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历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突出了人文教育的主题。本文主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历史责任教育,可以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厘清“中国梦”“责任”“历史责任”的相关内涵,解析“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历史责任教育的特征及作用,按照“中国梦”的新要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有助于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历史责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历史教育,重在以“四史”为依托,磨砺正确的“三观”,促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唯物史观科学方法论、批判性历史思维、触摸历史的探究手段、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乃是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的政治引领力和号召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个真正体验的人,爱着自己的生命,爱着行动本身,可称为一种历史的状态,这样的人经常经历着一种“无历史的瞬间”,一颗无外在目的的任性的、自由的心灵,往往发挥了主体最大的能量而创造出历史和个人的伟大事业。在对历史的态度中,“纪念”的历史忽略了历史的客观现实,“批判、的历史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内在继承,纪念的历史、批判的历史在价值意义上都无法与体验的历史相比。人学科是需要体验的学科,只有化验历史,才能学习历史、充实灵魂和创造历史,而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接受、继承和创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人学科为底蕴,一旦沦范为“无情”便会将人类推向毁灭;同理,教育必须培养对人类明史有“情”的学习和继承,无历史体验的教育便是无教育,教育对创造历史的作用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探索性、真实感、亲切感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因地制宜地采取寻根问祖、走访“五老”、寻古探幽、印证历史、创设情境、搜集收藏等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乡土历史教学,促进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工作面临不良思潮的侵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具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价值意蕴。为了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理论、制度和文化逻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必须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其中,主要途径是丰富第一课堂;直接途径是打造选修课堂;必要途径是活跃第二课堂;重要途径是开拓第三课堂。  相似文献   

7.
远程教育不像传统历史教育那样组班,也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历史的教和学在空间上分离。学校只提供较完备的学习材料、学习条件和各种学习支持服务。学生的历史学习完全以自学为主,我们把这种学习叫做历史“自主学习”。历史“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自《礼记·中庸》,这一两千多年前教育名言,至今仍有巨大现实意义,对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和历史课程的建设不无指导作用。“博学之”,原来的意思是学习的知识内容要广博。学习历史当然要知识广博,结合当前的课改,不仅要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线索、基本规律……还要掌握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学会做事做人的道理。“审问之”。“学问”是由“学”和“问”两字构成,“问”的缺席也意味着学生进入了“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死胡同。本人也曾对高中学生进行过“提问现状”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包瑞桢 《甘肃教育》2011,(21):48-48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历史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而且要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其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孙敏  徐振斌 《山东教育》2001,(17):54-56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21世纪初中历史教学的主旋律。面对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挑战,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迅速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的主阵地。为此,近一年来,我们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初中历史“分组学导”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戏说类历史影视剧的涌现和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之类节目的推出,“历史作品”着实火了一把。但总体上看来,国人不重视历史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学生为了考试和升学,社会上还有多少人关注历史?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历史教育还是十分重视的,但当今人们为何不重视、不关注历史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中国现代史教育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更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学习和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富有时代气息和科学内涵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提高邓小平理论教学效果,必须把握五个“结合点”:邓小平理论教学要与历史教育紧密结合,与其光辉人生历程紧密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以及新时期的的创新理论紧密结合,与鲜活实践尤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与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要使历史教学方法多样,手段新颖,富有趣味性,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并感受到情感教育、美学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的研究对象,大到作为课程的定位与编制(针对课程论而言的历史学习),小到一部(特定的)历史教科书的教法(针对教授法而言的历史学习),其中可以罗列的问题,从教学目标到学习指导和测评一个都不能少。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的研究视野,始终定格在学科教学法层面。固有的。教与学方面。因此“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始终没有脱离“教教科书”的羁绊,我们的学科教学研究,只着眼特定的“教学问题”的研究,而极少顾及学科的“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联结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桥梁。我国人文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今天,学生学了世界历史,学了中国历史,却不能真正了解历史的教育功能,学生成了教材的奴隶,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受到高度重视,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却出现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提出置疑,同时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任一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就必须认真搞好历史教学,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史德”、高超的“史才”和渊博的“史识”。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校园渗透传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对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深入分析和把握其危害性和新动向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探索治理策略。从顶层设计的精准谋划、唯物史观教育内容的精准供给、教育方法的精准滴灌、前沿技术的精准服务入手,守住“压舱石”,把牢“定盘星”,找准“驱动轮”,打造“助推器”,将精准思维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运用精准思政科学有效地开展精准育人活动,在“精”与“准”有机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