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是美的象征,爱国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主旋律和最高音,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提其要者有三方面:一曰情感美;二曰形象美;三曰风物美。文章以大量诗例从理论和作品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爱国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其诗歌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构织了一幅幅优美图画,具有一种清新自然、健康活泼的意境美;或讽刺时政,抨击贪官污吏,于逆境中保持不屈不挠、昂扬勃发的意志美;或直抒胸臆,透过现象感悟人生本质,充满着生活哲理美。即刘禹锡诗歌的“三美”特征:意境美、意志美、哲理美。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诗情教育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传情,品读诗歌语言美;想象生情,领悟诗歌意境美;品味悟情,欣赏诗歌主题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认为古诗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对诗意情感艺术的理解;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强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的标准和好坏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汉诗英译问题.英译本中能称得上是精品或极品的却是凤毛麟角.比较流传千古的<长恨歌>的两个英译本各有千秋.诗歌翻译应做到在传达原诗内容的同时,兼顾原诗的形式,体现其音象美、视象美、义象美、事象美,保留其意象,达到其最佳近似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魅力独特,文字凝练,韵律严谨,且随意赋形,灵动多变,其英译工作就显得十分困难。辜正坤教授的"诗歌鉴赏五象美论"从鉴赏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视象美、音象美、义象美、事象美、味象美,对中国古诗英译具有指导意义。以《登鹳雀楼》的英译为例,探讨"诗歌鉴赏五象美论"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2013,(10):10-11
语文教学中是包含着"美育"的,语文的"美育"往往离不开诗歌。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意蕴,通过品析诗歌语言的内涵美,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诗歌诵读的音律美,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牛靖超 《成才之路》2013,(20):78-78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真实生动反映生活,因此诗歌具有表情性。诗歌是诗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因此诗歌具有反映生活的形象性。诗歌是铿锵悦耳和谐动听的韵歌,因此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艺术的精华,因此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生动,形象性。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分行排列的,因此诗歌具有结构美、层次美、图画美、建筑美。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努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10.
新月派主张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这种审美观念影响了戴望舒的诗歌创伤,从而形成其诗歌音乐美,节制观,情绪化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受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统思想影响,有些学者和译者认为诗歌不可译。本文以《木兰辞》两个英译本为对象,对比解读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表现,从而证明诗歌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2.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导师的素质问题是实行导师制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实行导师制,需要提升导师的综合素质。从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人格魅力体现的是理想人格所蕴涵的品质,其显著特征是创造性的要求和个性的要求;学识魅力体现的是学问和识见所具有的正向效应。在导师制的实践中,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导向, 对Mr . Ediard 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的《再别康桥》两译本进行评析, 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诗不同的解读, 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生成。而老师引导活动的顺利落实,大部分都是通过教学语言的传递。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一位有语言素养的语文老师,会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与熏陶下,感受语文独有的魅力。而现在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处在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教学语言过于生活化,偏于琐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舞蕴含浓厚传统文化,表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追求,在吸取传统舞蹈文化底蕴同时,还吸取中国戏曲舞蹈文化精华,同时融入了时代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和其他舞种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古典舞蹈学习中,"身韵"训练尤为重要,它推动着古典舞形式统一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金齿张力系保山古城书香世家"文魁"之后,他自幼苦读诗书,勤奋创作,修炼书画,业绩可佳,曾获市文联"德艺双馨"荣誉奖及国内多种文学奖、书画奖。泛写张力小说、散文、诗词、书画作品展示情况及个人管见,以此为故乡文化同仁共识研讨。  相似文献   

17.
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 ,教师的教学魅力是一种可开发的资源。教师的教学魅力包括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形象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等。教师有意识地运用魅力教学 ,能更好地与学生取得心灵的沟通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积极而愉悦的情绪体验 ,从而有利于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浅析高校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学院管理人员人格素质的现状,重点阐述行政管理人员人格魅力的具体内涵.探讨了提升行政管理人员人格魅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长中的内心秘密”,或者说,“伴随着内心秘密的成长”一直是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永恒的主题。这位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女作家对“成长”中的那种内心获得的力量非常敬畏,这一点在其代表作《小公主》中显露无疑,其力量则来自于磨难。伯内特用她那优美、细腻、化普通为神奇的文笔,给这些力量穿上了带有“魔法”色彩的外衣。本文着重介绍小公主萨拉的性格魅力以及她这种性格魅力对书中人物以及读者的影响。不是每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女孩都能表现得像一个公主。但本书的主人公萨拉却做到了,她天生谦恭有礼,不卑不亢,纯真和善。在富有的时候,即不谙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这使她拥有了真正的公主气质。即使在贫穷甚至沦为厨房使女的时候,她也没有自惭形秽。她的这种性格力量使身边的朋友和她一样乐观上进,使她的敌人害怕敬畏。并使她的读者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领导魅力指领导者在实现领导目标、开展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在领导者个人魅力与领导行为的结合中,所产生的对被领导者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使被领导者心理愉悦并在行动上自愿支持。中西方关于领导魅力的理论分别从领导魅力的概念内涵、领导魅力的演化、魅力型领导者个性特质和行为特征、魅力型领导者的追随者、领导情景特征及领导魅力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