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贵州三大类37个工业部门进行分类,划分为:原料工业、初级工业、中级工业、高级工业、公共工业5类,其次利用区位商对5类37个工业部门进行计算与层级分析,再次依据分析结果找到贵州现阶段主导工业,最后提出本文结论与建议.实证分析得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共7个工业部门应作为贵州主导工业.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区域合作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选择,以及主导产业培植与扶持。该文根据赫希曼的主导产业选择的产业关联度基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背景下选择并确定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旅游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生产等10个产业为广西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为了解全省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变动趋势,以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发了《关于在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工人素质现状调查的通知》对部分企业技术工人素质现状进行一次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为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及煤炭采运业等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的部分行业中的部分企业。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物流服务贯穿其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每个环节,而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从制造业中脱离的产物,物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制造业。可见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紧密,因此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管理问题意义重大。文章给出一些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协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简称SSM)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主导产业的选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工业在曲靖市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选取国家与曲靖市2008-2012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曲靖市工业转移一份额值.利用统计的Shift-Share表进行分析,得出曲靖市的主导产业为:农特产品生产与加工业、设备制造业、化工产业和烟草产业,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比较优势、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产值增长率定量指标,结合相关数据,对六安市各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铁矿开采与钢铁工业、机电与家电制造业等为六安市的主导产业,并且提出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及资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角度,对安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及其调整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SSM)对安徽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安徽主导产业选择、结构定位及产业整合问题。并提出安徽产业定位的整体思路:以现代农业为特色产业,以资源性产业为基础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突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服务,全面推动安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区域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区域经济支柱,但是由于区域内五省市之间缺乏宏观层面上的产业合作,使得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雷同、各省市对资源争夺严重,不利于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环渤海区域五省市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制造业是环渤海区域主导产业的结论,认为应重视钢铁、石化、高新技术和交通运输制造业四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严格监控重污染行业,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统一协调资源与基础设施,提高电子信息业整体实力;发挥环渤海港天然优势,港口物流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点。文章通过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福建省制造业28个行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制造业相对有竞争力的行业并没有遥遥领先于国内平均水平;福建省重点扶持的产业竞争力总体上还比较弱;福建省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发展之中,尚难在工业增长中充分发挥先导作用;福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还不是很高,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是非常明显,产业竞争力尚需大大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确定的主导、支柱产业基本上尚未形成优势,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基本上是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根据对山东省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的计算和有关分析,目前山东省产业结构发展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应选择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作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如何识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具有潜力的产业并加速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建立装备制造业潜力型产业甄别指标体系,反映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潜力型产业发展状况,并对每个潜力型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最具潜力的几种产业,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河北省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关乎整个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文章从经济效益、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三个层次构建了河北省制造业先进性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河北省制造业先进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河北省制造业先进性水平综合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绝对优势,但在节能环保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需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探索"互联网+"模式、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营造健康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提高制造业先进性水平,推进河北省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利用FDI新动向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为例,在分析安徽省制造业利用FDI的新动向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利用外资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吸引跨国公司加大RD的投资力度,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调整外商优惠政策和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等优化安徽省制造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茹云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6):83-88,100
介绍了福建省与台湾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数据,分析了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闽台两地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相似度非常高,但个别产业存在发展差异。福建省应利用两地之间的合作契机,借鉴学习台湾先进的管理经验、前沿的科研技术,促进两地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合作,实现海西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要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借鉴国内先进省份经验,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实现资本和项目的有效对接;扩大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比例,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实施文化消费补贴,拓展文化产业市场空间,完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就河南省农田粮食生产现状、态势及存在问题,对粮食产量稳定性评价及主导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河南省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以及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战略意义上讲,任何产业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个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战略选择的。在对河南及其周边省份文化旅游资源及战略识别和比较基础上,运用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建言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要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从产业链的角度,以差异化竞争战略为主导,以低成本运作为支撑,提升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生产力,壮大河南文化产业的实力,实现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向东南亚转移的发展趋势,部分高端制造业则开始回流欧美。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制造业应积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