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构建学生"自主学练"体育教学模式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帮助、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利用情景,动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章以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及现代教学理论的新要求为依据,结合武术自身特点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并实施“多层感官动静结合讲解法”。该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由过去在课堂上被动的被“填”的“鸭子”变成有思考能力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慕名心理 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非常重要,教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有点名气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慕名心理亮出“名牌”,资历较浅的教师要扬长避短,抑制学生的慕名心理。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可以在第一堂课安排理论教学;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可以用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来吸引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高效地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点拨式”教学法适应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科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尹志华 《体育教学》2009,(12):47-48
随着国际教育思想的大革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这一体育教学思路的转变对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就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实现“健康成长”,因为体育教师的健康成长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健康成长的基础。当然,体育教师成长的途径很多,比如参与课题研究、阅读专业期刊、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德国,流行于欧美、大洋洲等地的保龄球,是一项集娱乐、趣味、抗争和技巧为一体的“高雅运动”,能给人以身心和意志的培养与锻炼。为使学生能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初步了解此项运动,借助篮球和手榴弹等常见器材来模拟此项运动的练习,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发展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学校体育学生伤害事故存在的认识误区1.关于学校是未成年学生的法定监护人的认识误区首先说明我国法律上从来没有规定学校是在校学生的监护人,误认学校是未成年学生法定监护人是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关键问题。《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不满10周岁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年龄上看,我国中小学生基本都在18周岁以下都属于该范畴,依照法律必须有监护人对其进行监护。那么,谁是在校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呢?多数人错误地认为: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学校就应…  相似文献   

9.
接"龙"     
一、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提高钻爬技术,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评教,可以评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教学语言,动作示范,教法、教材处理、运动量安排等诸方面。对教师来说,学生评教应和教师的课后小结合并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这能够促进“教”更好地为“学”服务。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评教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评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和民主观念通过学校有组织地将学生“评教”纳入整个教育评价体系,更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关注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水平,使学生能换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排球专项课的"自助式"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助式”教学法进行论述,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具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小船"过河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团结拼搏、齐心协力的精神.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及其控制身体平衡能力. 3.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及其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一、游戏的目的及意义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机警、灵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3)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4.
"传电"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机智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15.
探索体育函授改革之路建立"能力本位"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体育函授实践出发,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函授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指出要根据体育函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淡化学科系统理论的掌握,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开辟一条函授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16.
速成教法手段一自然助跑中的单手(右手持短棒)摸高本能练习教学效应:手段一中提到的“本能”练习是笔者巧用了学生已具备的人体基本动作活动能力,学生只经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的点(重点是右手持棒摸击篮网)和面(动作的轮廓是在自然跑动中摸击篮网)后,学生就能在学练动作时一次模仿到位,再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相互观察、评估后,发现每一位学生在动作的练习中的共同处,即在右手持棒摸高的瞬间,都是左脚作为蹬地起跳脚(注:这是动作的关键点)。随即教师进入切入点的推理诱导,假设学生练习手中持棒换成一只篮球时,摸高的右手就是…  相似文献   

17.
课改后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受到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的"三人行",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发扬团结  相似文献   

18.
根据速滑课的教学特点,对速滑课的教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等级制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速滑技术,有利于因人而宜地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因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较轻松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导",是指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依据“健身纲要”的精神,在高校创建了“121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上4学时体育专项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朝阳活动3次。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养成,培养了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体育骨干,促进了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