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所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最彻底;资产阶级在革命前所作的舆论准备,也以法国为最充分.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反对宗教神学权威,反对封建专制,做了许多工作,从而在法国兴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这一运动不仅在法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3.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托马斯·潘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先后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既是勇敢的战士,又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阐述资产阶级革命的正义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一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旗帜,进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英勇斗争。他们冲破封建制度的网罗和宗教神学的樊篱,用理性的火炬驱散社会的黑暗,用真理战胜邪恶,从而开创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启蒙思想运动中,卢梭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社会政治哲学,是  相似文献   

5.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继承了前一时期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结果推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6.
雷慧清 《新高考》2008,(3):29-33
一、主题知识整合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相似文献   

7.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8.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与同时代的许多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相比,他的政治思想更为激进。卢梭高举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旗帜,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尖锐的批判,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对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后来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民反帝反封建情绪日益高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纷  相似文献   

9.
卢梭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比同时代的许多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更激进。他高举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他的民主思想对法国十八世纪的社会思想及一七八九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本文想就卢梭的民主思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一、卢梭的时代及其民主思想的形成卢梭生活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从他发表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的五十年代,到完成《忏悔录》(1767-1770年)的七十年代,正值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日趋崩溃时期。从路易斯十四时代开始的“联即国家”“联即法律”的君主专制制,及壁垒森严的等级特权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沉重的封建压榨使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在当时法国总人口二千五百万人中,就有二十分之十九的人口  相似文献   

10.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继承了前一时期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结果推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1.
1789年5月5日召开的三级会议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从此,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旧的封建政权机构逐步被取代,新的资产阶级的政权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然而,由于国内外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的形势,资产阶级的政体(君主立宪、共和和帝制)变换不已,国家的政权机构(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以及首都巴黎的市政机构)更是名目繁多,不断改变.这在同时期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是仅见的.恩格斯说过:“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①因此,研究法国革命时期政权机构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在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打击封建教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促进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只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封建教会的土地法令进行简略论述,并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地冲击了欧洲大陆旧的封建统治秩序,也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国际均势格局,从而引起了欧洲大陆封建君主国的不安.他们组织起来,对法国革命进行了疯狂的干涉.当时已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感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它也走进了反法的行列.它与欧洲的封建君主国们结成反法同盟,并成为这个同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朱良友 《成才之路》2012,(31):76-77
"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通过这次运动,人们进一步冲破了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束缚,更提出了资产阶级对于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从而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  相似文献   

15.
第六章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十八世纪的法国状况和启蒙运动十八世纪的法国正处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当时,封建制度已日益崩溃,封建专制王朝面临着严重危机,阶级斗争十分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正日趋成熟。在封建躯壳中产生的法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十八世纪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它不仅  相似文献   

16.
《双城记》中突出地表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作者以他特有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从他的文章中可以通过狄更斯对于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见解对各种典型人物的遭遇及其人性的剖析来探讨人性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17.
君主立宪派为 1 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并作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力代表领导了革命 ,尤其是在掌握政权以后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令和措施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君主立宪派在 1 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贡献巨大 ,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以法国启蒙思想为基础,借鉴美国《独立宣言》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精华,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原则,如人权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它们是反封建的锐利武器,同时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有力武器。随着资严阶级逐步上升为统治者,《宣言》反人民的阶级局限性日渐突出,加上资产阶级不断颁布新法来阉割其革命灵魂,终于使《宣言》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用来干涉别国内政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写道:“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这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既然这是一次“政变”,为何却把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呢?首先,资产阶级通过这次政变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正统主义思想、世袭制原则和王权神授的观念。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文告,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蓄意摧毁英国宪法,背弃了国王与人民的原…  相似文献   

20.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实现了"民族再生"。作为封建王权重要支柱的天主教会始终处在革命的漩涡之中。资产阶级的不同革命派别由于自身的宗教观念差异和所处革命情境的不同,在天主教的改造问题上经历了利用、打压、建立新教和重新利用的过程,宗教斗争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