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假票辨析     
1《集邮博览》第十期35页下方刊登的是庚辰年(龙年)发行的第二套特种邮票《春节》中的第一枚"迎新春"邮票,邮票表现了母女两人正在剪窗花"鱼",窗框上贴着剪纸"龙",预示着"龙年有余",一年更比一年好。邮票通过窗花这种独特的古老艺术,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喜庆气  相似文献   

2.
杨耀增 《集邮博览》2001,(11):30-31
1950年11月间,我和黎震寰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本来打算编写一部图并茂的《新中国邮票图鉴》。这个动议在《新中国邮票手册》的“例言”里.即已阐明,“例言”提到:“敬祈海内先进同好,绳其得失,正其缺谬,俾再版时分别订正,并作编篡《新中国邮票图鉴》之参考”。同时在《手册》的扉页也刊登了全版面的“出版预告”,原计划于1951年春节出书。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2009,(9):34-35
郝旭东 1959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从事服装设计工作。1991年赴美国纽约学习服装设计与艺术。1993年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从事中国服装流行趋势研究。1999年开始设计了《春节》《科技成果》《祖国边陲风光》《防震减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获最佳邮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邮票。2002年担任邮票印制局图稿编辑部艺术总监,2005年担任邮票印制局邮票设计室艺术总监至今。  相似文献   

4.
原艺珊 《集邮博览》2012,(12):26-27
设计《京剧净角》邮票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集邮总公司工作。2007年初发行《京剧生角》邮票,我和同事一起设计了一个本专题邮册,我负责邮册里的净角个性化邮票、旦角个性化邮票和《京剧经典剧目》纪念张本票的原画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邮票编辑室主任王虎鸣,在总公司一位领导办公桌上见到了我画的那本纪念张本票,遂约我试试设计《京剧净角》邮票。  相似文献   

5.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6.
克东编著的几部新作摆在我的面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使人心舒神怡。我很惊异中国文史出版社能为克东同期出版4部5册集邮图书,它们是《中国美术家与邮票》上下册,《中国摄影家与邮票》、《中国邮票经典》和《集邮故事》。我也很佩服克东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撰写出像《中国美术家与邮票》、《中国摄影家与邮票》这样湟湟大观的资料性集邮文献来。  相似文献   

7.
香港寻邮记     
女儿在香港,每年或隔年我都会过去一次。 寻找首届奥运封 1994年,为了迎接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内掀起了一股奥运热潮。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准备出版我的第一本邮书《体育邮票撷英》。当时适逢春节,我拜访了邮商兼体育集邮家陈汉梁。  相似文献   

8.
待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会议将于春节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故邮票主题原地邮局是北京人民大会堂邮政所。  相似文献   

9.
我于1979年9月,从邮电部邮政总局调到邮票发 行局(中国邮票总公司),担任设计室主任。这时,《斯大 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正在雕刻;《白求恩逝世四十周 年》邮票的图稿已设计完成,正在办理审批;《齐白石作 品选》邮票,除小型张上的白石老人画像在最后修饰 外,各单枚邮票正在北京邮票厂印制。我开始接触的第 一套邮票是《国际档案周》。  相似文献   

10.
我曾在2007年《集邮博览》复刊号上写了一篇关于我在美国制作网络邮票的文章,名为《网络邮票》,在该文中讲述了如何制作网络邮票和制作后的体会。最近,我又制作了几版个性化网络邮票。其在制作方法上与一般网络邮票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在于邮票纸的主图上。一般网络邮票的主图是由公司  相似文献   

11.
2022年是壬寅虎年,36年弹指一挥间,我不觉想起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虎生肖邮票(图1,《丙寅年》邮票图稿原稿;图2,《丙寅年》邮票),多年前采访该套邮票设计者张国藩教授的一幕,也浮现在我的脑际……1986年2月9日至1987年1月28日,是中国干支纪年的丙寅年,也是十二生肖中的虎年,中国邮政生肖邮票中第一套虎年邮票——《丙寅年》邮票设计特约中央工艺美院副教授张国藩来担纲。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98春节晚会推出了《一张邮票》小品,着实令全国几千万集邮爱好者心动。 一是集邮小品首上春节屏幕 小品似邮票,多姿多采,题材各异,而两者合一,又是编者的一个创举。把邮市中的一角熔入舞台艺术,运用现代科技在春节予以传播升华,并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1.国家邮政局首次发行以年份和“特”字为首编号的系列邮票——2000特1《港澳回归世纪盛事》加字金箔小型张(1月1日)。 2.国家邮政局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成立。 3.我国开始发行传统民间节日系列邮票——2000-2《春节》,首次使用新型防伪油墨——核加密荧光双重防伪邮票专用油墨,并再次发行图案、面值、刷色相同而枚数不同的全张邮票(1月29日)。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5,(2):48
邮刊拜年生肖邮票完成三轮36套后,中国邮政推出《拜年》邮票。从此,祝贺春节的信函、贺卡、礼品券封套都可贴用《拜年》寄递。本期《邮票话拜年》除这套邮票外,还展示了不少有抱拳作揖图的外国邮票。此文还普及了作揖的"必知"礼仪,本刊亦借此机会向读者们作一"吉拜"。活用规则邮展有规则,但规则决非为堵塞发展而订,在充分领会的前提下可以活用。既然青少年邮展可与专题邮展合办、世界邮展可与洲级邮展合办,市级邮  相似文献   

15.
余景军 《集邮博览》2010,(12):72-73
我在湖北集邮网论坛以及众多集邮网论坛上都用了一枚邮票作为我的个性形象,因为我看中的是那邮票上的一句成语,也是我对待知识领域和未知世界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枚邮票。其实,这枚邮票主图是约瑟夫·亚伯斯的艺术作品《向正方形致敬》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上海集邮》的一名忠实读者,看了贵刊今年第5期《认识伊拉克邮票》受益匪浅。文中说:"因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斯科特》和《米歇尔》目录都中断了收录(伊拉克邮票)。"就我所知,《斯科  相似文献   

17.
挺有特点 这套邮票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传统技法,用皮影和剪纸艺术来表现乐府诗《木兰辞》,是以民间艺术表现民间故事、民间英雄,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韵味与民族特色;二是诗画合璧,票图诗画合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泸州参加第32届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除了感受浓浓的集邮氛围之外,采访本届最佳邮票各项奖项的获奖作者,使我对邮票艺术又有新的感悟。特别是采访《美好新家园》设计者史渊,至少让我对邮票设计者的苦衷,产生惺惺相惜之情。《美好新家园》的设计过程告诉我们:1.邮票是命题作文,它不应也不能以设计者个人的喜好为标准;2.邮票设计有  相似文献   

19.
按民俗计算,每年的春节过后,方是下一年生肖年的开始。正因为如此,春节,也常常百姓们称作为“过大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是民间一年之始的第一件大事。那等亲人团聚,合家团圆的快乐,每个中国人都已感同身受。庚辰年,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一套名为《春节》的特种邮票,以纪盛事。其集民俗之精义,汇春节之华光,为喜庆的龙年春节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采,堪为集邮爱好所瞩目。这套邮票,共计三种并小型张一种。三种邮票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开始写的《邮史忆踪》第一篇。顾名思义,我是想回忆、记述一些邮史方面的陈迹。1969年至今30多年来,我国邮政、邮票史上的一些史实,是我亲身经历、也许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我说的“邮史”是广义的,包括30多年来邮政史、邮票史与集邮史上的一些旧事回忆。这与我主编的《中国邮票史》、《中国集邮史》显然不同,那是官方修史,是集体编纂,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