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份。教育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智力和体力提高的过程。体育能使人增强体质,使大脑保持良好的智力活动的机能状态,这就为智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理条件。过去一般认为,体育只能对人体产生良好的影响,只有智育才能发展智力。体育究竟能否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这个问题,想通过排球教学、训练、比赛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必须认真地研究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在讨论人才时,往往只注意到智力开发,偏重于研究和预测未来人才应具备的知识量、知识结构和智能的质量,忽视或根本不认识体力和智力发展的关系,不重视体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与比重将逐步发生变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不仅笨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消失,一般的体力活动也将减轻或被脑力活动所代替。因此,有人认为劳动力的体质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一种误解。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变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开发智力的要求高了,对开发体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改革要研究开发学生体力,也要研究从体育的角度开发学生智力。当前,学校里各门学科都很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唯有体育课反响不大。长期来,由于重技术轻理论,体育教学是  相似文献   

4.
1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1体育是伴随教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因素之一。远古时代,人们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发展了体育。可以说,体育从开始就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力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相似文献   

5.
体育智力说     
在时代飞跃前进、科学迅速发展、知识巨猛爆炸的今天,开发智力已成为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前提。教育是智力开发的基础,体育和教育同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范围。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讲,体育又是教育的1个组成部分和对受体育者的身心进行影响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不单是对人进行身体的影响教育,也是对人进行智力影响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两结合”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如何实施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体制(下称“两结合”体制),使优秀运动队向学校化过渡,持续稳定地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一、问题的提出1、“两结合”体制是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竞技体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使运动训练由体力投入为主型向智力投入为主型转变,因而优秀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的双重任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竞技运动中作用越来越大。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赛,也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吴亮: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能力、道德和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对此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学习的效力来自智力,智力来自精力,精力来自体力,体力则来自适宜的、长期坚持的体育锻炼。智力、精力、体力三者一脉相承,才能少年强则民族强,民族强则中国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我们当前在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中,在智力开发的同时,还要重视体力开发,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滑冰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季节性非常强,时间短暂的运动项目.在天津  相似文献   

9.
新的出路——初探能力、智力选材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努力挖掘人的体力和智力潜力是人才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理所当然是运动训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惜,现今的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实践,对挖掘和开发智力潜力还未引起重视,也没有提出更多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拟就智力选材及发展智力作一初步探讨。一、用挖掘智力潜力迎击挑战体育人才的选拔(以下称选材),经历了自然淘汰到以简单的生理、生化测定为依据的历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以往一直被认为是发展学生体力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很少有人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列入学校体育的任务之内。诚然,发展学生的体力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学校体育能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不是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呢?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到八十年代的今  相似文献   

11.
智力和体力在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中发展——最佳体力结构的追求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体育是人类为繁衍自身而进行的最基本的教育活动——体育使表观为体力的人体功能得到发展——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构成的国民体育中,学校体育是基础——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主体——中学体育的课内外教材由人体解剖生理、卫生、身体锻炼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2.
体力与智力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是人的生命素质的体现,是人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要落实身体运动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要处理体力和智力的内在关系。不能孤立体力,也不能把智力的培训狭隘地理解为文化教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技术掌握的程度和体育活动中竞技能力的表达都能反映出机智,机智就是智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学校体育才能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教育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基础,而体育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也将逐步由单学科转向综合学科,其内涵和外延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体育不仅能作用于智力开发的外部环境,而且能直接作用于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体力和智力教育而忽视心理教育现象,致使部分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消极、排斥、畏难、不思进取等心理障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起着负效应作用。为此,本文试图从心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引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方面,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有效增强体质,并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组织形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如何合理安排教材、严密课的组织以及课的运动负荷等方面作了许多探讨。但从当前看,如何在教学中促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使身体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这些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的任务,试图通过现状分析、文献综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以剖析,提出新的设想,以促进教学中学生体力、智力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学生完成动作和反复练习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智能结构;体能和智力发展的生理相关因素;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智力开发的过程;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们用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开发人类潜在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制于一定的道德观念,实践着一定的美学要求的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所以,旨在释放、增长人的潜在能力的教育,就不能不在发展智力的同时,相应发展人的体力。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能产生经济效益。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必然存在经济效益问题。那么,其表现形式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教育之所以能产生经济效益,在于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而劳动能力,即“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马克思语)通过教育,增长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提高其生产能力。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也具有较高水平的生产能力,而从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国民收入。而一个人要充分发挥其才能或生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一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是保证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所以,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而且更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智力活动正常;情感稳定平衡;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性格健康;适度的反应能力;注意力集中等。因此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健身与益智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智力要以优先发展体力为前提;健康的身体是开发智力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练既要强调练形强体,又要電视机体的调整和修复。我认为,只有阴阳、动静有机地结合,互补其短,才能够全面有效地增强体质,开发学生的智力。我国传统的健身功法,无论在健身,还是在益智方面,都有不容置疑的作用,如何结合体育教学去运用这些功法,这里谈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