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批语,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叶老说:“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么想才对,该怎么写才好。”作文的批语,不管是“总批”还是“眉批”,都要坚持“四忌”和“四要”。 1、忌公式化。有的老师把小学生的作文分成“好、中、差”三类,分别给予类似的评语。好的作文不外乎:“中心明确,内容具  相似文献   

2.
有感于作文的“精批细改”王如学校领导历来注重作文批改工作,往往以是否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精批细改”是指对学生作文中小至标点大到布局谋篇的不当之处,都要—一改正过来.并有眉批与总批。结果,翻开作文本,只见斑斑点点“一片红”....  相似文献   

3.
教师阅批学生的作文,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怎样才能使教师的“批”促进学生的“作”呢?我的做法是:教师批,学生改。教师的批主要是写眉批和总批。眉批是针对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层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开头和结尾写的,而总批则是以体现写作训练重  相似文献   

4.
谈谈“眉批”新疆张蔚霞一、启发式眉批对记叙繁简不当,评价人物事件不恰其分,材料与观点苦即苦离,写作方法选择运用不当等等,宣用启发性眉批。这种层批,指出问题所在,促使学生思索,记取有益的教训,避免仿后出现类似的错误。这种眉批,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师负担最为繁重、最费时的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日常习作的评改。常听老师们埋怨:我们教师不辞辛劳地批改,写了眉批,再写总批。当习作本发回学生手里,能有多大的效果……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反思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对小学生习作评价:“当面”最有效。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改”,常常是“白辛苦”一场。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学生习作上添改了一句句、一段段的佳句、好词,可学生只扫一眼成绩,对批改的内容连看也不看。要改变这种劳而无获的状况,就必须在“批”上下工夫。恰当的“批”,能引起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激发练笔的渴求。所谓的“批”,就是不直接给习作修改或添补,而是写出关于修改的“批语”。写批语时要注重三点:一要把握习作的要求;二要把握材料的选择;三要针对习作中明显存在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从教师的批语中得到启示,明白存在的缺点,明确修改的要求。“批”,可分眉批和总批。眉批的批语:一是指出语病,二是提示写什么。重在引导启示,不作直接的修改。学生把批语一一编上序号,按号进行修改。如写《我的×××》这篇习作,要求用具体的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给学生的作文写眉批或总批,决不是为了装装样子,应付领导的检查或避免家长的不满,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因此,我们给学生的作文写批语要从实际出发,体现“三性”: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针对性,指的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在批语中提出因人制宜的要求;实用性,指的是批语要对学生有用,便于学生消化,再实践;启发性,指的是在批语中提示修改办法,或提出思考问题,或布置练习作业。要体现“三性”,具体的做法是: 一、指出毛病,让学生修改批改学生的作文,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量力性原则,凡估计经过提示,学生能自己动手修改的,教师可以不改,写个眉批,指出毛病,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8.
总是觉得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头疼、最劳累的工作。教师辛辛苦苦地批呀、改呀,又是眉批,又是总批,可发到学生手里,却只换得他们看一眼等第就置之一旁的结果。真是很无奈。为了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笔者在作文“当面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觉得小有收获,将之采撷。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师负担最为繁重、最费时的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日常习作的评改。常听老师们埋怨:我们教师不辞辛劳地批改,写了眉批,再写总批。当习作本发回学生手里,能有多大的效果……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反思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对小学生  相似文献   

