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妇女的法律地位,体现着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妇女权益的保障,是提高妇女法律地位的有效手段。我国强调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广大妇女必须了解这些,必须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妇女心理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稳定建立在社会心理力量的支撑之上。社会生物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分析预示了妇女心理暗含有利社会稳定的潜质,客观事实也证明了妇女心理对社会稳定指标的某种契合,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妇女的社会价值。妇女维护社会稳定在强调改革、发展的今天有现实意义,但妇女需从自觉的意识和理性的高度不断优化心理品质,以对社会产生更广泛更生动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非常重视妇女问题,强调妇女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重要力量,主张发动妇女参加革命。婚恋自由、男女平等是妇女解放的重要表现,也是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 ,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非常重视妇女问题 ,强调妇女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重要力量 ,主张发动妇女参加革命。婚恋自由、男女平等是妇女解放的重要表现 ,也是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995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强调,健康、教育和就业应是当今世界妇女工作的重点。实现妇女的教育权利,扩充妇女的教育机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分析我国妇女教育的现状,探讨进一步扩充妇女的教育机会,实现男...  相似文献   

6.
美国独立战争在美国妇女发展史上书写着重要的篇章.通过积极参与这场战斗,妇女们逐渐把自己从传统的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革新了女性形象,提高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独立战争还给妇女们提供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唤醒了她们的政治觉悟,使人们对母性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们开始强调妇女的母德.  相似文献   

7.
大量丰富的有关唐代妇女的墓志,为探知唐人对妇女的看法,洞悉唐人的文化心态和思想观念提供了依据。从妇女的墓志铭看,唐人妇女观存在两个层面:一是受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唐人并未摆脱“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仍将妇女定位在专注于家庭内务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之上,且总是强调已婚妇女对于舅姑的顺从,对于丈夫的贤惠,并极力宣扬“三从四德”;二是唐人的妇女观有较开明的一面,体现在对妇女再嫁的认可,对宗教信仰的宽容和对妇女才学的赞赏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辛 《华章》2011,(15)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本文主要从简·爱的成长历程和她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个性入手解读简·爱实现独立人格的成长故事,反映妇女在男权社会的悲惨处境,强调妇女平等权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家庭观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家庭观,他们强调家庭生活的神圣和纯洁,强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职责。资产阶级的家庭观与他们的妇女观密切相关,他们一方面将妇女誉为守卫道德的“家庭天使”,另一方面却认为她们天生是低劣的、缺乏理性的,需要男人的保护和管理。资产阶级的这种家庭观形成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的家庭生产职能的丧失、社会竞争的加强以及父权制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论罗马帝国晚期的文化转型与女性婚姻地位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帝国晚期出现了从古典文化向基督教文化的转型,这对妇女生活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古典文化中的妇女有较多自由,但在婚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基督教强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将婚姻看作圣事,限制了男子的任意休妻与婚外性行为。因而使妇女婚姻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伊迪丝·华顿并不是女性主义作家,但她在很多作品中描述了妇女的低下身份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她对当时妇女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传统观念对于人性的束缚。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压迫女性的反抗声音和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的时候.伊迪丝·华顿再次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伊迪丝·华顿在她的创作中关注女性命运和生活。她突出强调了女性受男权社会压迫和束缚的悲惨命运。这些妇女永远处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劣势。不仅如此,女人与女人之间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竞争、相互伤害。《纯真年代》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纽兰·阿切尔与两位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旨在引起人们对当时妇女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女性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施一蓓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00-102
对于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人们历来过分强调它保守落后的一面,漠视其应有的积极意义。安娜.卡列尼娜的独特性为我们理解他的妇女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妇女观的矛盾性和他在思想上的艰难探索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妇女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为立国之本,农民由此成为封建社会的主体。然而,人们往往强调男子勤于稼穑,却忽视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妇女在农业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亦不容忽略。三国时期,屯田制规模空前,许多劳动妇女参与生产,成为劳动的生力军之一;西晋推行占田课田制,广大妇女的劳动成果也成为政府田租户调的重要来源之一;北朝时期,在均田制度之下,妇女辛苦劳作,同男子一起推动了北魏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职教女性颂     
职教女性颂金土随笔国家督学杨金土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毕战略》提出:各国政府“应采取特别措施使妇女特别是青年妇女享有更多的平等机会接受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这样一个争取妇女权益的世界性文件中被突出地强调,无疑说明了职业教...  相似文献   

15.
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革命实践中,她深深认识到妇女群众是党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妇女解放是党的重要目标之一。邓颖超的婚恋观具有显的现代意识。她认为,男女婚恋是社会问题,并强调要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自开始重视和强调贞节以来,妇女的再嫁便越来越不自由。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再嫁却相对容易,贞节观念的淡薄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为罕见。本文拟就这一时期妇女再嫁的情状、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索。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再嫁概况1.魏晋时期妇女的再嫁。东汉末叶,战乱迭出,男子死于兵刃者众多,妇女再嫁的史实俯拾即得。翻开《三国志》的后妃列传,最令人注目的便是魏、蜀、吴三国的开  相似文献   

17.
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揭示了妇女受的压迫是一种综合性压迫,其根源在于私有制和男权制;她主张妇女解放必须同国民运动相结合;她呼吁妇女加强团结,主张建立妇女组织和统一战线;并且强调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妇女解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经历独特、命运曲折的女作家.她始终关注妇女的命运,强调妇女的自身解放,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很长时期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从不动摇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一 面对妇女/性别研究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带给人们行为选择的意见分歧,我们常能听到一种关于"萝卜白菜"的说法,尤其是在妇女研究者之间.一方面强调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人们"各有所爱"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另一方面又希望"偏食"者能够吸收多种不同的养分,以利于机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元代理学初渐对妇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代是理学初渐并从士大夫阶层向民间普及的关键时代。理学所强调的治国齐家修身从而维护三纲五常的思想理论,使家庭中的妇女失却了独立人格和人身自由。行孝与被孝的流转地位,反映出妇女已成为维护男性中心家庭运转的内部机制中的重要部件;代夫行孝、殉夫地下、免辱死烈、夫死不嫁等被赋予“夫妇之义”以新的内涵。而守节殉夫的“义举”在统治阶级的表彰与家族的要求下愈演愈烈,并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节烈的狂热与普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