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2月30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这是具有非常高的指导价值的意见。这个文件的发布表明礼仪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礼仪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礼仪,并且代代沿袭承传,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欲成才,先成人,礼仪对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具有本源性意义,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物理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下面谈谈我在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黄云岩 《考试周刊》2014,(86):14+161-14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部分学生礼仪意识缺乏、举止行为有失规范,加强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既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本文从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上好第一堂礼仪基础教育课、发挥教师的礼仪示范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实践说明如何将学科教学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4.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衡量我们个人品德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礼仪素质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对中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高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对促进和谐校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礼仪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中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为其将来成为社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讲文明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就要创建好文明礼仪文化,积极营造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学校文明主题班会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教育导刊》2011,(8):27-31
借着广州市筹办2010年亚运会的契机,采用自编的《广州市中小学生“迎亚运”文明礼仪调查问卷》,对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认知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对策。结果发现: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水平达到优等,但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社会礼仪水平最高,其次为学校礼仪水平和家庭礼仪水平,亚运礼仪水平相对欠佳;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中学生。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8.
靳钧 《教育》2011,(8):6-6
为研讨文明礼仪教育理论,展示交流全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近期,在重庆市云阳县举办了“全国首届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高层论坛暨云阳现场成果展示交流会”。图为展示会现场小学生在做礼仪游戏。  相似文献   

9.
杜璇 《教师博览》2023,(3):81-82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园多方受益的活动。优良的品格及行为习惯能够让幼儿受用一生,所以幼儿园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实施礼仪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示、明事理,在实际生活中体现文明礼仪,进而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玉林市玉州区东成小学长期以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2004年作出了创建“文明礼仪学校”的决定,并开展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下面谈谈我在配合学校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一些做法和肤浅体会。一、文明礼仪意识行为的形成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第一课堂。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是礼仪课题,并且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我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礼仪目标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知识,初步学会为人处事。比…  相似文献   

11.
正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一种礼貌、一种素养、一种人格的教育,还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今后乃至终身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学生既是未来的接班人,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2.
宋亚琴 《考试周刊》2007,(11):118-119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如何将他们培养为文明识礼的新一代,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直接的关系,缺乏礼仪便难以成为跨世纪的主人。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中,礼仪教育处于薄弱环节,即便有部分学校开展了礼仪教育,其教学方式也是传统的说教多于践行。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教师应结合礼仪教育课题,创设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生活礼仪教育、感恩礼仪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氛围,让幼儿在遵守礼仪的良好氛围和在丰富的游戏中巩固礼貌行为;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社会,养成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它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文明礼仪建设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提高师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一步树立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学校开展了“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秩序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4月刊专题“践礼养德:文明礼仪素养培养的探索”中,吉海荣老师及其团队针对现实中文明礼仪教育零散化、割裂化、评价偏的问题,梳理出《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里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建构了文明礼仪教育策略和成长性评价方式,同时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如此系统、深入的文明礼仪教育样态,值得借鉴。南京师范大学章乐副教授关于高质量礼仪教育的三对关系一文,更是厘清了礼仪教育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历来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但从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小学生接受的礼仪教育确实不太尽如人意,现在的小学生变得懒散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丢失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山东教育》2009,(1):60-62
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对其今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并且,他们今日的文明素养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民族素质。因此,应该从小就重视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杨吉 《考试周刊》2014,(23):177-178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