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都是有思想情感、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知识经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哲学世界、自己的道德观、自己的审美……这一切构成了儿童独特的生活世界,因而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五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 设计思考:“知识课堂谓之器。文化课堂谓之道。”数学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古代数学名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背景和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万千信息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4.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知识这条明线,数学被教成了毫无思想的纯知识,学生的A主学习被忽视,或是被教师权威强加。数学学习有的是知识、技能与技巧,唯独没有思想。让课堂产生学生的思想,数学学习中就应该有奇思,有妙想,有自由的个性和思想,获取知识——渗透思想——催生思想,应该是数学教学的流程,而催生思想要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一生的理想追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怎样如何从“儿童立场”出发,催生数学思想,让课堂圆融共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三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初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都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数学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实践数学。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在数学教育中的突出表现是缺乏对数学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缺乏对各民族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数学教育的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也正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倡的,教材编写中应“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联系.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中不尽根数的估算,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不同,解决策略更是灵活多样,尝试从多元文化数学的视角对历史上“不尽根数的估算”做出述评,既可以丰富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又可增加趣味性,体现多样化,增强学生探究其中算理的欲望;也可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数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7.
葛存红 《广西教育》2007,(7A):89-89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源于外部,而数学逻辑知识主要来源于儿童自己本身。”也就是说,数概念是儿童自己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数学需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理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基于情感因素对儿童的认识及其发展的影响,我们在数学活动中应注重运用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积极效应,全面激发幼儿的愉悦情感和学习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肖君 《江西教育》2009,(7):55-56
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是有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把“儿童”当儿童、把“生活”当生活、把“数学”当数学、把“文化”当文化,让数学课堂具有原汁原味的童趣味、生活味、数学味、人文味。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爱岗敬业。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总称,一切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是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递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传播数学文化。近年来,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文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一个理念,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的要求。而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关系的看法,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知识中心论”,就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高能力,于是把培养能力放在次要位置;有“能力中心论”,就是以培养能力为主,认为有了能力就可以自己去获取知识,于是把传授知识放在次要位置;还有一种“学生中心论”,就是认为能否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教给他们生活需要的实际知识。这三种观点在数学教育史上、在不同的地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三种观点都有些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强的自然学科,在社会生活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思想向前 迈进。笔者基于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以“数学文化”为着 眼点进行思考和探究,试图围绕数学文化开展形式多变的数学 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营造浓郁的数学文化教学氛围,期望在教 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和思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 地经历一趟丰盈的数学文化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5.
数学,能够赋予儿童什么?改变儿童什么?这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探寻。曾经的认识是,数学是人类建构的产物。“学习就是在作结构的建构。”作为工具性学科,数学教学常常展现出其工具作用的一面:传授数学知识,让儿童形成数学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学生在知识体系、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等“认知结构”方面得到建立和发展。然而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研讨中,让笔者又有了新的感悟:数学教学,在改变儿童的内部世界(认知结构、认识观、价值观等)的同时,也需要影响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渗透数学文化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旨归.在揭示知识本质过程中、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都可以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渗透包括数学知识背景的丰富、数学史的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等.在文化渗透中,儿童能够感受到数学语言之严谨、方法之精妙、思想之深邃.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万千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之,承认之,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让所有的教师都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如何找寻适合自己的并加以充分利用,是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也许小数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并没有其他课程资源来得那么直接,但是作为一种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报, “传播数学文化、开启思维之门、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习能力”作为办报的宗旨和方向,她更加贴近儿童。她所呈现的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活动、数学历史以及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等,也许不仅“作用”于学生,而且也“反作用”于我们的教师身上。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更有助于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和命题设计等等。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她的内容不仅充满儿童化、生活化、活动化的色彩,而且蕴涵着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的渗透。她对于我们进行教学的影响有时是显性的、直接的,而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间接的。她让我们的教学思路更加宽广,让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 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19.
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大量的有关数学文化的语句,课程基本理念中有“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课程设计依据中有“重视数学实践和数学文化”,课程结构中有“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和“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是确定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依据,正因为数学文化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很多要求,使得我们研究高考数学文化试题更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儿童、数学、教师问的真实相遇生成教学的“意义世界”。作为生命实践形态的数学教学,应当超越对知识技能的过度追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文化及其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徜徉在数学的“意义世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