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网球》2010,(2):98-99
在跑动中击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更是如此。你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脚步,也没有时间做准备,因此会经常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击球,很不舒服。如果在这方面需要帮助,沃达斯科绝对是个好榜样。在图中,需要着重注意他紧凑、正合时宜的引拍、双肩的充分转动以及左脚所处的位置。沃达斯科的左腿帮助他将身体的势能作用在球上。  相似文献   

2.
攻球"三角形"是个形象的说法。正确的攻球动作起始于引拍,引拍应是以腰控臂:大臂不直接后拉而是引拍手向身体右侧(以右手为例)横摆,然后在重心的转移中转腰向前,顺势收前臂击球,就可以在身前形成一个三角形——即从击球者上方俯视,以身体中轴线为一点,执拍手从引拍击球之起始点为一点,到挥拍结束处为一点,在这三点之间作连线,应该是一个较规范的三角形。错误的击球方式往往不是以腰控臂,而是"后拉手式击球",又俗称"跑步式击球",当然就不会有所谓的身前"三角形"了。  相似文献   

3.
追踪球的飞行轨迹,让外侧腿放在来球之后(这是最通常的建议)。对于切削球来说,最好使用东方式反手握拍方法,并且让手指略微分开一些。图片中的选手是双手反拍打法,但是由干他决定打一记切削球,因此将左手放在了拍喉的位置上。在双肩转动的开始阶段将非持拍手放在拍喉处,能够让拍面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4.
对于那些网前技术不好的底线型选手来说,凌空抽击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1 正手凌空抽击球其实就是一记正手击球——只是减少了来球落地的环节。它的蓄力与挥拍动作都与正手击球相同。凌空抽击对那些烦恼于切换正手握拍和截击握拍的强力底线型选手来说是极好的选项。第一步:尽早做出决定。你需要能够立刻看出缓慢的来球是否适合进行凌空抽击,然后迅速做好准备。采用开放式站位,双肩充分旋转并且保持水平,非持拍手指向来球,良好的预备姿势和身体平衡是凌空抽击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上网后要注意对手放高球。当对手放高球时,尽快地移动身体,简单地向后引拍后,在身体前用力转腕击球。桑普拉斯:简单地向后引拍,球拍通过脸旁,用最短的时间调整好。左手指球,击球时用力转腕。世界一流高手高压球技术精选图解@何阳  相似文献   

6.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7.
进攻型正手接发球的各个元素和常.规正手击球相似,但是在引拍时需要更小更快的环形轨迹。一旦你判断出对手发球的线路,第一时间向来球方向移动切断来球的飞行线路。这也将减少对手处理你接发球的反应时间。将身体重心放在你的外侧腿上(对于右手持拍的人来说是右腿),同时转动你的双肩。  相似文献   

8.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8-109
1费德勒依靠上一拍球得到的优势,迅速将站位前移,缩短对手到位的时间。他采用接近于中间式站位,侧身引拍。从这幅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费德勒身体与球之间的距离——非持拍手臂伸直后手能抓到球的位置(据本人观察,如果采用开放式站位,费德勒的击球点会离身体更远一点)。但是似乎同样可以看清楚的击球高度,其实我们并不能在此时看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现在球离他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9.
1.击球前准备姿势,前掌着地,重心较高。2.引拍时膝关节稍稍弯曲,前臂、肘关节自然靠近身体。3.重心向下,移至左脚,手腕作屈内收,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位置。4.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手腕最大限度的内收和屈肘关节外展。5.腰、髋向右转动,带动前臂同时向右前方...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正手上旋球的随挥 所谓正手上旋球的随挥,它是击球后的一个结束动作,也称作跟进。击球后随其惯性,继续转动上身重心前移,肩朝球和球飞去的方向跟进,使握拍的手臂自然地随着击球的惯性,继续向击球的方向伸展,肘关节向前向上跟进,把球拍挥到身体另一侧的前上方,拍头指向上方。手臂充分展开,大臂和下巴相接触,上臂与  相似文献   

