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摘句法归纳段意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就是从文章中摘录能够表达某一段意思的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用这种方法归纳段意的关键是指导孩子找准能够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指导孩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让孩子在读懂一段话的基础上,先弄清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然后再看是否有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相似文献   

2.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3.
在语段中能反映全段内容的句子叫中心句,有的课文全段有一个中心句,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中心思想。阅读课文抓住中心句,能加速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摘句法。文章段落里有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总述句、中心句、过渡句等。概括段意时,可以直接摘抄下来,或稍加修改后作段意。归并法。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意义段也是如此,由几个并列的自然段组成。那么我们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取舍法。有些段落结构是因果式或顺承式的,概括段意时,可以先理清层次,然后采用取果舍因或取主舍次的办法。概括法。有的文章内容结构比…  相似文献   

5.
一个语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后衔接的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组合而成,它能准确地叙述一件事,描写一个细节,说明一个问题和阐明一个观点。语段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形式上,构成语段的每个句子都有表示句子的语音停顿,书面上至少要有两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这种语段,既不同于阅读分析文章划分的意义段,又不同于只有一个句子或复句的自然段。结构上,语段开头常有中心句,概括地提出语段的中心意思,或确定语段涉及的范围;围绕中心句而展开的句子称为支撑句,或叙述,或阐释,或描写,或说明,  相似文献   

6.
概括段意是一种思维训练。我运用以下六条规律,引导学生理清句间层次,抓住概括段意的思维点,效果较好。 一、总分关系意在“总”。 对于那些采取总述与分述或概括与具体叙述的段,要根据总述句或概括句来概括段意。如:《草原》一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一总述句概写了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总印象,可从这里入手概括段意。 二、层层深入意在“后”。 有的段中的几层意思,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说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句群,也叫“语段”或“句组”,是指前后衔接连贯,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这个定义包含这样几层意思: (一)句群是由一组(两个以上)句子构成的一级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这是它和复句的区别。 (二)一组句子组合成一个句群,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按照一定的事理来组合,前后衔接连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三)句群中的各个句子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每个句子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意思来发挥,为说明同一个中心意思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段写了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符合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用不完整的句子归纳段意,段意应该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词或词组。后者只能用以编拟文章的提纲或小标题。段意与提纲及小标题共同点——都是对课文内容分段的概括。不同点是:段意是对一段内容的简缩或基本概括;提纲则是用短语对该段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用段内主句概括段意(1)总分关系的,一般总的一句是主句。先概括后具体写的,一般用概括的一句做段意。如《猫》的第一段有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段中有总结句的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段落教学是由句过渡到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段落训练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认识能力、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就小学语文段落结构教学作些例析.段落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一般来说,无论是记叙、说明,还是抒情议论,凡属能够独立表述一个完整意思的段落,即完全段或称规范段,它的结构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起始部分.概括提出本段的内容或中心,确 定全段涉及的写作范围或中心意思,一般以首括句出现.它的作用在于介绍或说明全段要说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7,(8)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要理解文意,首先要理解句意,特别是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现代文教学应赏析什么,应抓住什么来赏析?我认为,应抓好十种语句的赏析。一、抓好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接的作用。如果是记叙文文段,首句多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顺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课文时要讲清楚自然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段的叙述层次,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自然段中句与句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小学阶段应主要掌握以下几种。 1.总分关系。它由总述的句子和分述的  相似文献   

13.
一、弄清句和句的联系,读懂一个自然段每篇课文是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读懂一篇文章必须从理解一个个自然段入手。只要我们弄清楚了一个个自然段里句与句的联系,抓住所要表达的中心,就能理解它的内容。1.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1)总分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索溪山谷的“野”》第二自然段。(2)主从关系,如人教版第十册《飞夺沪定桥》第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是主句。(3)因果关系,如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四自然段。概括这类自然段的段意,只须抓住结果即可。2.无中心句自然段的三种情况。(1)几句话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一、从课题入门就是抓住课文的题目,从中演绎与揭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其主要内容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如《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红四团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英勇夺取泸定桥的事。课题直接点明了这个内容。分析段意时,可从课题中“飞夺”二字入手。提问:“飞”指什么?课文哪些内容写红四团“飞”?哪些内容写“夺”,“夺”指什么?原因经过与结果是什么?分析课题,引导学生先找出中心段,再找出其余的次要段,很快可以概括出:1.红四团向大渡河挺进要夺取泸定桥;2.红四团飞速前进,抢在敌人援兵之前,赶到泸定桥;3.红四团英勇夺取泸定桥;4.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二、从各自然段的中心句入门有的课文,脉络清晰,有一个中心句,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再综合概括,就可以概括出各段的段意。  相似文献   

15.
一、语段抽义法示例 语段,也叫句组句群。说一段话或写一篇文章,要使用好多个句子。这些句子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句子与前后的句子在意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常常要把几个意义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它们前后衔接连贯,合乎事理。这样的一组句子就叫一个语段。一个语段往往有一个中心句,体现本语段的中心意思。语段抽义法就是找出中心句或者直接概括出语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重点句,能够表达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要加深理解。如何理解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最能表达句意的词语就那么一两个,也就是关键词语。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练习概括段意,是段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段落内容的具体特点,逐步交给学生一些独立概括段意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1.摘取要句法。有些段落结构表现为先总述后分述、先分述后总述或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其中往往有统领全段内容的总起句、小结句或中心句。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  相似文献   

18.
意义段的划分及其段意概括──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分层归纳法概括段意,最简捷的方法莫过于找段落中的中心句。但是,许多文章段中并没有直接表明段落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对于这样的段落,我们应该怎样概括其段意呢?这就要采用分层归纳法。例如:《大雪山》的第一自然...  相似文献   

19.
调整句序 ,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对这类题 ,许多考生都感到为难 ,因为光凭记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只有从中找出诀窍。那么 ,调整句序的诀窍是什么呢 ?一是要抓中心。一个句群 ,由若干句子组成 ,总是要说明一个中心问题。句序是围绕中心安排的 ,要调整句序 ,首先要抓住中心。这个中心 ,有的是用一个关键句 ,即中心句表达的 ;有的则是分散在整个句群之中 ,必须通过分析 ,才能概括出来。如 :下面这段话有些地方次序不当 ,意思不连贯 ,请调整好句序。①《资本论》第一卷写完后 ,他还要作一次文体上的修饰 ,他给恩格斯写信说…  相似文献   

20.
(一)掌握快速概括段意的技巧(5条) (1)抓中心句。中心句,即作者自己已经概括好了的段意。大多数段落(尤其是议论段和说明段)是有中心句的。中心句的位置,最大量的是在段首;其次多的是在段尾;有少量的在段落中间。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有的中心句虽在段首,但并非在第一句(在第二句或在复句的第二个分句);有的中心句虽在段尾,但并非在最末一句(在倒数第二句或复句的第一个分句)。找到了中心句,就等于准确地概括出了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