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春芳 《科教文汇》2013,(35):46-47,76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端之作。托尔斯泰在其思想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老子不期而遇,老子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吸引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解构老子思想的过程是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可分成三个阶段的研读实现的:研读翻译、选择性解读和最终的升华。融汇老子与其契合的思想到托尔斯泰主义中,并在其中实现了对“道”“无为”的动态阐述。托尔斯泰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方式,使得其作品凝聚了东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多元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磊 《科教文汇》2007,(9S):178-178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它的核心思想是“道”。除直接论述的内室外,其余可说是“道”论的展开,是“道”的运用。在哲学上的确提出“道”的概念,老子是第一人。“道”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下面结合建筑艺术谈四点。  相似文献   

4.
老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但他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最终坠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相似文献   

5.
李朦 《科学中国人》2015,(9):123-124
说起“道”家,其开山祖应该是老子,先秦时期道家的音乐文字实在过于简略,老子其人对于音乐究竟如何看,难求答案。因此要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观不得不从《庄子》谈起。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大家、文学大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音乐思想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老子》形而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文章对比了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7.
<正>老子的“贵柔”思想以“水”“婴儿”和“母”三个不同的意象为出发点,分别说明了“柔”不同的特征及其与“道”之间的关系。老子将人们都能接触到的这三者作为论述“柔”的关键,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道”的特性。所以老子关于“柔”的论述,最终都要落足于“道”。老子的“贵柔”思想,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对于中国的哲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 对。太阳,大阴。——《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作为采历代兵家之诡道,集兵家诡谲之谋的兵书,虽然讲的是兵法中的计谋和策略,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六六三十六,每计都渗透了古朴的阴阳哲学,用阴阳燮理推演着刚柔、奇正、虚实、攻防、主客等对立关系的相互转化。其中,首计“瞒天过海”独树一帜,假阴阳学说科学、系统地阐释了公开军事情报思想。时至今日,这种朴素的公开军事情报思想仍生机盎然,不失其具体指导意义。现就此试作以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彭知辉 《情报杂志》2023,(7):1-7+54
[研究目的]梳理、分析《鬼谷子》的情报思想,提出研究中国典籍情报思想的基本路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阅读,采用两种研究路径,提炼出《鬼谷子》情报思想的基本内容。[研究结论]《鬼谷子》情报思想研究路径之一是“以今观古”,就是运用现代情报理论,发掘《鬼谷子》在情报功能及定位、情报内容、情报原理和方法、情报与决策关系等方面所包含的情报思想;研究路径之二是“以古观今”,概括《鬼谷子》“揣情”论、“制人”论、“知人”论和“听”论等方面的情报思想,并探讨它们在推动现代情报理论发展创新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的太极图上溯至河图、洛书,直接源于陈抟的无极图,建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太极图说》吸收了佛道的思想因素,对宇宙生成模式及万事万物的生化作了系统的描述,为宋明理学的创建奠定基础。太极图与《太极图说》是元极图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元极图与太极图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元极图是在太极图中央发现皇极的基础上确立的。在修炼方面,元极内景图对太极图修炼理论有了突破。  相似文献   

11.
试析《道德经》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巨作,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资源,可借鉴《道德经》的管理思想,以确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道"与"德",树立人本思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妥善管理人力资源,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无为而治"和"天长地久"。  相似文献   

12.
丁晓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38-238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里的“八条目”,同时也是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本文通过“八条目”联系曾国藩这位历史名臣,阐释做人的方式、准则,供现代人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士奇 《科教文汇》2013,(22):185-186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进行研究,探讨了三宝(或"德"、"朴"、"道")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区别于传统的西方心理健康体系的研究,突出东方文化中的和合的心理思想观。三宝的个体心理健康观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适应现时代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老子从天地不仁开始讲到圣人应该取法于天地的不仁、虚静,圣人应该像天地顺应万物一样顺应百姓自然的生存发展,应该除去过多政教法令,无为而治。老子这种“不仁”、“虚静”的思想其实都是老子“自然无为”这一政治思想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论《孙子兵法:计篇》军事思想在竞争情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孙子兵法:计篇》的军事思想在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诡道”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原则在保证竞争情报的有效实施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作为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氏之学”的经典兵书,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孙膑兵法》包含完善的“由知而战”思维逻辑和情报思想,这对于推动古典情报研究具有重大的补充价值。[研究方法]在现代情报理论指导下,梳理和分析《孙膑兵法》以情报为内核的“知战”思想,系统地阐发其在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反情报等方面的内容和特征,探究其“由知而战”的作战逻辑和情报体系。[研究结论]在“兵者不可不察”的思想指导下,《孙膑兵法》形成了与阵法紧密结合、具有一定兵阴阳色彩的“知道”情报体系,尤其是在“相敌”方面足以与《孙子兵法》的情报思想相媲美,但也存在明显的重理论分析而轻具体阐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罗晓光与申静合著的《‘老子'中的管理思想研究》从一个很独特的视角入手,研究管理的理念与思想。《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典籍之一,其深邃的思想已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浪潮中,研究几千年前的哲学家的思想,并试图寻找其对当代管理的意义,似乎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然而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管理念与思想却恰恰适应了新经济环境下对管理的要求。 总结全书,《‘老子'中的管理思想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该书以《老子》的哲学观点为依托,提出…  相似文献   

18.
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子存在身份的唯一可靠依据,本文从《道德经》中分析出老子立言、行道、传教的言说身份,并以此角度来归纳解析老子哲学的具体内容,以求在此切入点对《道德经》有一完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的德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关于德育任务和德育方法的观点上,其中德育任务是对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解读。在其全文表述中提炼出其德育方法主要包括格物法、慎独法、榜样表率法、推己及人法。这些德育任务和方法对现代德育的影响深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共出现七十四次。以往学者多从本体论、宇宙论、生命哲学路向来探究老子道的思想,而笔者尝试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道"。道是认识本体,是认识得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不可认识的,是异于经验知识的认识本体,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直观来把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