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政策载体来体现的,作为新中国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的课程政策,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一是如何看待课程政策、课程权力分配的问题;二是如何从新的视角进行课程政策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政策载体来体现的,作为新中国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的课程政策,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一是如何看待课程政策、课程权力分配的问题;二是如何从新的视角进  相似文献   

3.
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的展开需要解决一些诸如概念、本质及表征等基础性问题。课程政策的基本涵义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其本质是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其载体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至上世纪70年代始受到科斯特、沃克和博伊德等人关注,90年代艾尔摩和赛克斯提出的概念框架则标志着课程政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正式领域的诞生,但随后仍发展缓慢,这与课程研究的科学传统以及课程政策研究自身薄弱的理论架构有关.就已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关涉课程政策的影响力量及其权力变化、课程政策与实践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共利益功能等方面.而课程政策文本和情境的关联、课程政策工具之可行性、课程政策的比较视角等研究则相对欠缺,亟待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权力"和"课程"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课程主体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或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它具有强制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媒介性.它与教师的课程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课程政策:问题与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课程政策展开研究需要明确三大类问题,把握三条基本思路。这三大类问题是:为什么中外程政策的发展变化会出现两极融合的趋势,如何建立有效的课程政策分析的框架以及什么是好的课程政制定思路;三条基本思路是:解决好课程权力的着眼点———集中与分散的基本问题,把握住课程权力分配着力点———合情与合理的根本要求,实现课程权力的着陆点———分享与共有的原则或目标。  相似文献   

7.
课程政策的核心是课程权力分配,而课程权力的分配方式、内容的变化又会引起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分配的变化。因此,课程政策在制订过程中采用何种决策模式反映了课程权力的分配状态。本文对课程政策在制订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决策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既有利于课程政策理论的丰富,也有利于课程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而提高我国新课程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课程政策的核心是课程权力分配,而课程权力的分配方式、内容的变化又会引起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分配的变化。因此,课程政策在制订过程中采用何种决策模式反映了课程权力的分配状态。本文对课程政策在制订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决策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既有利于课程政策理论的丰富,也有利于课程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而提高我国新课程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有了新的变化,本文论述了在课程发展中教师权力享的有必然性,分析了教师参与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使权力的途径:即参与课程设计和决策、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从而指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权力与职责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课程政策的本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政策规定着课程的性质,关系到课程的决策,制约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整个课程改革有着重大影响。地方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课程权力的规定,规定谁可以拥有课程权力,拥有多少课程权力。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地方在课程决策过程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地方课程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使得教师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力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诠释、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分配、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表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管理。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课程理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后现代课程理论有不同的形态,但它们都强调多元差异、平等对话与自然和谐。这对我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启示,从课程本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到课程实施中的师幼关系及课程评价等,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Globally, national curriculum policies are up for renegotiation. These negotiations are shaped by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top-down accountability regimes, and an increasing turn towards curriculum centr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The new Australian Curriculum (AC) is no exception. The AC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y event, one in which understandings about teacher professional authority is being redefined.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how judgements about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hority are used to defend, promote and explain the AC. Drawing on an analysis of policy documents and interviews with high-level policy-makers, we argue that the AC is opening space in the policy field to reposition teachers’ work by promoting a view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hority as constrained and defined through the written curriculum docu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规划学校课程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获得的课程权力,它体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课程改革在学校一级的延续和深入。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中需要以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变革理论、学校现状和学校愿景为基础,对学校的课程愿景、组织团队以及课程的诸多方案做出规划。规划学校课程可以采取内生模式、外引模式和分化模式等策略进行。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学校课程规划同样重要,是学校课程理想与学校现状不断磨合的过程。它需要对学校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制约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为提升这些因素做出努力,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渗透研究、评价与调整等行为,以进一步拓展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文化冲突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文化调适是课程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课程改革相关策略的制定应结合我国的物质文化、思想文化、政策文化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通过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者得到如下结论: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普遍偏低;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功利主义取向;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技术化倾向;不同学段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有所不同;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个重大缺失-忽视课程政策研究,这一缺失不仅影响了课程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课程改革实践的质量。事实上,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相应政策的产物,一定时期的课程政策是一定时期的课程问题的集中反映。从课程实践的现实选择出发,应当关注课程改革与课程政策的关系。而从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发挥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则是课程理论向实路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鉴于此,应当关注课程政策研究,努力使其成为开展课程研究的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政策表征为政府等政治实体出台的与课程领域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其实质是课程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它内在地赋予课程政策以价值关涉而非价值中立。鉴于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由实然性科学祛魅走向应然性价值返魅,就需要摒弃既往课程政策传统意识形态法理化、价值取向工具化、程序机制僵硬化的机械态势,构建具有全景敞视的思维意识、权力错位的自我衍射、马赛克流动的教育资源的生命之春。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实验中课程实施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关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这项研究需要以新课改五年的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出发点,需要围绕课程实施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基本方法来分析新课程实施中的影响因素,侧重从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落差、内容与形式以及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若干个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