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含的隐形价值,不要简单的“就教材教教材”,应使学生得到更多有效的课堂信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仅是围绕选定的教材进行教学,虽然许多体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对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地进行了尝试,试图把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引入课堂,但其结果大多表现出内容连接与呈现比较生硬,或是信息量不足给人以蜻蜓点水和做秀之感,无法真正实现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当前制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阳光体育"的广泛实施,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据调查,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每周课时已达18节~25节,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承担早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应以教材为依据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试验中,有些地方在中学阶段仍以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某些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单元;也有采用给体育课命名的方法来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不能再用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的方法来设计教学单元,而应以体育教材为依据。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发展,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68%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理解,92%的体育教师认同"体育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者";仅有32%的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开发率;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校领导和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到从教学思想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特别注重运用体育教学三大规律,发挥"导、学、教、练、比"的作用,为实施有效的体育教学服务。近几年来,我在这五个关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是以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某一真实问题为学习的设计中心,以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为学习的组织核心,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同其他学科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意义关联,旨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方式应为问题式学习和主题式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协作存在困难、体育教师跨学科教学的能力亟需提升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经验缺乏等挑战。基于此,应建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并建立激励机制,以有效调动不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学协作的积极性;优化职前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注重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并提供竞赛交流平台,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构建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框架,为体育教师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进度,以科学关联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加快跨学科主题教学课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为体育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课程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沂 《体育师友》2006,(5):34-35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体育教师们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但是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是层出不穷的。体育课程改革在有些地区,学校的效果也不甚明显,究其原因,主要与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抵制有关。1体育  相似文献   

8.
<正>许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遭遇一编难求的窘境后竞聘上岗,又需面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驾驭课堂能力不足的困境。体育教师不禁要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维和技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一线体育教师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变革,在省市各级公开课上出现一  相似文献   

9.
<正>一、否定体育课的主轴线是教材的种种说法随着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育教师通过深入钻研教材与教法来不断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有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但令人不解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改革中,却出现了否定体育教材和体育教材研究重要性的种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已在我国发展近百余年,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也日新月异。学校体育经历了从学习前苏联的"劳卫制"到现行的"健康第一"八次教育改革,较其他学科及教师,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的地位始终没有相应的提高。学科地位,体育教师的地位得不到提高的因素仅仅在国家、政策,家长、学生吗?通过对体育教师发展的历史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体育学科及体育教师地位低下的本质原因。从学校体育学科、体育教师自身两大本质因素得出结论: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丰富和发展体育学科才是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的基本结构与单元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形势下,很多专家和学者均认识到单元教学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当前,很多体育教师在制订具体的体育课程方案时,均为单元构建动足了脑筋,但是何谓单元?它的依据何在?它应当如何分类?不同学制阶段的体育课程其单元特征又有何种区别?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恐怕难以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单元,也难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因此,这些问题完全有必要搞清楚。一、对体育教学单元的理解我们历来重视一节课的地位,认为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但是,形成系列的一组动作总要几节课才能教完;各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课程实施的视角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国家课程改革模式研究不足;学校对体育课程关注不够;体育教师的文化阻滞与能力缺陷是导致教学变革迟滞的因素。提出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加强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类院校承担学术引领、支持、合作责任;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合作文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社会与学校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身上,增大了对体育教学和部分竞赛结果的关注,却很少关注体育教师自身在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压力,对体育教师这一课程主导缺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来自西方。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开设的是"体操科",主要内容有整齐步伐与演习体势,竞技运动项目是没有地位的。1923年,虽然把"体操科"改为"体操课",引进竞技体育项目成为该次改革的主要标志,但因为体育教师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史论纲(一)(1949年~1976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的发展是学校体育发展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相伴而行。教材是实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与具体体现,也是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其建设发展历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体育发展的脉络。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体育教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经过八次改版。为了全面了解新中国教材建设的历程,本刊特邀请我国著名学校体育家、新中国体育课程教材研究的开拓者与历史见证人王占春老师,对1949年~2000年间,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情况进行回顾。拟分三期刊登。  相似文献   

16.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规则,作为体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对"大体育"教学观的推崇和对学科整合的误解,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变成了游离于体育文本之外的"花招",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有把体育课上成了偏向于思品课、电脑课、科学课、音乐课等趋势,偏离了体育学科的本位,产生了这样、那样有悖于体育教学常规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格式化",也不是全盘"拷贝",而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立足体育学科的本位,正视体育教学的规则,纠正课堂教学的行为,回归体育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以下简称"圈子")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体育工作者而搭建的一个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下,体育教师与各地体育教研员基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研等方面交流互动、展示自我。"圈子"中的生活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后,自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中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后,体育课程与健康促进的关联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更加清晰了,体育教师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正当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积极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近80%的学校在农村,超过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因此,抓好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首先抓好农村学校体育。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质量,加快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推进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20.
<正>从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到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研讨,体育学科的发展受到上至专家、学者,下至一线体育教师的深入研究。但研究多集中于教学实践课领域,对体育教学中的理论课很少涉及。而从理论课教学现状和学生倾向调查中可知:第一,体育教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