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释“”———兼论《公》中之“公”自保利博物馆 (polymuseum)收藏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公”以来 ,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学界于其铭文读释和文物价值 ,大部分已取得一致看法 ,唯有个别文字的读释尚存在分歧。如“公”之“”字 ,李学勤先生释“”为“遂” ,裘锡圭先生读为“豳” ,美国学者或以“X”代之 ,以示不能确定。近来 ,刘雨先生著《豳公考》一文 ,认为该字应读“豳” ,“读为‘遂’肯定是错误的”。①笔者近期亦对此字进行了一番分析比较 ,并考稽史料 ,发现该字实为“燧”字 ,青铜器应称为“燧公”。李学勤先生…  相似文献   

2.
近三十年来,由于史前考古学的发展以及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思路的创新,使得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呈现出学术流派纷呈、研究成果兴盛之貌,然"释古"大业仍任重道远。本文旨在剖析"释古"思想来源、检讨"释古"与"疑古"之争、阐述"释古"的功绩和困惑之基础上,对近代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学术走向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无赖"等词语的训释,有助于对文献的正确解读,尤其是对有关古代天文术语的训释,可以订正以往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巫"是最早的汉字之一。对于"巫"字的造型,目前学术界考释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巫"为卜筮之筮,二是将"巫"释为四方方位,三是将之释为舞,四是释为巫师使用的做法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将之释为一种人、地名、国名、神名。本文只取前四个主流说法进行分析。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于"巫"字的考释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与工同意"句,历来有不少学者进行考证。而笔者认为若能详细论证"与工同意",对于释"巫"的义源也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曾巩的儒释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巩集》收录之佛门题记 ,虽于佛教不乏针砭 ,但独于释门人才之盛叹赏不已 ,并因之惋惜儒道之中 ,缺乏如此既高度敬业 ,又具备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曾巩对比儒释两教人才之现状 ,以及人才选拔和储备情况 ,得出人才危机是儒道振兴的最大障碍的结论。本文透过作品 ,对其儒释人才观进行分析 ,认为曾巩对佛徒之赞叹 ,实际是对儒道门庭冷落之哀叹。所以其赞扬僧徒 ,丝毫没有改变他反佛之立场。  相似文献   

6.
吾公百年     
我们那地方,管爷爷叫公。掐指算来,公是1916年生人,要是还在世,今年正好一百岁。从农历1998年春节大年三十离开我们,到现在已经过去18个年头了,想来却恍若昨天。公大名吴德圭,又名林海,正直、厚道,历经磨难,却一辈子从没服过输。公因为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且为人处世没人说什么闲话,老少都敬称他"大公"。  相似文献   

7.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1991年11月,黄浦江畔耸立起一座巨型斜拉桥:南浦大桥。欣喜的上海市民纷纷相约去“看桥”。两年后,更大更壮观的跨度达602米的斜拉桥杨浦大桥又通了车,成为90年代上海经济的新一轮飞跃的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事业高速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交通保障。京九铁路、南疆铁路、南昆铁路等重点工程已通车或在建。道路总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98%的乡通了公路。改革带来发展,难怪邓小平站在杨浦大桥上说:“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相似文献   

8.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陈奇猷校注的《韩非子新校注》,是《韩非子集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出版)的修订本。该书与《韩非子集释》一样,不但没有“选择精良的版本加以校勘”,而且在校勘与注释方面均有抄袭之嫌,以致错误百出。研究《韩非子》者在引用时,不可迷信该书,以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9.
把经济这个硬题目软做,我最佩服的是新华社已故名记者华山同志。50年代,他写的建国初期经济恢复的文章,不管多复杂的技术,多枯燥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却能让人一目了然,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然,他写什么是先把什么理解透了,然后用他那独具魅力的新闻报道语言精确巧妙地叙述出来,使内行与外行的人都爱读。我还佩服新闻界的老前辈邹韬奋同志,他的《萍踪寄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统合儒释” ,从理论上讲 ,有其历史的、文化的推演逻辑 ,其佛学思想对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是士大夫吸收、消化佛教的一个典型。本文分析了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的价值、意义 ,并结合今人对之的具体评价 ,提出了与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人不同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