11.
1.准备姿势:两脚分开,略比肩宽,左脚稍稍向前,右脚往后。2、3引拍动作:起板位置比右肩高,握拍放松,右臂的肘关节抬高,使右肩能位于合适的击球位置。拍面过仰无法控制球,所以,球拍应该稍稍倾斜一些,并注意腕关节的起板位置。4.触球动作:手腕动作随球向前发刀,膝关节放松,右肩顺势向前,接触球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发球主要是由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组成的。抛球是前提,击球部位和挥拍方向是决定发球性质的关键,用力大小的第一落点的远近是发球变化的条件。这里介绍几种便于初学者掌握的发球方法(均以右手为例)。一、平击发球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是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发球方法的基础。正手发球的动作方法:1.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前方;2.引拍与迎球: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挥动;3.击球:当球下降至稍高于球网时,击球中…  相似文献   

13.
百科     
《网球》2013,(6):16-16
胯下击球(betwwen-the-legs shot)胯下击球可分为面对球与背对球两种方式。面对球胯下击球常见于球员想突然改变击球节奏,或者球员身体躲闪不及时等情形。背对球胯下击球往往出现在球员来到网前后被对方挑后场,回追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转身引拍,只能背对着球进行回球。历史上,维拉斯是胯下击球的始创者,法国球星诺阿将这项非常规  相似文献   

14.
专家邮箱     
不会跑了 我遇到一个把自己搞的晕头转向的问题。请问我到底是应该先引拍还是先动脚?在我刚开始打网球的时候,当来球不在跟前时,我就先跑,跑到位之后再去引拍,但发现这样往往会击球过晚。请教了一位教练之后,他说应该先引拍再动脚,侧着身子移动才能来得及到位击球。可是在我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我一举起球拍就不会跑了。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3,(8):92-93
长胶击球:近台刮中有带,退台以腰引手 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倒板打法中,长胶可以在正手位发挥多种功效。上图中,刘宝玉在近台使用长胶刮了一板,处理对方回过来的下旋球。值得大家借鉴的是,他在应对台内球时技术结构合理,动作协调放松。大多爱好者在使用这项技术时会出现两个比较极端的问题:第一是击球前几乎不引拍,习惯“捅”着触球。这样击出去的球难以控制,比较“愣”。也不会有太大威胁;第二是击球时手臂和身体几乎夹在一起。这样触球时不易控制力量,对于颗粒胶来说,也大大增加了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范胜鹏使用心得 1、在搓顺旋转的球时,脚下步法要到位,身体重心要高一些,有一种从上向下发力的感觉。击球前基本不用拉手引拍,主要用身体重心去控制球,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6,(7):87-87
受金白反手拨挡横拍反手击球的常见误区 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而且两脚的前后距离较大,这是反手拉弧圈的架势,不适合反手拨档,尤其不适合初学者,难以照顾全台和侧身。 击球,叙偏离身体左例太远。注意随时移动步法,保持来球与身体间适当的相对位置。 引拍的起始位置过低,拍形压得太  相似文献   

18.
1)球拍当你被对手来回调动,被迫出现像克里斯特尔斯这样勉强能碰到球的情况时,就不得不采用切削球进行回击。这是你此时能够获得控制与力量的唯一击球方式。克里斯特尔斯使用大陆式握拍方法,在拍头高于球的高度开始挥拍。  相似文献   

19.
凡有过与高手对抽球经历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高手击出的球直冲而至,又重又快,既来不及引拍,又震得手臂发麻,勉强接过后连肘关节都会有疼痛感。然而如此重磅击球,从动作上看对方好像并不费力。可当自己也想击出有力的球时,尽管加速挥拍,用很大的力气,击球效果却并不好。奇怪!身体并不强壮的人为何能抽出重磅的大力球呢?告诉你5个诀窍。  相似文献   

20.
李金 《网球天地》2009,(3):96-96
被对手压制在反手时,总是很难实现预想的回击路线。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争取时间,调整身体姿态。 从反手的动作来说,转体(引拍)后身体的背部朝向对手,我们需要使用平时很少用到的背部肌肉来击球。特别是对单手反手来说.与双手反手相比,击球点更为靠前,一旦引拍(准备动作)有所延迟,挥拍就无法得到保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向反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完成这一准备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