物李云龙,就有我军著名战将王近山的影子.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是,1943年10月,正当敌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29师386旅16团部队在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皇军军官战地观战团",在我军战争舞台上演绎了一幕精彩夺目的话剧.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间谍,其中,日军特工总部打入国民党中央政府核心的间谍对中国初期战局威胁最大,造成中国军队封锁江阴要塞全歼日舰于长江水面的军事计划破产,几乎置蒋介石于死地,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则付出了生命代价。三案并发,震惊中枢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很快占领平、津及华北广大地区,侵略矛头明显指向南方。上海、南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南京。身任中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根据日军最新动向,经过反复谋划,在8月5日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决定先发制人:立即采取闪电军事行动,密令海军突然封锁长江…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自称是"八路军朋友"的日本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为确保其占领区的安全,基本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把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华北等占领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按照日本侵略者的意图,要将华北地区变成继续南进乃至侵略全亚洲的战略根据地和兵站基地。为此,"确保华北治安"始终是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任务。1940年7月26日,日本新上任的近卫内阁,进一步把"建立东亚新秩序"扩大为"建立大东亚新秩序"。此时,  相似文献   

10.
正"治安强化运动"是在华北日军操纵和控制下,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发起,以军事"扫荡"为主,同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侵略运动,以达到巩固、控制华北占领区的目的。1941年,日本侵略者为把中国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一方面加强其在占领区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一方面集中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抗日力量。1941年3月到1942年12月,日军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日军拉开侵略华北序幕的80周年.1933年日军在占领了中国东北之后.开始准备把罪恶的黑手伸向关内.而山海关是连接东北华北的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日军于1933年初。开展了对榆关的可耻进攻。本期要公布的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珍贵档案.是抗战时期的河北省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会的一份告兵士书.号召士兵们团结起来停止内战共同抗击日军侵略。档案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艳 《档案天地》2014,(8):19-21
正1943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师部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合并(保留129师番号),中共北方局和太行分局合并,撤销太行分局,由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直接领导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军区的敌后抗战工作。身为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的邓小平,也从涉县的赤岸村移居山西麻田镇,主持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日常工作。上任初,摆在邓小平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带领根据地军民克服粮食和物资缺短的严重困难,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今后的大反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要追述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历史,还得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开往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创建由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这一时期谈起。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在军事战略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块土地上,国共两党、两军首先联合,实行对日抗战;在这块土地上,八路军首战告捷,取得了平型关大战的胜利;在这块土地上,毛泽东提出:“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使之成为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出发地。随后,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115师、120师、129师,东渡黄河,相继开往山西前线,开辟…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21世纪图书馆的原型──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计划简介朱强(北京大学)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四年、耗资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创始”(DigitalLibraryInitiative)计划。该计划由美国国...  相似文献   

15.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进而占领了华北,乃至中国大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深入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命令,率部挺进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连夜搬兵     
新四军在黄桥取得东进决定性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泰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在黄桥决战胜利后较早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 新四军东进后,在苏北广大地区,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力量,这对日军和伪军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们为了挽回失败,于1942年春掀起了“清乡”“扫荡”计划,妄图一举吞掉我抗日军民,以巩固他们的地盘.虽然是垂死挣扎,但一时还真有点鬼哭狼嚎的声势.我根据地军民在上级党政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强大有力的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杨军剑 《兰台世界》2016,(24):90-91
首先对抗日战争初期邓小平主抓宣传的任职工作等方面作以考察,然后重点对邓小平在担任一二九师政委后,在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搞好根据地各方面建设中的文化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研究,从五个方面分析和梳理了邓小平关于文化宣传工作和开展文化运动的论述和思想,最后指出了这些文化工作思想对于影响抗日战争及保障其最终胜利所起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北平城“时值溽暑,郁蒸大雨”。气象的异常、心理的重压,让北平城百姓寝食难安。“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不断制造事端,局势日益严峻。此时,北平城北、东、南三面已被日军控制,位于西南的宛平城,成为对外唯一通道。若占领此地,便可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往来,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央政府。此战略要地,日军觊觎已久,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一方面烧杀淫掠,胁迫民众做“顺民”,另方面通过宣抚班对占领区人民灌输“日支亲善”“东亚共荣”思想,进行“教化安抚”.为了排除语言障碍,以利洗脑,日军就将普及日语作为奴化中国人,加强殖民地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以常熟为例进行分析. 1937年12月23日,由日军扶持的“常熟自治委员会”宣告成立.在宣抚班操纵下,自治会将“筹设外国语学校,以日文为主科”列入“本会最近重要工作计划大纲”.  相似文献   

20.
牛军 《湖北档案》2022,(2):19-20
<正>当阳市档案馆收藏着一份77年前、新四军五师首长李先念等人给当阳开明士绅卢国玉的一张拜年帖。小小的一张纸品,见证了共产党人与人民大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为夺取抗战全面胜利的坚强决心。抗战时期,当阳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前哨,日军在此重兵布防,因而共产党以荆(门)当(阳)为中心建立了襄西革命根据地。从此,在中共党史上就有了“襄西”这个地域概念的行政建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