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这不仅是故宫首;欠举办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也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本次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百余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多方面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寇月朋 《收藏》2014,(5):148-149
苦铁不朽——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专场震撼登场 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吴昌硕(别号缶庐)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亦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传承者。在近现代画坛,其地位与影响力无人能及。他的艺术影响直至其后的二三代人,众多近现代绘画大师投其门下,执弟子礼。他的艺术也得到金石画派之外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回响,并播及日本,影响河井仙郎、长尾甲等。他们或经吴昌硕亲授,或间接受益于吴昌硕,  相似文献   

3.
施作雄 《收藏》2007,(12):96-99
20世纪初,中国画坛由吴昌硕开创的金石大写意一派新风,熔诗、书、画、印于一炉,集文人画艺术之大成,影响深远,齐白石、陈师曾、黄宾虹、潘天寿、王个簃、刘海粟、朱屺瞻、沙孟海、诸乐三、吴茀之等人,无不受到启示,追求浑厚、质朴的审美精神也由之成为一代风尚。作为吴昌硕的衣钵传人,王个簃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为全国继承和发展吴昌硕画派艺术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师吴而不囿,探索创新,开创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陈卫卫 《收藏》2020,(3):66-67
王一亭(1867~1938年),浙江湖州人,号白龙山人、海云楼主,既是著名的书画家,又是杰出的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名士,曾任军政府交通部长、商务总长、中华银行董事、上海总商会主席等职。自幼喜爱绘画的王一亭,12岁时已经画名远播,被视为少年奇才。师从任伯年以后,王一亭深受其画风影响,并能汲取各家之长。而吴昌硕的指导,让王一亭的画艺日益精进,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超凡脱俗、明丽雅逸的风格,终与吴昌硕、齐白石并称为"写意画三大巨匠"。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3日至7月15日,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含正殿及西配殿)推出书画馆搬迁后的第一个展览"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共展出绘画70件,书法13件,碑帖2件,印章24件,图书及其他4件,共计113件文物。此次展览基本上建立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基础上,同时为了较为完整地呈现吴昌硕的艺术面貌及活动历程,亦有少量展品借自浙江省博物馆及北京画院。本次展览并无明显时间线索,而是希望从不同角度对吴昌硕艺术成就做全方位展示,分  相似文献   

6.
沙伟 《收藏》2014,(11):35-40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年)诞辰170周年。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曾言自己“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且金石、书法、诗歌、绘画“四绝”,又融为完整的一体。其篆刻、书法和绘画水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公认为艺坛泰斗和“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  相似文献   

7.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界》2013,(12):102-106
潘天寿(1897—1971年),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是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  相似文献   

8.
朱浩云 《收藏》2010,(12):56-59
民国时期,在吴昌硕之后,吴湖帆、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四人异军突起,成为海上画坛的风云人物。他们都以擅画山水而享誉大江南北,人称“三吴一冯”。当时,他们的画价不仅高,而且销路好,可谓出尽风头、占尽风光。然而,他们的艺术道路特别是作品在当今艺术拍卖场上的表现却是令画家和投资者回味的。  相似文献   

