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十六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她爱外婆,也爱母亲,很难分清爱谁更多一些。所以,外婆走了,她那般难  相似文献   

2.
一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上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在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相似文献   

3.
小雨 《中华家教》2011,(4):38-39
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都会想把爱全部交给孩子。爱往下走,为了自己的最爱的女儿,她辜负了最爱自己的母亲。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照顾她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  相似文献   

4.
海宁 《小读者》2010,(7):7-9
一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欲绝。 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所以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相似文献   

5.
外婆年轻时,心灵手巧,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 小时候,我最喜欢跟在外婆身后,看着她做针线活.她做针线活时,总会带上一个布满小坑的金色戒指. 在小小的我的眼中,外婆手上的戒指充满了神奇. 听母亲说,她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鞋子.外婆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几天时间就能“变”出一双鞋子.母亲说,她小时候一年四季穿的鞋子都是外婆“变”出来的.母亲的这番话,更让我觉得外婆神秘、伟大. 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外婆手上的戒指有了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母亲与外婆     
外婆去年春天过世,今天整整一年了。在过世前几个月,外婆已不能坐稳了,只静静地躺在床上。后来,连自己吃饭也已不行了,母亲就一匙一匙喂她,谁看了都不免心酸。我儿时,母亲也是这样喂我;母亲儿时,外婆也是这样喂过母亲。每次吃饭,外婆总用微哑的气息说:“唉——怎么还不死!”母亲就拭着泪,嗔怪地叫一声:“妈——!”母亲心里十分清楚,外婆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可是,她又不肯接受这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母亲     
叶倾城 《课外阅读》2012,(11):24-25
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听来的。外婆,母亲,婴儿,都坐在阳光融融的阳台上。是怎么出了疏忽,婴儿直坠下楼。小母亲大叫一声,情不自禁想扑出阳台外接住孩子——被人死死地抱住了。抱她的人,是孩子的外婆。她狂叫挣扎,号啕大哭:"你为什么要拦我,她是我的孩子呀!"外婆也是满脸泪:"可是,你是我的孩子呀!"  相似文献   

8.
珍惜幸福     
幸福总在我们身边 ,但我们往往总不能感觉到。等到它离我们远去了 ,我们才开始后悔不该忽视了珍惜。我的外婆是一位和蔼慈祥又特别善良的老人 ,她有好多子女 ,也都很孝顺。她因此很满足 ,常拿自己跟周围一个个老人比 ,逢人便说 ,自己是最有福份的。这便是外婆的幸福 ,但她要把自己的幸福分给别人。小时候 ,我经常去外婆家 ,这时外婆总会捧出一只只铁罐 ,掏出各种各样的饼干糕点、花花绿绿的糖果。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 ,外婆总是高兴得满脸笑容 ,还疼爱地摸着我的头 ,用手轻轻梳理我的头发 ,嘴里还问长问短 ,这时的我 ,只感觉到特别的温暖。但…  相似文献   

9.
徐川 《中学生百科》2012,(34):43-44
我想用一次我所不熟悉的文体来记录这个我不熟悉的地方,那么,从头到尾都可谓是新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过路人,陌生的事物中却有着让我同样熟悉的感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在哪里第一次听见了塞纳河,那个时候我认为塞纳河是美的,起码要比外婆家的那条小溪流清爽上许多。听起来也十分洋气,就像我那个很时尚却不经常见到的母亲。比很早很早还要早的时候,母亲与我就已经是聚少离多,外婆总是在我已经有些记忆的时候开始给我灌输关于母亲的一切,她怕我忘记了与我有着无法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     
物转星移 ,岁月流年 ,母亲离开人世也快有七年了。虽然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但是我始终忘不了母亲 ,忘不了母亲为我付出的一切 ,母亲的身影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的母亲是个粗人 ,没有多少文化 ,印象里她长得黄胖而矮。我知道在别人的眼里 ,她是丑了些 ,但是我并不在乎 ,不在乎她是个粗人不识多少文化 ,更不在乎她长得黄胖而矮。在我的心里 ,母亲永远是位孝敬父母、关心孩子的伟大母亲 ,她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记得我年少时 ,外婆经常有病在身 ,家里的农活又多 ,外公一人又忙不过来 ,加之舅舅他们又还小 ,还在读书 ,所以母亲常常到…  相似文献   

