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  相似文献   

2.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型实验山东济宁市实验中学(272123)张振新把一颗锌粒放入2ml的小安瓿瓶里,滴加1ml稀盐酸,点燃产生的氢气,立即放入15×100的小试管中(小试管里预先放好1/4匙KMnO4),滴入波盐酸后,用带有导管的胶塞塞紧。导管通入盛...  相似文献   

4.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一、要明原理摇知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劬H2O+Cu.实验现象:①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②试管口有水滴生成郾二、要懂操作摇知后果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为:先通氢,后点灯;撤了灯,继通氢郾也可形象地记忆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郾若氢气未经验纯,加热时可能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或盛有氧化铜的试管炸裂郾若先加热后通入氢气,试管内原有的空气与氢气混合受热,可能会发生爆炸郾若先停止通入氢气后撤去酒精灯,则会使生成的铜在热的条件下又被进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6.
氢气可燃性演示实验的改进内蒙古镶黄旗蒙古中学(013250)斯琴格日勒进行初三化学氢气可燃性实验时火焰下部往往稍带黄色,这一异常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下面介绍改进措施。10×150mm的试管里放入几块锌粒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立即用带尖嘴玻璃管的橡皮...  相似文献   

7.
氢气还原氧化铜将铜丝一端绕成圆盘状或螺旋状,另一端插入试管塞内固定。将圆盘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使其表面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图1取一支15mm×150mm试管,内盛锌粒若干,再向试管内注入盐酸或稀硫酸后,迅速把灼热的表面被氧化的圆盘状铜丝伸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8.
密封碘管的自制方法湖北省天门市多宝第一中学(4317700)段江陵取一只干燥洁净的试管,规格为12mm×150mm或15mm×150mm。先将试管底端微热,赶走管内一部分空气,然后将豆粒大小的固体碘放入试管底部,最后用喷灯封住管口即可(密封端不允许漏...  相似文献   

9.
·实验预习·1.氢气的制取和氢气的性质.2.点燃氢气前为什么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氢气纯度如何正确操作?3.做氢气还原氧化钢实验时,开始和结束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4.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氢气和氧气?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为_色,试管口有_生成. (2)欲完成此实验,实验室仅提供以下实验用品(数量不限): 稀硫酸、氧化铜、锌粒. 试管、烧杯、药匙、胶头滴管、…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 ,分析、比较、综合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本实验涉及到了干馏、炭化及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知识 ,学生须具有较强的学科内综合能力 ,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 实验用品试管 (1 5mm×1 5 0mm)、铁架台 (附铁夹 )、单孔塞(孔内须有一段玻璃管 )、乳胶管、止水夹、酒精灯、火柴、棉花淀粉、氧化铜3 实验方法(1 )在单孔塞的外端玻璃管上套一段乳胶管。(2 )取半药匙干燥的氧化铜粉末和三药匙干燥的淀粉粉末混合均匀 ,小心地放入试管内 ,用手指轻弹试管 ,使药品均匀地平摊在试管底部。(3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型化学实验 ,除明显的环保效益外 ,其经济效益以及教育教学效益也很可观 ,同时也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开辟了一条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如在氢气等气体的制法和性质实验中 ,将实验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 ,装置微型化 ,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1 实验装置 (如装置图 )  本装置的主要改进 :①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②用具支试管代替大试管 ,且用小塑料瓶加入硫酸。③用同一支玻璃弯管做收集、燃烧、还原氧化铜等实验 ,同时配用装置图自制的高效、安全的电点火装置。④用 1 0×70mm的微…  相似文献   

12.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考点,应很好掌握实验操作与现象。一、操作要领1.实验装置在装配反应装置时,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同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并且要紧贴试管上方内壁。排尽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操作通氢气点黑色CUO变成红色燃酒精灯加热撤掉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加热撤去导气管停止通氢气。以上操作步骤可简化为“一通二‘点三摄四停”;又可形象地比喻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领还可以用下列口诀概括:取出少量氧化铜,装入…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叫简约化实验?先介绍一个实例教师在讲述“氢气的还原性”时,要进行氧化钢被还原的演示实验.演示时的一整套仪器装置和操作时的一整套清规戒律,可能给学生心理上造成认知障碍,尤其是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要先通入氢气。然后才能用酒精灯加热;对产生了铜的试管要先拿走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因此实验中酒精灯扮演着“迟到早退”的角色.经过如此多的铺垫,方可切入氢气具有还原性的主题.另一堂课,不是教师作演示,而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封闭着的玻璃安瓶,在瓶的底部附有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安瓶中充满着氢气,常温…  相似文献   

14.
观察能力,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重要,我们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 全面观察法 进行全面观察就是要对观察对象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系统地、精确地观察。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其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对氢气的还原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充分地感性认识。为达到这些目的,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1)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粉末,管口微微向下倾斜——引导学生观察仪器的装置情况;(2)通入氢气后,加热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顺序,观察试管底部有何变化,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3)反应完成,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让学生观察到反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演示实验(6-2),氨跟氯化氢起反应实验。在课堂演示操作过程中,较麻烦,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易造成失败,而且酸和氨的液体易沿着玻璃棒下淌,造成公物和环境的污染。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次摸索、思考和实际操作演示,可将此演示实验作一个改进。现有两种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1 用试管口靠近演示法 可取两支小试管(15mm×150mm)。分别倒入1mL浓盐酸和1mL浓氨水。两手紧握试管底部(注意:酸和氢液不能流在试管外壁,可用湿毛巾擦一下再握住)。然后将试管口慢慢地倾斜靠近(但…  相似文献   

16.
姚维纲 《甘肃教育》2005,(1):116-116
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人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装置常用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3部分组成(如图1中A所示)。图1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扭开导气管活塞后,酸液从球形漏斗中流下,浸没了锌粒和镁条(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发生反应,此时笔者才发现产生的H2从导气管放出时夹杂着酸液,但这并没有影响"氢气的燃烧"和"检验H2的纯度"等实验进行。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经细玻璃管向试管内通入H2,片刻后加热,只听见一声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破底试管做氧气性质实验浙江海宁郭店镇中学(314412)童书绍(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取一个直径为20mm的破底试管,在酒精喷灯上加工成图中A的形状,长度约90mm,作为收集氧气和木炭燃烧的容器.取一个13×100mm的试管装配成氧气的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19.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性教材里安排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课任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盛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再加热?怎样进行加热?实验现象如何?反应停止为什么撤去酒精灯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进行实验,既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现象,又能够突出实验重点,分析实验现象,讲清实验原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操作规律。二、重视实验的启发性教师演示实验不能…  相似文献   

20.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我曾参照《中学化学实验大全》做过学生课外活动实验 ,因装置复杂 ,实验时间长 ,实验安全性不十分可靠。进行了反复改进 ,使反应操作更加快捷 ,实验效果和安全性明显提高。1 实验仪器与用品2 0mm× 2 0 0mm普通试管三支、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槽 ,夹持和连接仪器 ;吸潮消石灰 ,还原铁粉 ,无水硫酸铜。2 实验装置3 实验步骤3 1 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3 2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己吸潮 ) ,将试管平放 ,用小药匙向试管中部加入 1匙铁粉 ,然后固定试管 ,用小药匙将少量新制无水硫酸铜放在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