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福州传统古塔浓缩了宗教文化、建筑技术、雕刻艺术、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诸多元素,是福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闽都兴衰沉浮的沧桑历史。福州传统古塔中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的建造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古塔的石雕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闽都佛教发展状况,宣扬了福州民间的风水理念,体现了福州的民风民俗及其传统的诗词文化,实录了闽港的航行历史,蕴含了极高的文物考古价值与人文观赏价值,体现了福州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在美学经济的当代,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漆艺术的产业化,是实现漆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于地方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于城乡统筹发展非常重要。对漆艺术价值的全面认识,漆艺术价值评估、价格确定等机制的完善和确立,是决定漆艺术产业化能否被有力地置于战略高点,是漆艺术发展的统筹规划及适宜策略的系统实施能否有效推进的前提。漆艺术产业化,需要重视其艺术产业、视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属性,需要以漆艺术的充分发展,漆艺术品的集群化生产,以及完整漆艺术产业链的打造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漆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艺术形态。目前,相对于国内其他在漆艺术发展气势比较高涨的省市来说,丽江市显得比较冷清,从事漆艺术创作的人员也少之又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在发展漆艺术方面有着良好的现有资源及一定的可塑空间。文章根据丽江当前漆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关于如何发展丽江漆艺术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考证,认为张真君祖殿的选址、建筑构造及装饰艺术和宗教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明清时期福州地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福州地域普通老百姓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善良朴素的心理,不论从建筑、文化还是艺术的角度,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福州古桥文化是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仪态万千的福州古代桥梁,既展示出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又体现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显示出福州地域文化的巨大创造力。福州古桥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1)闽中桥梁,可甲天下;(2)傍山依水,奇巧险峻;(3)内涵深厚,形式巨丽;(4)闽都沧桑,桥以裁史。  相似文献   

6.
福州漆艺源远流长,从宏观上说,它的发展基本和我国中原地区的发展情况是一致的。根据典籍与墓葬发掘,可以说福州漆器成熟于宋代。  相似文献   

7.
从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到福州评话《新茶花》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9世纪末流行一时的茶花女故事在中国传播、本土化的过程。福州评话《新茶花》不管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对《茶花女》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但其发展与几乎同时代、同类型的作品《孽海花》又有所不同。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受到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及西方思想观念的洗礼,尤其是评话的艺术形式呈现,使得《新茶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思想观念上又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陈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52-154
茶亭十番音乐,是产生在近代福州城市文化中心的民间音乐。十番音乐的产生源自城市文化需要,其发展则来自市民的积极参与与城市文化的影响。它生存的土壤正是福州丰富的民俗活动。十番音乐的精神内涵,满足了市民自由奔放的文化心理,其艺术特色也与市民文化中的欢快、哗闹的格调相吻合。在十番音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民间大众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漆工艺传统"适用性"的失落,导致了产业畸形发展,具有结构性的缺陷,产品定位与技术发展局限于奢侈品与艺术品,使它在日常社会领域缺乏深厚的市场根基,随着市场转型,其脆弱性充分暴露,整个产业陷入危机.就福州脱胎漆艺而言,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亟待解决:传统技艺面临中断、后继乏人、研究缺位、产业畸形、需求严重不足、国家扶持未能切中要害等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是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传统漆艺技艺的传承问题不容乐观.对福州漆艺传承和发展,以福州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栽体,探讨漆艺的历史文化背景,现状及研究方向。把艺术教育、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使高校成为传统文化与技艺继承传播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1.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历史使得福州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市中心一片古老的历史街区。历来是社会上层人士的聚居地,由此形成的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州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发掘三坊七巷文化素材、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构造福州城市主题文化等措施,开发三坊七巷文化,提升福州文化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闽都文化是在福州地区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经过长久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文化,它与区域经济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生互动的关系,闽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开拓性、务实性等特质,对近代福州钱庄的经营理念、经营过程、发展变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中,艺术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了发展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欣赏和表现创造的能力展开。从福州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本土音乐教材,以原创节奏活动《福州小吃》为载体,开发幼儿喜欢的福州话音乐,引导幼儿用肢体、节奏、福州话去感受和发现本土文化的美,用孩子喜欢的节奏类型去表现和创作不同节奏的福州方言,同时让其体验到同伴间合作创编节奏的快乐,激发幼儿爱说家乡话、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郑鑫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5):136-139
福州漆艺有一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制作体系,其中许多工艺技术例如器型工艺、彩髹手段、装饰技法、推光技术仍然代表着当今世界漆艺的最高水平,它是历代漆艺家辛勤劳动的成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总结和整理这些经典技艺,对于传统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温泉文化与福州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温泉旅游成为一项时尚的体验旅游.它融温泉文化、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其核心足温泉文化.我们在分析温泉文化的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福州温泉地理分布特征,总结出福州温泉文化有四个特征,并结合福州建设“温泉旅游文化名城“的实际,提出福州温泉旅游开发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福州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打造以海洋文化为内涵的福州房地产业发展新思路.认为福州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应将海洋文化内涵中的经济特质很好地融入福州现代房地产发展中.以进一步促进福州城市的发展.文章从福州海洋文化内涵中的悠久性、开拓性、包容性以及移民文化等方面,结合福州房地产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福州古塔在建筑类型、材料、平面、塔基、层数、高度、斗拱、塔檐、门窗、佛龛、平座、塔刹以及塔心室等方面既保留了江南和中原地区古塔的部分建筑样式,又根据福州独特的地域特征,进行了一些改造,具有典型的闽都建筑文化风格,浓缩了福州古代工匠天才的智慧与精湛的技术,蕴含着极高的文物考古价值与人文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8.
福州历史文化街区调查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坊七巷”和“朱紫坊”两街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和建设社区和谐生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更新的四项原则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是福州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中唐是福州发生显著变化的分水岭。从福州发展进程来看这一变化之主要因素,唐末王审知入闽当是这一时期福州经济、文化迅速崛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唐宋时期中央政治力量的推动,则是使福州进一步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是这些因素直接作用的一个结果。在不断地推动福州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促使这里在文化上不断与中原发生联系,不断吸收中原文化,并逐渐融入到中原文化的大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对艺术风格的生成有着直接的意义,中国画艺术个性的生成不能离开某些特定地域的山川造化、文化滋润和审美取向。多样性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异的绘画风格,同时也发展和繁荣了中国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