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逐渐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富人区"与"穷人区"也由此应运而生.居住空间分异使原本社区被打破,引发了许多城市社会问题,本文即关注其所衍生出的种种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远大、任务很艰巨,必须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统一水资源管理主体,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初始水权制度,完善水市场运行机制;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节水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等途径,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信息分化逐渐形成信息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能力低下严重阻碍其共享信息化所带来的社会发展成果,导致信息不公平现象并进而引起和加剧社会不公平.提高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能力是消除信息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完善信息制度,对信息弱势群体授之以渔和鱼.  相似文献   

4.
以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为西宁市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居住空间质量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高低区域;(2)居住空间质量以及各准则层的集聚程度各不相同;(3)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的格局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受到政府因素、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以及制度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据此提出应该科学识别居住空间质量的空间分异、加强居住空间质量及其他特征集聚程度的判断、提高居住空间质量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判断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议如何完善经济适用房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要让这一政策落实.必须对经济适用房的消费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机制.本文针对目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的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从完善经济适用房运行体系的角度给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存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居住人口的急剧膨胀和污染的不断加剧,城市环境质量也在逐渐降低,城市变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人们一直在探索理想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提出的生态城市理论正是为谋求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新模式,它的内涵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居住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是与人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应体现整体性、可持续性、进化性、自然性、和谐性、经济性等生态原则。 1.人居环境的生态转型我国的人居环境正面临四类生态转型: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从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8)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住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进行城市居住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综合考量居民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外界的居住环境。声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体验,只有保证声环境的和谐,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本文将具体探讨城市居住社区声环境评价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静 《中国科技纵横》2011,(24):152-15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住房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在影响着社会和谐进程的脚步,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台缓解了这一现状,随着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相继出现,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正在逐渐的完善,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其设计与其他住房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0,(3):24-26
新闻链接: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记者招待会,市长韩正在招待会上谈到了保障性住房问题。韩正表示,建设保障性住房,要做好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经济适用房现在刚刚试点,二季度在面上要逐步推开,争取2010年下半年在市中心所有区全面推开经济适用房的制度。上海的住房保障体系,一定要体现出上海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要鼓励居住、抑制投资、打击投机。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科技对社会公平的冲击体现在加剧原有的社会不公平和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平两个维度上。科技作用于经济使经济差距扩大;作用于知识使缺乏科技知识的公众处境艰难;科技作用于竞争等社会机制产生新的不公平,某些生命科技可能将人自身的差异转化为不公平。除了继续发展科技使科技不断修正自身外,还需要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合力调控、普及科技使用知识、规范科技在竞争机制中的应用以及对重点领域科技进行平等调节等辅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