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1.双语教学 目前民族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是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教学。国家为保证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因地制宜,在中小学采用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逐步形成了民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的两种基本教学模式,并积极开展三语(民族语、汉语和外语)教学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在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部分中、高等学校也开展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汉族地区一所不以民族语言授课的民族学校的双语态度得知,这所学校的学生对母语持一种前后矛盾的态度:对学校不以民族语授课和会不会讲民族语持无所谓的态度,但在后面的调查中又显示出对民族语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民族语言特色的一种反映,是一国语言所固有的。除了少数偶然巧合之外,绝大多数甲种民族语言的成语,不可能在乙种民族语言中找到铢两悉称的等值成语。成语翻译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就在于这一点。英语和汉语都是世界上极为优美丰富的语言。我国文化悠久,领域广阔。汉语中有大量的成语,它是我国文学的精髓。英语是英吉利民族的民族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用英语。英语中也有大量的成语  相似文献   

5.
语言成分的相互吸收和借用,是各民族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普遍现象。而词的吸收又是语言成分吸收中最普遍的现象,因为这是语言词汇得以丰富、发展的一条途径。词汇组成按来源分,可分为本族语词和外来词。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就叫外来词。外来词的吸收是语言词汇里的一种“借用”,所以外来词也叫做“借用语”或“借贷词”。汉语源远流长,从其历史来看,从古到今,汉族和别的民族的交际和往来,是广泛而又复杂的;汉语从外国或别的民族语言里输进和借用的词是很多的,被外国或别的民族语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借词”也叫“外来语”,是和本民族语对待而说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语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地会与他种语言相接触,由于民族间相互交际的需要,由于物品的一种特殊交换过程,在较长时期的影响下,从他种语言中借用了一些命名新事物表达新概念的证词,成为本民族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些从与本民族语言具有某种历史接触,历史影响的语言中借来的词对本民族语说叫做“借词”或“外来语”。尽管我们对于借词涵义的了解已经十分明确,但绝不等于在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借词——的具体研究工作上已经没有问题。目前,我国语言学界一直还没有一本专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前苏联民族语言(非俄语)教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从苏继续政权建立之初至20年代末,是苏联民族语言教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语言在教育领域内的功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展;30-50年代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在保持其原有水平地基础上,开始重视俄语教学,属民族语、俄语双语教学并重阶段;从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由于前苏联在语言教育中明显偏重于俄语教学,从而使民族语言的教学受到了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者应加强自身修养,夯实自己的语言理论基础,强化对民族语研究的决心,坚定民族语研究的信念,加强民族语研究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者应提高自身修养,掌握语言理论,强化对民族语研究的决心,坚定民族语研究的信念,增强民族语研究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教育条件的改善及政策的扶持和倾斜,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高,因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得以在中、高职校就读。但是,这些青少年进入学校之后,在英语学习上的问题出现的不仅仅是发音方面的问题。面对社会及教育界对英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扰和问题日益凸显,有自己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对此更是体会颇深。如发音受自己的民族语干扰,对比汉语和民族语出现的词汇的缺失、文化的震荡等。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电子邮件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沟通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尤其是其中针对少数民族文字的过滤技术,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结合少数民族文字来分析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构建少数民族文字字符集规则,为民族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海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通行语言和方言多达12种。但是,在执行推广普通话政策过程中,政府对海南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不够重视或其它原因导致很多海南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面临边缘化甚至逐渐衰落的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对与海南文化背景类似东南亚地区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了解他们语言政策与规划失败教训或成功经验,希冀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政府重视对海南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制定出合理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满足海南国际化和本土化需求,让海南多元文化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crucial importance of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xts involving highly stigmatized minority languages. Autoethnography and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are herein employed as constructive, critical, qualitative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s relevant to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minority languag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Romani, QUALIROM,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fact that me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expertise are important but not sufficient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outcomes in this field of linguistic research.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socially engaged minority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jects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that transcend academic boundaries, and in which research participants create a number of interactive contexts within project-oriente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imed at reshaping dominant social relation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4.
双语现象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双语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五种,即:地域性少数民族兼用汉语型、地域性少数民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少数民族兼用汉语型、少数民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汉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型。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下逐步形成了“普通双语”、“特殊双语”、“辅助双语”、“高等专业双语”等不同层次的双语教育类型,以及“民族语主导”、“汉语主导”、“民汉语兼用”等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而对我国民族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Minority languag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for any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China sticks to the policy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use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riting systems. In education,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is being implemented by insisting on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ethnic languages; when the mastery of their own languages has been achieved, bilingual teaching will be employe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eaching in their own languages, with Mandarin Chinese added; teaching in Mandarin Chinese, with minority languages added; teaching both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n minority languages. The bigges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are the editing of language textbook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the training of ethnic minority teachers.  相似文献   

17.
Interlib系统采用的是基于Unicode40字符编码标准,实现了Windows平台下的网络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字的显示技术、多编码转换技术和民文文字存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并促进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本文主要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所选用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Interlib系统在处理少数民族文字获得本地化支持方面所做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高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小语种外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在课程重塑大背景下,有必要对作为小语种教学的韩语专业教学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影响下,外向型港口城市与非英语国家及企业间的接触和交流也日渐频繁,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日益明显。本文以宁波这一港口城市为对象,对小语种人才的最新需求展开社会调查,并对小语种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理性经济人"假设可以发现语言变迁路向的经济动因,少数民族语言主体的经济理性选择的被动性使语言趋向融合,其主体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则维系了语言的多样性。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多重的资源价值,要界定其语言产权和语言"投资-收益"主体,通过语言投资和开发所形成的语言收益的理性分配来弥补语言主体的语言劣势,保护和开发的理性选择使其融入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