11.
行走的爱     
关于爱,行走,行走……——《蔷薇岛屿》外婆前些天才到母亲家住的。母亲说她独自一人在舅舅家,受委屈。我每一次看到母亲和舅舅说外婆的事,她总会气得流泪。然后我总是问她,外婆什么时候来我们家住,她总会赌气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外婆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每唱起这首《外婆的澎湖湾》我就会不由得想起了我那和蔼可亲,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好外婆。外婆已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了,脸上总是挂着微笑,长期劳作使得她鹤发童顔、精神焕发。即使如此,只要外婆的身体有些小病小恙,就会让母亲格外揪心。记得那天我和妈妈去看偶遇风寒的外婆,她虽然病了,得知妈妈和我要来,照样做了满满一桌子菜。饭后,早已夜幕降临,陪外婆聊了一会儿,路途的疲劳使我竟犯了困,只好去睡了,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和外婆也都睡了。朦胧中,我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敲门喊:“我家孩子不知怎么的又抽筋…  相似文献   

13.
幸福的瞬间     
走出女生公寓门口,天上飘着的朦朦细雨,丝丝掠过我的头顶,我不经意地抬头看了看天空。“阴霾”,我所能用来形容它的词,只有这个。继续朝教学楼走去,途中点头弯腰地向过路老师问好,嘴角边还不时地露出勉强的微笑。突然,从学校广播中传出播音员纯净的声音:“今天,有位同学想为她的外婆点一首《模糊的幸福》,并希望通过广播将祝福送到她外婆身边。祝她的外婆幸福、快乐。”如此熟悉的台词,似乎我已听过无数遍了。广播中开始传出那生动的旋律,并夹杂着含糊不清的歌词。渐渐地,我的脚步慢下来,听着从广播中飘出的熟悉的音乐。想起第一次在校园中…  相似文献   

14.
乡下城里     
我的外婆是个农民,没有什么文化,话也不多,她有着一张饱经风霜、满是皱纹的脸。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的那双手,长年的劳作让她的手早已失去了光泽,显得又糙又黑,手指甲缝里好像还残留着未洗尽的泥土。可能是觉得脏,也可能是看上去有些可怕,我真的一次也没有主动摸过外婆的手。  相似文献   

15.
母亲     
正我从小由外婆带大,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母亲是个内向,敏感而又要强的人,在性格上,我像极了母亲。从小我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喜欢依赖父母行事,这早已成为我的惯性。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似乎从未与母亲有过什么亲呢,我亦是一个封闭的人,从不肯对父母透露自己的心事,我总是习惯把结果给他们而不想让他们看到我的任何过程。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文海拾贝     
这时,我又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我走近母亲.她斑白的两鬓和额前的皱纹立刻刺痛了我的眼睛,震撼着我的心灵。十几年来,每逢我过生日,母亲都辛苦地为我操办着:买生日蛋糕、买鱼、买肉……她一心只为我高兴,似乎早已忘记了生我时的苦痛。我知道,在母亲心中,我的笑比什么都重要。看到我的笑,再苦再累她也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微笑     
随父亲踏进医院里那散发着消毒药水味的走廊,再走入那昏暗闷热的病房时,我一直在想象外婆与母亲的样子。外婆病危,母亲一定会很难受吧。然而令我吃惊的是,在虚弱的外婆身边,是微笑着的、若无其事的母亲,她正在为外婆揉着浮肿  相似文献   

18.
别外婆     
最后一次见到外婆是1988 年春节,那时她已是90高龄.见面后不久她就去世了.母亲告诉我,外婆临终前一直念着我的名字.外婆对我的情意如山高海深,但我只能报效她几滴很轻的眼泪.  相似文献   

19.
女儿的外婆     
女儿的外婆是我的母亲。她今年五十七岁,中等的个儿,微胖的身材,性情开朗、幽默和善。女儿刚满三个月,母亲就急不可耐地一遍又一遍地要她叫“外婆”。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尽管目不转睛地盯着外婆的口形,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响亮地叫出“外婆”两个字。母亲毫不气馁,经过双方再三努力,只见女儿小嘴一动发了一个气音,似汉语拼音字母中的“P”,母亲欣喜万分,说她会叫“婆”了。从此,她不厌其烦地教外孙女  相似文献   

20.
记忆中,似乎没有父亲,从我记事开始,他就离开了家。从小我就因没有父亲而被嘲笑,母亲也常常对着年幼的我诉苦。一提起父亲,母亲就满脸泪水,唠叨个不停:这哪像个家啊!这哪像个家啊!十多年了!仿佛要把她的苦水全都倾吐出来。当时我还太年幼,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