10.
谈“评点”     
古代一些评论家,他们运用眉批、央批、总批、音义、序解等,对古代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进行评点。这些评点方式,无论对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或对语文教学都极有帮助。明代李卓吾是评点的高手,他认为评点“如按曲谱而中节,针铜人的中穴,笔头有舌有眼,使人可见可闻,斯评点之最贵者耳。”因此,文章一经李卓吾评点,“见者忻然传颂,争先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批改的方法形式多样,各不相同。我在多年的作文批改中尝试了——赏析式作文批改的方法。无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还是对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何谓“赏析式作文批改呢?”简言之,就是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边欣赏、一边分析学生作文优缺点的批改方法。具体做法是:批改结合,方式多样,掌握原则,搞好讲评。一、基本理念1.批改结合赏析式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大部分。“批”分为眉批和总批,眉批一般写在作文右边的空白处(要求学生留出3~4格),主要指出作文在字、词、句、段、标点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案例·嘶马小学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领导层例会,负责教导的李主任正在向大家汇报上周工作:“上周三我在查阅中高年级任课教师的备课笔记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时,发现阳老师近来工作不负责任,教案都是简案,作业批改很马虎,尤其是作文批改,一篇作文中竟有八九个错别字改不出来,病句不改,眉批总批全无,完全把大作当小作改”。李主任提高了嗓门,似乎更加激动地说:“更可恶的是,上周业务学习时,我在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他不负责任的行为后,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批”即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通常有眉批、段批和总批3种;“改”,即修改,就是对作文中的错误和不妥的地方加以改正,通常有增、删、调、换4种改法。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十分精细,既积极地肯定学生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也不放过诸如用错标点符号、誊写格式有误这样的小毛病,应该说这些老师是很有责任心的。然而仔细想想,被老师们以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批得“…  相似文献   

14.
眉批和总批是语文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常用的两种手段.实践中,笔者逐渐体会到,眉批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总批所评的是写作态度、主题思想、结构安排、语句组织、书写情况等方面的优缺点,比较宏观、概括、笼统,学生难以把握;而眉批则着重于字、词、句、段的具体问题,能够明确、具体地指出习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好在哪里,为什么不好,从而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因此,语文教师应十分重视写好眉批,学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眉批.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苦读寒窗十余载,却写不出一篇文从字顺的文章来,其原因究竟何在呢?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老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发还给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岂不是白费?”就揭示了其中玄机。事实上尽管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修改错别字、病句,加眉批、做总批,可作文发下去,大多数学生只看等级或总批,至于眉批和修改意见却很少有人问津,更不要说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批,该如何写作,如何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等等。可见,“精批细改”对教师来说是白费精力,对学生来说则是收效甚微。而且这种做法更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如何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呢?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自己寻找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呢?首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即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巧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应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使他们养成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叶老也说:“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也难得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6.
眉批、总批,精批、细改,已成了语文老师批改习作的传统做法。这样的传统做法不知耗费了语文老师多少时间和精力,多少次让语文老师感到身心疲惫,学生却收效甚微。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的批改形式须要改革,要变教师单向批改的模式为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修改形式,这样就能为习作批改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7.
眉批和总批是语文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常用的两种手段。实践中,笔者逐渐体会到,眉批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总批所评的是写作态度、主题思想、结构安排、语句组织、书写情况等方面的优缺点,比较宏观、概括、笼统,学生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8.
高红 《四川教育》2004,(12):45-45
在学生作业的精彩或问题处加上“眉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种个性化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中常用的“眉批”方式有:表扬鼓励式。对学生作业中巧解、妙解、活解题目的,在“眉批”栏内写上“富有创见”、“解法真巧妙”、“肯动脑筋”等激励性评语,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使其继续奋发向上。委婉批评式。对于有明显错误或有问题的地方,如果简单地打上“×”,学生更正时就很难明白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如果在差错处画上红线,示以“?”,并在眉批栏写上“想一想”、“验算一下”、“运算顺序对吗”等提示语,这样,一方面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提高学生驾驶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 ,就必须加强训练的力度 ,培养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训练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读、画、评”的习惯 ,其中心是“评”。“评”就是评点文章 ,可按评点字词、评点句子、评点语段、评点篇章结构这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而评点的方法则可采用圈画、批注 (眉批、旁批、夹批、总批 )等。这种作法 ,对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很不适应。因为在小学里 ,学生照抄老师板书 ,老师板书多少 ,学生记下多少。现在要变老师写为学生写 ,老…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作文的指导和批改上可真是煞费苦心。譬如,写作前老师要详细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确定文章中心,如何根据中心去选择材料,怎样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等。甚至连该用哪些词语都板书出来给学生运用。学生写作后,老师还要来个“精批细改”,段段眉批,篇篇总批,通篇见红,教学可谓认真负责。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