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独特响亮的商标,往往能为具有优秀品质和精美包装的商品带来点睛之功效。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尊重大众审美心理,兼顾文化差异,音韵神韵贯通译出商标内涵以及如何巧妙运用翻译技巧大胆创新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例证,探讨了商标翻译的实质为跨文化交际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商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跨越中西方文化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在中国上市,商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在商标名的翻译过程中,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者在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商标翻译的文化禁区,并且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翻译。本文主要对商标翻译的原则、文化根源和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了实现商品营销功能等效,英汉商标翻译应采取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原则,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英商标词之交际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日益增长,因此大量的汉英商标词需要翻译。交际翻译注重译读的理解与反映,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因此它是翻译汉英商标词的最佳方法。交际翻译法对我们从事商标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钱鑫 《海外英语》2012,(22):172-173,177
商标是商品的品牌标识,是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政治文化背景都是在翻译商品商标时必须关注的要点,尤其是在把商品推销到国外市场的时候。该文立足于跨文化交际中受众心理对商品在国外市场推广的影响,解读不同文化中商标翻译应该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与日俱增,作为商品代言人的商标及其翻译对于商品的营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的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目标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试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将翻译视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阐述汉语商标词英译的原则以及克服社会文化障碍的有效策略,以实现商标词译名与目标语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最大程度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69):27-28
商标之于商品犹如姓名之于人,一个好的商标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商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商标的翻译是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各商家对商标的翻译非常谨慎。自语言产生以来,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就随之产生,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有所表现,若商标的翻译不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和审美心理,就很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结合商标的翻译策略,研究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可以促进商品的推广并有利于品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丁群 《考试周刊》2013,(28):34-35
商标是商品的名称,独特新颖、妙趣横生的商标品牌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商标翻译对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翻译必须考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翻译商标时,应该根据商品销售的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适当地运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化语言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原理,既要遵循"忠实"、"通顺"、"等值"等翻译原则,又要发挥语言的美学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译出原文的风韵。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国商品的不断涌入及中国商品的大量走出,商标翻译愈显重要。而译者作为一个主观的影响因素,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本文以部分商标翻译的实例为基础,分析译者在商标翻译过程中需处理的关系和平衡的矛盾,着重指出不同翻译理论对译者的影响,并提出译者需提升部分意识以期更好的承担商标翻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同任何翻译一样,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商标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商标源语接受者对商标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在翻译商标词时,译者应在等效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尽可能将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效特色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1.
商标是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标志。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商标译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文章从模因论与商标翻译的关系入手,指出了商标翻译的过程也是一种打造成功目标语语言模因的过程.分析了语言模因论对于商标翻译的几点启示,希望能为商标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商标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国际商贸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商标不仅是一个商品的代号,而且起着宣传产品、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因此翻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采用不同的方法准确灵活地进行商标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商标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通手段使译文顺应商品的特点、目的语语言系统、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消费者心理等要求,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商标是商品的象征或标志。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商标的翻译更加标准与规范。本文从英汉语言的特点及商标的宣传功能提出商标翻译时音意、文化相结合的主张,真正发挥商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商标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商品符号的商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的翻译也就不可忽视。本从商标的定义及分类、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和商标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论述如何提高商标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商标对于产品市场开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商标词由于其功能特殊,意义多重及负载文化的特性,翻译难度颇高。Versc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语境灵活选择语言,以达到交际意图。在翻译商标词的过程中,译者应顺应产品特性,目标语语言习惯,目标市场社会文化内涵及消费者心理需求,实现翻译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商标是商品表面或包装上的标记.商标名的翻译是广告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不管是中文商标的英译还是英文商标的汉译,都会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按照等效原则的理论观点,商标的译名在语言上应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本文拟翻译商标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商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商标译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成败。然而到目前为止,商标翻译仍缺乏一种普遍、有效的理论指导原则。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关联-顺应语用模式引入商标翻译中,旨在为商标翻译提供一种宏观的理论指导,从而使商标译者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9.
姜文婷 《考试周刊》2007,7(46):62-63
商标或品牌,作为企业与产品形象的代表,是企业宣传产品和抢占市场的有力手段。商标翻译不是由原语到译语的简单文本替换,而是一种集市场学、广告学、跨文化交际学、美学及心理学原理的文化与经济行为。在当今社会,女性消费者已成为现代市场的主力军和消费潮流的先锋。商标翻译尤其是女性购买品的商标翻译能否赢得女性的青睐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本文从女性消费心理角度探讨了外文商标汉译中需要传递的情感因素,并通过译例分析说明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商标作为商品竞争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商品在市场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商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商品的形象、实力和信誉。该文在分析商标概念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商标翻译的原则,提出商标翻译的方法,以此更好地推进商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