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5.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占68.9%,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约占31.1%。其中东方网业务楼和上海影城二期等2个文化设施项目基本竣工,市重大工程大世界修缮实现开工建设。另外,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完成1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30个社区信息苑和1423个居委和农村信息点的建设,其中2008年全市新增27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个社区信息苑,823家信息点。2008年度宣传文化系统投资紧密围绕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结合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文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为视角,从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分析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西部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特殊意义,认为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的西部大开发,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论证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这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认识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寻求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使文化建设成为社会成员的高度自觉,形成具有鄂尔多斯地区特色的文化,使鄂尔多斯文化实现大繁荣大发展,为鄂尔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尊敬的读者,我刊拟定于2012年推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栏,有以下相关主题:一,文化建设的规律探讨;二,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五,如何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六,如何推动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6.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7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实施2131工程加强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广发影字[2002]30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精神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精神,市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全市8个旗区59个乡(苏木)镇(含9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尊敬的读者,我刊拟定于今年第6期、2012年第1期推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栏,有以下相关主题:一,文化建设的规律探讨;二,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五,如何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六,如何推动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47-I0048
2008年,普陀区文化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各项工作在巩固中发展,在开拓中进取,在创新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年内,普陀区文化局获评2008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获上海市扫黄打非有功集体。普陀区文化局和区图书馆获上海市首批迎世博宣传教育贡献奖,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肩负的重要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更好地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分清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正确制定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上海社科理论界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科建设。在一些重点学科领域和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如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上海社会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尊敬的读者,我刊拟定于2012年第1期推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栏,有以下相关主题:一,文化建设的规律探讨;二,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推动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13.
徐金记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56-I0056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了新一轮大国崛起之路。在全球化浪潮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上,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为国家机关,我局理应在检验检疫行业文化建设中,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概况2012年,按照“建设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两大目标,全市公共文化工作以促进均衡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搭建公共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平台,  相似文献   

15.
李舫 《文化市场》2007,(1):30-31
2006年的中国, 是文化中国,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焦点、看点,2006年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三大现象可圈可点:一是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之年,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高扬为证;二是文化大事件频仍发生之年;有首个文化遗产晶的到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证;三是文化现象典型化呈现这年,有民营文化企业站稳脚跟、选秀恶搞日炽、学术大众化普及化、收藏拍卖跟风、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等等为证。本刊发表的一组文章,对2006年中国文化发展关键词作出梳理。也期望与读者交流辨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全市群文工作者的努力下,上海公共文化工作坚持以推进上海文化大都市、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制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突破发展中的难点,嗣绕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举措,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主要抓好了以下3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序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3-16
2011年,上海文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继续向前推进,在价值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原创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上海宣传系统信息化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市信息化工作要点,促进信息化与宣传文化产业的融合,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信息安全的部署和监测,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中的作用,确保奥运期间宣传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全市城乡文化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实现。纵观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脉络,经历了普及发展、重点建设、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