9.
岳岩 《收藏》2010,(12):4-7
2010年10月22日至25日.香港苏富比在北京举办了“西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参展油画均出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艺坛巨匠之手。虽然构成展览的仅有21幅作品,但其受关注程度似乎超过了香港苏富比以往任何一场拍卖预展。与之相比,同时亮相的钻石专场则黯淡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沙伟 《收藏》2014,(21):35-40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年)诞辰170周年。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曾言自己“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且金石、书法、诗歌、绘画“四绝”,又融为完整的一体。其篆刻、书法和绘画水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公认为艺坛泰斗和“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纵观中国书画中的人物画发展史,其从宋元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尽管明万历时期学者利玛窦(1552~1610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宫廷画家郎世宁(1688~1766年)这两位意大利传教士为其注入了西洋人物画技巧等新的血液,但总归是难挽颓势、影响甚微。相较于清代山水花鸟画的繁荣,人物画日趋没落。直至吴昌硕时代,中国的水墨人物画开始呈现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李挺 《收藏》2013,(9):20-31
悲从中来,鸿雁哀鸣。徐悲鸿,这位影响20世纪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博取众长,融汇中西,开辟了一条中国画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闫立群 《收藏》2010,(9):58-67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绘画艺术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而发生了巨变,新与旧,中与西的审美意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各种美学观念。这一时期,绘画名家层出不穷,有开现代国画用色先河的吴昌硕;有把民间艺术情趣融入文人画中,最终开拓大写意新境界的一代宗师齐白石;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1,(2)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韩国首尔拍卖行在北京举办印象派及现代大师画作特展,这是继2010年10月苏富比在北京进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后,又一轮寄望内地藏家关注西方艺术品的展览。首尔拍卖行是最早在香港进行西方艺术拍卖的拍卖行——2008年在香港设立分部之后,同年  相似文献   

14.
开篇语     
《收藏》2016,(7)
正一部书画史,半部出湖州。作为一座拥有2300年建城史的古城,地处中国太湖南岸的湖州历来就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崇文重教、翰墨飘香,是中国藏书、丝绸、湖笔、茶、竹、书画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以南朝最大的藏书家沈约,元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赵孟(?),明代最优秀的书籍出版家、开套印本新风的凌漾初,近代最大的书画收藏家庞莱臣,海上画派领军人物吴昌硕,古钱币大王张叔驯,文博大家徐森玉等为代表的一批收藏研究及艺术创作的巨匠。《收藏》特别策划"湖州专辑",分上、下两辑刊发相关文章十二篇,系统介绍湖州从古至  相似文献   

15.
归来鸿 《收藏》2008,(12):70-71
2007年冬月,中国近代绘画大师吴昌硕先牛逝世80周年。窗外大雪纷飞,古城西安的几位同道围炉夜话,谈到了海派,谈到了吴昌硕(1844~1927年)。座问有人说:我知道西安某减家收藏有吴昌硕的化卉四屏,极精,可借来欣赏。  相似文献   

16.
骆风 《收藏界》2012,(12):88-92
吴茀之(1900-1977年),初名士绥,字茀之,以字行,改名■,号■子。幼承家学,稍长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尝得吴昌硕、王一亭等名家指点,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为"白社"画会的创始人之一,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对中国画系的学科贡献极大。吴之工书法,善诗词,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1):46-49
为纪念明代艺坛巨匠董其昌诞生450周年,2005年9月3日至11月20日,澳门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同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特携手合办“南宗北斗—澳门举办董其昌诞生450周年书画特展”,推动中华文化及学术研究,将中国传统艺术辐射至海外。谭伯源等主持剪彩仪式。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20,(7)
正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Galleries),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艺术博物馆。乌菲兹美术馆因为其非凡的古代雕塑和绘画收藏而闻名于世,藏品中不仅包含了乔托、波提切利、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等意大利各个时期的艺术巨匠的杰作,也包含其他欧洲国家的绘画精品,尤其是德国、荷兰和佛兰芒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9.
李挺 《收藏》2013,(5):150-151
2013年是徐悲鸿逝世60周年,由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艺术研究院、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安美术馆主办的"魂系长安——艺坛巨匠徐悲鸿精品展"于1月20日至2月28日在西安美术馆举行。如此规模的徐悲鸿作品展在陕西乃至西北还是首次举办。徐悲鸿一生中未到过西北地区,他生前主要在京津和长江以南地区以及海外活动,但他与陕西的一些艺术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一些学生毕业后来到西北工作,徐悲鸿的艺术教育理  相似文献   

20.
<正>变,让因循守旧的文人笔墨以灵活多样、千姿百态的面貌重新示人,使得更多人看懂了中国绘画、喜欢上了传统艺术,任伯年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让一门古老的艺术焕发了生机。这种变,让任伯年从清末高手云集的海上画坛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海派巨匠。平民出身的他关注着生机蓬勃的现实生活,抓住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在当时,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士绅商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