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焱 《科技广场》2006,(10):49-50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欠缺,之所以它们始终发展不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投资退出机制。”退出机制是创业投资周期中重要的一环,但由于我国目前股权交易和资本市场体系存在缺陷,不能提供良好的退资渠道,阻碍了我国引入跨国创业投资。本文通过理论说明与案例分析,解释为什么外商在华创业投资纷纷选择通过海外IPO实现创投资本退出、获取高额回报。  相似文献   

2.
创业投资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性投资,独特的退出机制是投资活动开展的前提。创业投资机构作业创业投资的主角,如何制定、实施创业资本的投资退出战略是关系到其创业投资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创业投资运作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退出战略。  相似文献   

3.
美、日创业投资机制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创业投资的资金敌集、创业投资的领域、阶段和规模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比较了美国和日本在创业投资机制上的差异。并从创业资本来源结构、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总结了对我国发展创业投资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对我国创业投资业十几年发展状况和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创业投资业的发展轨迹、已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创业投资业资本来源、组织形式、投资的管理模式和政府功能,特别是对健全中介机构体系和建立完备的资本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二板迟迟不能推出,创业投资家们把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上。缺少退出机制固然给创业投资造成了不便,但创业投资的成败并不取  相似文献   

6.
创业投资行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从我国创业投资目前存在的退出问题出发,从政府和观念两方面来分析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而讨论今后创业投资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创业投资最核心的三个问题是退出机制问题、法律体系问题和政策扶持与优惠问题。中国的创业投资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如何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给创业投资利益优惠使之度过难关并不断促进高新技术和创业事业发展事关中国创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创业投资退出回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997-2005年我国66个创业投资退出项目的数据,研究了创业投资退出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平均退出回报率为158%,每1元的投资平均经过1.97年退出;退出回报与投资期限显著负相关,与注资阶段、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退出回报与行业类型、创投类型、退出方式以及IPO地点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投资年份越晚,退出回报越高;上海和深圳两地的项目退出回报水平相对较高。本文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表顶着光环的创业投资,其实在国内遭遇的是无比艰辛的成长之路。从筹资、选项、估值、管理到退出,困难覆盖着创投的各个环节。这些困难的症结毋庸置疑来自我们还仍不健全的机制,但机制不健全并不意味着不做,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中变通突围呢?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建立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评价机制和相关扶持政策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与中国创投专委会从去年开始,基于全国互联互通的"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数据与信息系统",编纂《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当前国内创业投资的发展环境,通过对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运作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影响股权退出的主要因素和可供选择的退出方式比较,对探讨创业投资股权退出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但却面临着市场缺损、市场机制不完善和制度缺失等方面的严重制约。本文结合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分析并提出了开发性金融是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创业风险投资市场的强力助推器,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资本投入机制、项目评审决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在内容与结构上有许多进步之处,但在法律效力层次、总则、外商出资制度、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担保机制、企业组织机构、税收和外汇制度、退出机制、罚则等方面还需要大力修改和完善,应早日改《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为《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法》,并制定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被称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驱动器”,中国的风险投资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至今仍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文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创业投资退出的基本情况在项目退出收入方面,2004年创业投资退出项目总收入为118824.1万元,其中,在明确填写退出时间的案例中,上半年退出收入比例达到了全年的75.8%。就投资案例的退出时间分布而言,绝大多数退出项目集中在了下半年(见表1),单个项目退出收入在500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我国风险投资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议体系不断完善的一年: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板全流通的顺利实现,为创业板市场的推出、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畅通铺平了道路:《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证券法》、《公司法》的修订完成,为促进风险投资行业尽快发展成为专门的行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在内容与结构上有许多进步之处,但在法律效力层次、总则、外商出资制度、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担保机制、企业组织机构、税收和外汇制度、退出机制、罚则等方面还需要大力修改和完善,应早日改《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为《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法》,并制定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8.
李存行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06-209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性的条件下,首先分析了创业投资的五种退出方式:首次公开上市(IPO)退出、被其他企业兼并或收购退出、二次出售退出、股本赎回或私人收购退出和破产清算退出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创业投资的全部与部分退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前沿絮语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中国风险投资之“雨”还远没下透 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机制不健全已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瓶颈,尤其是因为风险投资在退出机制上的缺陷、“二板市场”迟迟不能推出等因素,中国的风险投资之“雨”还远远没有下透。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家族成员必须退出.家族成员退出机制是包含了二层意思:一是实施流程;二是刚性制度环境和柔性文化环境的支持,构建退出机制从这两方面出发,才能使整个机制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