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分子结构出发,通过分析影响沸点的主要结构因子,研究了直链饱和卤代烃沸点的定量规律,提出了下面的经验公式Tb=133.54n^1/2 123.49r^3/2x-14.292n^1/2r^3/2x-279.4  相似文献   

2.
正饱和一元醇的沸点与组成的烷基(R-)、羟基(-OH)及其相互作用有关.本文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导出了一个计算正饱和一元醇沸点的新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非常吻合,相关系数γ=0.9987,相对误差均小于±0.5%.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及分子结构的特点,得出了直链烃和直链炔烃沸点计算新公式。用该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碳原子数从2到40的范围内,直链烯烃最大误差1.11%,平均误差0.11%,直链烃最大误差0.64%,平均误差0.10%,与文献公式相比,本文公式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结果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利用直链烷基苯的名称计算其沸点的经验公式.在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的基础上说明此公式的可靠行,揭示了直链烷基苯的结构与其物性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拓扑化学的知识研究了饱和烷分分子结构与其沸点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饱和烷烃的沸点与维纳指数W、P和F及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关系式,该结果线性关系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支链烷烃的分子拓扑结构,由结构图计算了分子的一阶连通性指数,将其沸点与拓扑指数相关联,得到计算支链烷经沸点的公式:Tb(℃)=aX^1/2 bN^1/4 c,式中X,N分别是分子的一阶连通性指数和碳原子数,a,b,c为常数,经计算机回归处理得到各常数值,相关系数0.9985,对85个分子的沸点重新计算,平均误差3.0(℃)。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利用正烷烃的碳原子数计算其密度,利用直链烯烃的碳原数计算其折光指数和沸点的非线性拟合公式,并计算了在200℃下20种正烷烃的密度和C7H14—C25H50 19种直链烯烃的折光指数和沸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通过用距离矩阵和顶点矩阵表征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发展了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计算不饱和烃(包括烯烃、炔烃和烯炔混合烃)沸点的方法,对378种不饱和烃(C2-C40)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计算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沸点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85页,有一个快烃的物理性质表,在表中有一组数据令人感到奇怪;乙炔的熔点是-80.8℃(加压),而沸点却是-84.0℃,它的沸点怎么会比熔点还低呢?原来,乙炔的沸点是1大气压下测得的乙炔的升华点.这时乙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因此教材上乙炔的沸点值说法不准确.既然在1大气压下乙炔可以在-84.0℃时升华,那么在1大气压下乙炔就不会有熔点.要想得到液态的乙炔,必须采取加压的办法,当加压到1.2个大气压时,将固态乙炔升温至-80.8℃时,乙炔固体就会转变为液体.显然,乙炔的熔点沸点井不和大多数物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出发,定义一种新的拓扑指数Hx,将它用于研究饱和链烃类化合物的沸点,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与其它已有的拓扑指数相比较,该指数计算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性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通过用邻接矩阵和染色矩阵表征分子结构,发展一种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烷烃和环烷烃沸点的新方法--基团贡献法。对1009种烷烃和环烷烃(C1到C100)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94%,计算精度优于文献方法,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烷烃,而且适用于单环烷烃和多环烷烃。  相似文献   

12.
拓扑指数P1,S1和S2是表征饱和一元羧酸分子大小,支分度,形状等结构等结构特征的重要参量,本提出了计算饱和一元素羧酸物理化学性质P的定量公式,预测了含18个碳原子以内的饱和一元羧酸的相对密度,分配系数,熔点,沸点,在水溶液中的p^ka值和在水中的溶解度等6项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由上表可见,卤化氢中沸点最低的是HCl,沸点最高的是HF;熔点最低的是HCl,熔点最高的是HI。沸点以HCl-HBr-HI-HF的次序升高,熔点以HCl-HBr-HF-HI的次序升高。下面,就以上数据,讨论两个问题:一、卤化氢的熔点和沸点变化的理论解释。影响卤化氢熔、沸点变化有两个因素是最主要的:一是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引力),二是氢键。在卤化氢熔、沸点表中可以看出:除HF以外,其他卤化氢熔、沸点都依HCl-HBr-HI的顺序升高,这是由于Cl、Br I的原子体积比F原子大,电负性比F小,它们的氢化物HCl、HBr、HI分子间都不能形成氢键,仅考虑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对熔  相似文献   

14.
用B-splines技术将波函数在径向和角向同时展开,考虑两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超强外磁场中,氢分子离子基态(m=0)和低激发态(m=-1,-2,-3,-4)的能级与两核间距离的关系,计算结果在2.35×10^6→2.35×10^8T整个区域比绝热近似结果的精度提高0.01到0.02.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消旋体,对所合成到的消旋体化合物进行了手性拆分实验研究,找到了以焦谷氨酸为手性拆分结晶试剂,5-硝基水杨醛为不对称结晶诱导催化剂,乙醇-水溶液为溶剂的实验条件.反应条件温和,所得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高,其中R(+)-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4%,[!]D+446"(c=1.0,CH3OH);S(-)-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1%,[!]D-443"(c=1.0,CH3OH).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经典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的基础上,着重从一个分子所能形成的氢键数目的不同,以及使液态沸腾时破坏氢键的程度不同,这两个方面讨论了HF沸点远低于H_2O沸点的原因。较好地解释了HF沸点远低于H_2O沸点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卤代乙烷分子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卤代乙烷沸点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个既能描述卤代乙烷沸点变化规律,又能计算卤代乙烷沸点的定量关系式。对74种卤代乙烷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1.10%。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荧光试剂2,5-二羰基吡咯烷-1-(4-(1-甲基-1H-菲并[9,10-d]咪唑)-2-)苯酸酯(DMDPIB)柱前衍生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衍生物,对衍生物进行荧光检测.在短时间内实现了12种直链脂肪胺衍生物的完全分离和准确定量.实验证明:该方法重现性好,对所测定的直链脂肪胺衍生物的线性方程回归系数(r)均不小于0.9996,各直链脂肪胺标准品的检出限范围为11.3-33.1fmol,对养鱼池水中游离直链脂肪胺进行测定也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强,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但对于其物理性质总觉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其实有机物的熔、沸点高低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有机物的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取决于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结构(有无支链、有无极性基团、饱和程度)、分子量等有关,主要分为下面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几种酶的功能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士彦 《生物学教学》2006,31(12):65-66
1.1淀粉酶 淀粉酶有两种,即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是内切淀粉酶,其作用部位是直链或支链淀粉。可以把直链淀粉切成麦芽糖,也可以直接从商链淀粉切成葡萄糖。对于支链淀粉,α-淀粉酶可以把它水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α-极限糊精(仍然由许多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物质)。而β-淀粉酶是外切酶,直接作用于直链或支链淀粉,从淀粉的末端每次切下一个麦芽糖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