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该选些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素芬 《青年记者》2007,(12):18-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专业化的进步,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它将百姓的生存生活状态置于多重聚焦之下,对它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从分析民生新闻的特征入手来探讨民生新闻新闻选择的背景及特点,并结合实际谈谈民生新闻选择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大到关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小到关注市井百姓的饮食起居生活、柴米油盐,说白了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别在全国各地媒体中日益红火起来,全国各类媒体甚至把它作为主打新闻,民生大旗。但是地方党报在报道和宣传民生新闻时有时候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反映基层的...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的影响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 《声屏世界》2007,(7):21-22
民生新闻的危机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容回避的是,当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品质的“新”新闻样式,而且由于目前理论界、业界“给予其概念的理论关注,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再加上某些地方媒体对商业利益、收视率等因素的热切追求,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不容乐观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6.
于涛 《新闻传播》2010,(4):91-9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被提出并运用,必然对传统新闻有一定的颠覆。在此,本人仅就民生新闻的写作和大家做一交流。民生新闻的写作与传统新闻有何不同民生新闻在理念上更加关注民生,通俗一点说,  相似文献   

7.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7,(12):14-15
民生新闻作为近几年开始出现,并迅速成长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尽管对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内涵、内容构成、话语方式、发展前景等等,迄今为止人们依然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实践层面上,民生新闻无疑已得到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厚爱。在此,笔者想从传播的视角,对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进行一下纲目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闫倩 《新闻传播》2006,(5):14-15
所谓民生新闻,其实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体上可解释为关注百姓的生活、生存、生计的新闻。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活,而且大多笔法平易,强调人文关怀。一般来讲,都市报、晚报、早报等的社会新闻基本都定位于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因其贴近性强,活泼、实用,与一些板着面孔的报道相比,受欢迎得多,因此在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笔者在翻看几家报纸时发现一个普遍的让人忧虑的现象:民生新闻中有关城市的、市民关心的内容太多,而有关农村的、农民关心的报道太少,形成一个“重城轻农”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李波 《新闻世界》2011,(7):9-10
民生新闻几乎各个媒体都有相应的节目和栏目。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于电视民生新闻,很少关注都市报的民生新闻,并且对其功能的定位也出现偏差。本文从民生新闻的特点出发,探讨其舆论监督的功能定位,并对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时期党报新闻对民生关注的重要性、党报新闻对民生报道的不足之处以及新时期党报如何深入对民生问题的报道探讨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汤山 《声屏世界》2004,(9):22-22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新闻发展的方向,也是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南京零距离》自开播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1860新闻眼》《服务到家》《新闻坊》等栏目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贴近受众,并给百姓“话语权”。但在“民生新闻”冲击波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和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民生"话题成为了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点。如何高质量地做好"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体现其新闻报道的价值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文就结合本人对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些经验,谈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  相似文献   

14.
文璐 《新闻前哨》2011,(2):32-32
从节目本身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提供分享。一是湖北经视的民生新闻不仅有实践更有理论高度。比如对这个大民生新闻定义的阐述,也就是说在目前很多新闻专业书籍上还没有这样的定义,这样精确的定义的解释。我们是通过一个大众媒体看到了对新闻概念的专业表述,我觉得这点令人非  相似文献   

15.
对平民生新闻,目前学界还有很多理论争论,它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它到底是一种新闻种类还是一种理念和情怀,民生新闻与传统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的关系,民生新闻与市井新闻的区别以及操作上可能存在的误区等问题,依然令人困惑。但这并不影响业界对它的青睐。民生类新闻节目、民生类新闻版面纷纷亮相:吸引了大量受众的眼球。本文试图对这一热潮出现的原因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勇奇 《大观周刊》2012,(51):46-46
民生新闻社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报道方式从俯视向平视方向的转变,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于生活信息的诉求,也体现了新闻关注民生和关注社会的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而电视作为表现形式丰富的大众传媒,是民生新闻的主要传播阵地。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民生新闻采访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围绕这一原则,当前,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从而在新闻媒体形成了民生新闻热潮。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新闻改革的成功尝试,因此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媒体把关注老百姓生活理解为对民生市井、日常琐事的关注,甚至将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严格划分开来。笔者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18.
耿春光 《青年记者》2007,(10):48-48
近几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广大传媒业的青睐,也引起了广大受众和传媒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平面媒体,地市报的民生新闻实践有着更强的示范作用。如何发挥其主导地位,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本从地市报民生新闻的缺憾人手,探析其品质提升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先谈谈对民生新闻怎么看?从大的角度讲,民生就是社会,但是为什么不叫社会新闻?大家都知道,最近这些年来,社会新闻慢慢让人弄得名声不太好,特别是明星化,很多明星绯闻,弄得一说社会新闻大家都不买帐。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出“民生新闻”的理念,办一档节目,提倡关心人民的生活、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民生新闻的产生、特征及发展现状,通过实例阐述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从关注大民生及公共新闻的角度对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