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纵观历史,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反腐吏治以求其政权千秋万代,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反腐吏治并不成功。虽然古代反腐吏治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古代反腐吏治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还是有所启示的.某些方面还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古代反腐吏治历程,分析研究古代反腐吏治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史为鉴,寻求进一步做好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会对官吏的贪腐行为进行惩治.因为他们都明白龙座能否坐稳,关键是要有一个“政平讼理”的政治生态.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王朝都建立了反腐惩贪的制度和法纪,都有反腐惩贪的实践活动,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没有建立起法治社会,也就难以建立起反腐惩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都期望通过反腐惩贪的立法使贪官污吏的犯罪活动得到抑制,立法对反腐惩贪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很难形成反腐惩贪的长效机制。这其中包括立法主体的日趋腐败、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以及执行难等多种原因,因而反腐惩贪的法律也就经常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4.
微博反腐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信息泛滥、缺乏理性、官方与民间反腐合作不充分等局限性,用好微博反腐对我国反腐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可以从建立微博反腐信息库、微博反腐自律组织、主动与被动反腐联合出击等方面入手,尽最大可能发挥微博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几乎所有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会对官吏的贪腐行为进行惩治。因为他们都明白龙座能否坐稳,关键是要有一个“政平讼理”的政治生态。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王朝都建立了反腐惩贪的制度和法纪,都有反腐惩贪的实践活动,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没有建立起法治社会,也就难以建立起反腐惩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反腐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官方和公民两方面的行为,但从网络作为一种自媒体而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集合性等特性而言,官方利用网络反腐更多的只有技术意义,公民网络反腐则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公民网络反腐是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公民集合力量行使监督权的现代政治行动,它把当代国家权力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点和公民对其监督最切实可行的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权利制约权力从静态的理论走向了动态的实践.公民成功的网络反腐行动逻辑表明,权利通过集合可以制约权力,但以权利制约权力一定要转换成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依赖权力自身.因此,政治发展是公民网络反腐行动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网络只是技术条件.中国公民网络反腐行动有望在新的政治环境中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博作为反腐的新形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正是因为微博自身特殊的运行机理以及民众对于腐败行为零容忍造就了当前微博反腐的激亢.然而究其本质,“微博反腐”不过是“反腐微博”,微博反腐具有偶发性、挂一漏万,反腐信息同样适用丛林法则.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博弈是微博反腐的致命伤,被誉为“反腐利器”的微博并没有媒体宣传那般神奇.只有弱化举报的不实追究,强化调查结果公开,让渡官员的隐私权,保障民众的监督权,推进财产公示制度,治腐才能真正提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学创作中一直不乏反腐败的内容。这些文学作品,有些是在最高统治者的鼓励下创作的,更多的则是在最高统治者的默许下完成的。由于统治者鼓励,更因为广大百姓的喜好和热捧,揭露和抨击官场贪腐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子孙绳绳、清流不断,对百姓反腐惩贪意识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反腐文学作品作为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现实中的反腐惩贪也继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王朝尽管建立了用于反腐惩贪的监察制度和立法,但仅仅依靠制度和立法反腐惩贪,还难以得到最佳效果。调动官员和臣民参与防腐反贪的积极性,揭露和举报官吏的贪腐行为,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就有了鼓励官员和臣民上书举报贪腐官吏的各种措施甚至制度。但百姓作为弱势群体,很难发现官吏的贪腐行为,即使举报也很难到达最高层,因此百姓反腐惩贪的作用只能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0.
现实题材反腐影视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崛起后,其主流叙事模式表现为清官反腐。最终说明的是惩治腐败要靠公正廉洁的党和国家干部。这些党和国家的干部具有我国古代传统清官公正廉洁的典型品格.因而该类影视剧蕴含着浓厚的清官文化精神。这种有着古老传统的清官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是我国现行政治法律生活的真实演绎,是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内圣情结”的合理演绎,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老百姓“清官梦”的集体无意识延伸。  相似文献   

11.
人民主体论值价观是我们的党做一切决定的出发点。而网络与反腐的制度建设是当今两大热点问题。而学术界也早已认识到制度反腐可以利用网络的大众化、及时性、绩效高的新手段新方法加以结合。这种结合通常称为网络反腐,网络反腐的出现与成长是我国充分体现论价值观的充分体现。随着网络反腐的不断成熟,他将成为传统反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当前党员干部奢靡歪风的现状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反腐治奢的具体策略:反腐治奢教育要经常;反腐治奢制度要规范;反腐治奢执法要严格.  相似文献   

13.
惩治腐败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红旗渠精神能够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素材:弘扬红旗渠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艰苦奋斗可以预防官员贪图享乐,无私奉献教育可以预防官员自私自利。国家在进行制度反腐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红旗渠精神的思想反腐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十分注意反腐防变问题.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重温毛泽东的反腐防变思想,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反腐防变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战略,他把反腐防变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政权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朱元璋大义灭亲,不但巩固了明初的基业,也成为朱元璋依法治国、铁腕反腐的一则范例,流传后世。只是到明朝中后期贪腐盛行,从这一点上来说,反腐最终还是需要制度和监督来彻底解决。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惩治腐败,朱元璋竟然连驸马都杀了!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饱受元朝官吏的盘剥敲诈,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党历史上,三代领导核心的反腐思路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毛泽东主张"群众运动",邓小平依靠"法律制度",江泽民力举"科学机制".把毛泽东的"民主"内涵与邓小平的"法制"内涵 ,贯彻到江泽民的科学机制中,建立"民主法制科学的反腐机制",就是一个完整的反腐思路.按这样的思路反腐,腐败必除.  相似文献   

17.
<红色康乃馨>是一部反腐题材的小说,它塑造了几位生动而丰富的律师形象.这些律师崇尚义(包括社会正义和朋友之义)且武艺高强(即聪明,运用法律娴熟),犹如古代社会里的侠客,体现了中国滋生于远古神话的侠客情结.侠客情结寄托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呼唤,反映了人们对惩治邪恶的要求和快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90年以来,历经四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注意发动群众,加强民主建设.注重领导率先垂范;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经济建设与反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力促制度反腐;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源头反腐防腐与制度创新.总体而言,我党注重反腐是...  相似文献   

19.
基本途径1.用古代的人物形象观照当代人物,深化对古代人物形象以及当代人物的理解或批判。例如,烛之武善做思想工作,又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记前嫌,毅然临危受命,深入敌营,以自己的辩才说退敌人;蔺相如智勇双全,不怕牺牲,于朝庭上战胜强国的君王,并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加强将相团结以辅助国君。这些人物形象都可以在当代人物中找到影子。如革命战争年代深入敌营以及智斗敌人的地下工作者,当今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改革者、弄潮儿、反腐英雄等;相反,吴王好色,项羽自大,项伯看重人情,等等,在当代也有不少类似人物。这些都可让学生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王朝既反腐惩贪,又表彰和奖励清官廉吏.清官廉吏大都忠于皇帝,勤于职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强权,公正执法;为官清廉,一身正气等.表彰奖励包括下诏书表彰,加官晋爵,物质鼓励,死后优恤,赏及后代子孙等.对清官廉吏的表彰弘扬了正气,对贪腐之风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因为这种表彰还不足以抵消贪腐的诱惑,人治下的制度漏洞又给贪腐行为造成许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